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机器人崛起需先治“心脏病”

2014-04-16互联网

机床与液压 2014年20期
关键词:新松井喷核心技术

在上海浦东金桥金藏路的一个工业园区内,中科新松有限公司国内顶尖的机器人公司正在陆续调试产品。技术人员介绍,互动式体验中心将展现一个由新松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组成的微型“数字化智能车间”,其中不乏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10 余种产品将呈现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传统工业机器人市场井喷将至。从机器人体验中心可以想象未来的工厂什么样:指令首先传到控制中心,由这个“大脑”给各台机器人分配工作,像手臂一样的六轴机器人能完成搬运、焊接工作;像腿一样的AGV 移动机器人能自主规划路径移动,并且可以动态调整;象眼睛一样的并联机器人能将物品分拣……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系统操控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利器。

据全球机器人产业联盟 (IFR)披露的数据,2013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国内机器人使用密度非常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有较大差距。中国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传统工业机器人成本降低,当两者的费用趋同时,消费市场将呈现井喷现象。

核心技术还需打场“攻坚战”。大好市场在前,国产机器人也开始发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机器人产业园规划49 个,到2015年工业机器人产值可达2 302 亿元。许多企业半路转行“杀进”机器人领域。以前做数控机床、自动化装备的企业大多数采用的是集成创新——即采购国外关键零部件在本土企业完成组装,这样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另一方面容易形成价格恶性竞争,长期来看,这并不利于整个机器人行业发展。想真正占领市场,最终比拼的还是核心技术。

机器人细分市场时代来临。2013年被称为机器人的新元年。据IFR 统计,全球工业机器人的总市场价值高达1 800 亿元人民币,今年销量仍可能保持12%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未来细分市场增长动力强劲,对机器人呈个性化需求,一种机型“通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更大的市场版图在民用领域。随着自动化进程的推进,智能制造进入千家万户,机器人有望替代人工去做那些日常性、服务性的工作。

猜你喜欢

新松井喷核心技术
烧结矿低硅均质慢烧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习近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携手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旅游“井喷”带动生态农业“泉涌”
井喷事故救援医学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研究
颠覆式创新: 集汽车级十项核心技术的ROBYF1
谢新松的特殊“外甥”
欣锐特:掌控新能源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