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几点思考
2014-04-16朱小燕黄明娣
朱小燕,黄明娣
(赣南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b.政治与法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一。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人学理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思想的过程中,马克思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逐步形成了“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思想。马克思不断深入探求人的本质问题,最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理论,这使他能够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进而科学揭示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本文主要就马克思不同时期著作文本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经典表述做一个梳理,以期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变化发展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一、“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本质
批判历来是马克思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态度。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出自马克思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思想的形成,源于马克思批判地吸收黑格尔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虽然正确地把人的本质看做是一个在劳动中不断形成的过程,认为一个具体的人的形成是他自己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的本质,但是黑格尔是以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为前提,认为劳动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这是对现实的人的本质的颠倒的、唯心主义的论说。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切入,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1](P56)“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做类存在物。”[1](P57)“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来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P57)
马克思这一对人的本质的理论包含了以下两个主要观点。第一个是方法论意义上的观点。确定人的本质第一个需要做的是把人看做是一个物种,而且是一个独特的物种。进一步探讨人类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方式的特点。因为这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性区别。马克思此时期得出人的存在方式是生产劳动,是实践的观点。
第二,马克思阐释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关键在于人的存在方式——生产活动,指出人的生产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改变世界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并且其他任何物种的活动都不是自由自觉的,而是出于生物本能。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的现实存在状态,科学把握了人同外部世界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人是一种创造性的、能动性的、主体性的、改造外部世界的特殊存在物。
诚然,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劳动”的表述,是马克思对人的现实存在状态的深刻洞察,是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科学认识。马克思扬弃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得到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人的本质的观点。这点值得我们肯定。对于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思想,并没有揭示出人的这种创造性、能动性、主体性之所以产生的原因或根据,马克思还没能证明人作为类所表现出来的受制约性的一面。马克思此阶段的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存在着不足。这点我们需要承认。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观点,马克思在后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作了纠正和补充。
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十一条纲领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起被公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创立的基本标志。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抽象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得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此观点指出,费尔巴哈仅仅从物种的类特征出发去阐释人的本质是错误的。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过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的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P56)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提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在认识上的重要发展。
首先,它指明了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能动性根源于人的社会性。人类的实践活动、劳动必然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以社会交往的形式展开的。正是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人类才逐渐形成语言,进而形成思想意识,形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其次,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这些显示人自由特质方面的属性,是与人的存在的受制约性、必然性方面属性辩证统一的。换句话说,人的实践受外部环境即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其中社会环境的制约最为重要,因为人与自然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社会关系来实现的。最后,这一思想揭示了具体的人的形成、生产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条件是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这正印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说过的话:“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彼此发生关系的个人的世世代代是相互联系的,后代的肉体的存在是由他们的前代决定的,后代继承着前代积累起来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这就决定了他们这一代的相互关系。总之,我们可以看到,发展不断地进行着,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3](P515)
相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思想的论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有所进步。但是,当时马克思认为社会组织、国家等社会环境要素是由人的本质所决定的,他还没有正确把握住实际上人的本质由包括社会组织、国家等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
三、“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成熟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又对人的本质问题做了新的回答:“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但由于他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由于这种交往又决定着生产和需要,所以正是个人相互间的这种私人的个人的关系、他们作为个人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创立着——现存的关系。”[3](P514)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关于“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的表述有着丰富的内涵,对于人的本质的问题的认识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
首先,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存状态的最深刻的表现形式,它揭示了人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人的生理需要,揭示人是物质的存在物:人的社会交往需要表明了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人的精神需要更加深刻地指出了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而人对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物质性的需要和精神性的需要结合起来的综合需要则表明人是创造性的、能动性的和主体性性的存在物。
其次,人的需要是人进行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因,所以也是人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根本因素。实际上,人正是在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推动下进行以生产实践为主要形式的生命活动的,同时也正是由于人的这种以生产劳动为主要形式的生命活动推动着人的形成、进化和发展。
再次,人的需要的形成和满足既是受社会关系制约、作用的结果,又是形成和推动社会关系变化、发展的原因,因而人的需要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和本质特征。其实,任何现实的人的需要都是社会历史地形成的,人和人的需要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人的现实的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配等各环行在内,都只能是通过既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得到实现。人们如果要改变需要得到满足的形式,就必须通过对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变革或改造来实现。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革命、改革等活动正是人们变革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因此,人的需要及其满足形式的形成、发展深刻地反映了人的生存状态和本质特征。
最后,人的需要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和主体性得以产生的根源。其实,这些都是人在满足了需要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既是构成人的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又是促进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主体性主体性形成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理论,是一个一脉相承、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是以实践活动为生命存在方式的,以特定的物质精神需要为具体表现的,以社会交往为根本活动形式的物质生命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应该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受制约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发展性和确定性的统一。于是,完整的现实的人的本质就应该同时具有社会性、整体性、实践性、历史性、创造性等特点。我们在认识人的本质这一问题时,应该从这三方面把握。只有这样,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理解才能全面而且深刻。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