APP下载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4-04-16王琳身份证号231002197102260523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坏账账款信用

王琳/身份证号:231002197102260523

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王琳/身份证号:231002197102260523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应收账款对企业的生存至关重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保持竞争能力,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本文从应收账款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常见的风险作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一、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因赊销产品而产生的短期债权,是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在扩大销路、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也形成了应收账款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

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着潜亏或损失。

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税法、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

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支付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

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其次,因应收账款而引起在催收过程中,迫使企业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了催收成本;同时,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各种成本费用加大,使得资金丧失了赢利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信息收集能力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人才缺乏,未构建自己的信息机构,且相关业务人员素质不高。再加上能承担的成本相当有限,其自身获得信息能力非常弱。另一方面是企业外部原因导致的。政府缺乏专门负责企业信息统计的机构,缺少对企业基本信息,诸如生产规模、财力状况、资信信息等的了解,以至企业缺乏从外部了解合作企业的渠道。

2.日常管理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目前,大部分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实行销售人员工资总额与销售额挂钩的做法。这促使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忽略之后的收款工作,而这部分销售额成为坏账的风险极大。应收账款日常实际管理工作也不规范,未建立客户档案或档案不全、未按实际情况制定信用标准、平时不进行账龄分析等许多管理缺陷都导致应收账款管理效率低下。

3.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厄运,必须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尽可能地扩大市场份额。但有些企业因为规模小、品牌信用低等因素,销路拓展能力有限,往往希望借助赊销业务来扩大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另外,企业出于低成本生产的考虑,产品研发少,技术含量低,质量不稳定,买方单位出于谨慎起见,倾向于采用“试用”的购货方式,即没有问题再付款,这种方式毫无疑问增加了企业的赊销业务,造成了企业赊销业务只增不减的困境。

4.法律维权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普遍存在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的问题,既有客观,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来说,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过程,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主观方面,个别地区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信心和勇气,遇到不合理、不合法的呆坏账碍于面子只能“忍气吞声”。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1.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

对应收账款实行责任制管理,各个企业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制定计划,详细地做成计划表单,下发到相关负责人,明确权与责,加强销售业务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落实收款责任。还要严格应收账款核销制度,对每笔应收账款都做到清晰明确,进行准确的账龄分析,对因质量、数量、交货时间、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账款单独设账管理,并计提坏账准备,强化内部控制,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要对应收账款管理进行制度化,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可以看成是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前提条件。

2.保证信息沟通顺畅,优化资信评定手段。

首次,获取信息,包括信用申请企业的财务报表、银行资信证明、商业信用评级证明和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客户信息,地方法庭判决登记簿,企业工商登记资料,以及企业内部信用部门根据自身经验对信用申请者的信用评价。

其次,可靠性分析。在收集相关信息后,企业要对这些不同来源的信息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对这些信用信息的分析,判定对应收账款及时归还的可靠程度。

再次,信用决策。这是信用评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应收账款风险将在此产生。在完成了对必要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后,就必须作出是否提供信用,即应收账款是否生成的决策。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1)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商业信用应达到的最低标准,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2)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这个期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必须谨慎确定。(3)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政策与措施。

4.正确定位企业发展目标,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该改变只看到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思想意识,也应该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要充分认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认识其危害性,不能只是为了获得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大赊销量。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在赊销形成应收账款时,一定要谨慎,降低经营风险,加速企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加强应收账款事后管理。首先应制定合理的收账程序。不同的客户信誉度不同,在具体的催账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作出恰当选择。对已经到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专门成立应收账款催收小组进行催讨。其次应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兼顾人情与法理,权衡收账费用与回收效益,在双方利益都得到最大保证、商业关系得到最恰当处理的前提下,选择最适合每个客户的处理方案。

四、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企业应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得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坏账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坏账账款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我国银行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A分行应收账款管理为例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应对民企应收账款上升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信用中国网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探讨
信用消费有多爽?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