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安全网格化建设与管理

2014-04-16

江西化工 2014年1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网格化隐患

曾 翔

(南昌市公安消防支队青山湖大队,江西 南昌 330029)

一、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概述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指建立以划分街道乡镇“大网格”、居(村)委“中网格”、住宅小区、村队、社会单位“小网格”的模式,在网格内组织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动态掌握辖区消防信息,构筑起覆盖全面的集排查、整治、宣传、演练为一体的多功能网格管理体系。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内容包含了成立专班,搭建组织架构,细化划分各网格,并明确网格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以及成员工作职责;设立专门工作场所,按照标准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器材;落实消防安全网格建设保障经费;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宣传教育,并参与初期火灾扑救;规范工作台账,加强情况信息收集和上报,高效运作各级网格,确保工作有序、有效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目标是通过建立三级消防网络,形成层级明晰、覆盖全面、机制健全、信息实时的消防网格工作体系,努力实现消防管理全覆盖、无盲点,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形成基层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二、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社会经济呈多样化发展,但由于1998年以前,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比较薄弱,导致火灾隐患历史遗留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火灾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亡人恶性火灾事故不断发生,给我们消防工作敲响了警钟。随着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建立健全和相关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加上近几年来开展的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人员密集场所、新建、改建、扩建的场所以及既有建筑,火灾隐患得到了大量的消除,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广泛存在的“三小场所”、“城中村”等监督力度相对薄弱的场所,消防安全问题仍无法得到进一步解决。据有关资料显示,近2年全国共发生火灾30万余起,死亡人数达到2400多人,受伤1000多人,造成直接财产损失3.3亿多元,而其中发生“三小场所”火灾10万余起,死1100多人,伤300多人,由此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多达1亿多元,分别占全国同期各类火灾指数的33%,45%、30%、30.0%。由此可以发现全国“三小场所”火灾隐患比较严重。

全国“三小场所”数量多,分布广,整治难度大,其火灾隐患主要集中在五方面:(1)住宅商用,任意改变使用功能和建筑结构;(2)通道、出口不畅;(3)消防设施严重不足;(4)管理混乱;(5)内宿住人问题普遍存在。我国的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从“三小场所”的现状可窥豹一斑,严峻的火灾形势逐渐抬头,值得关注加以解决。

全国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集中开展“清剿火患”战役,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目前,“网格化”管理模式已初具雏形,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思路和安全管理策略,制定适合自身实际的消防管理“网格化”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将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实处,已成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必然趋势。

三、“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意义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消防工作模式的出现,对于将有限的警力配置到火灾预防和隐患查纠的“第一线”,建立动态消防监督管理机制,全力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有着积极地意义:

(一)责任分工明确,利于工作公平公正

按照网格大小和消防监督管理任务进行分工,明确每名消防监督员的监督管理任务及责任,做到每个单位有人管,每个片区有人负责,出现问题可以马上找到责任人,实现消防监督管理全覆盖,工作分工公平公正,平衡监督员业务水平,建立统一的消防监督绩效评估标准,提高消防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及时消除隐患,利于监督动态管理

通过固定责任人,固定工作任务,统一工作标准和要求,对每一网格的及时监督管理、巡查,调动全体消防监督员和广大公安民警、专职保安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及时发现和清除火灾隐患。以每一个“网格”的安全来保证大局的安全,确保消防动态监管到位,组织管理能力得到增强,最终实现“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危害”的目标。

(三)群众积极参与,利于全民素质提升

在“社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社区、村屯、街道、单位的责任人、管理人,甚至于普通群众,全部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在工作开展的同时,定期组织召开辖区重点单位、社区、农村消防管理人会议,培训管理人消防业务,督促、指导落实单位、社区、农村消防管理人职责,对群众的消防安全理论知识、消防监督业务水平均有较大的提升。更利于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四、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

区(县)政府直接担负着城乡社会建设责任,要依法对行政区内的消防工作负责。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强化消防安全委员会的职能,健全部门消防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组织编制和实施城乡消防规划,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强公安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和派出所保安联防消防队队伍和装备建设。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平台建设。明确街镇消防工作管理机构,为街镇、行政村、社区开展消防“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提供人员、经费和机制保障。将消防“网格化”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健全消防工作检查考评机制,表彰奖励消防工作先进典型。

(二)推动联防联治

各街镇(园区)办充分整合综治办、安监办、公安派出所和其他社会消防监管力量,共同开展工作,形成合力。完善“网格化”层级联防联治体系,大力实施消防安全互联互防,提高防范和抵御火灾风险的能力,积极构建信息互通、安全共享、风险共担的工作格局,实现消防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行业自律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三)建立联席会议

各街镇负责联席会议的组织实施,每两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成员由派出所、安监办、工商所、综治办工作人员、消防机构联系人以及辖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等组成。联席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本“网格”内消防安全形势,分析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网格”内社会单位和群众的消防安全诉求,查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交流好的经验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消防工作。

(四)及时处置隐患

对社会群众举报投诉以及检查排查出的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章行为,以社区(村)为网格进行汇总并上报街镇安全办,街镇安全办督促限期整改。没有按期整改到位的,向公安派出所移交处理。公安派出所社区民警落实每周一查制度,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违章行为,及时查处。对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要立即报告辖区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由公安机关提请政府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五)定期检查回访

各街镇(园区)安全办负责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决并帮扶指导,每月组织一次“网格”内有针对性的检查巡查。行政村、社区消防管理人员在“网格”内每周开展一次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保安、巡防队员和多种形式消防队员每天结合各自岗位职责开展小“网格”的消防巡查检查。公安派出所每周对网格单位开展一次消防监督抽查,警务室民警落实每周一查制度,遇到分局开展的专项行动期间,按照上级部署配合做好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工作。

(六)加大考评奖惩

建立相应的政府考核制度,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纳入政务督查、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内容。充分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把“网格”内的火灾形势稳定、市民消防素质的高低、火灾隐患发现多少作为该“网格”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确保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在推动消防事业科学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七)收集基础信息

对“网格”内的各类消防安全信息要及时进行采集更新,特别是对沿街门店、家庭作坊、小场所等消防安全薄弱区域要澄清底数、摸清状况、建立台帐,采集的信息要逐级备案,登记造册。对发现的火灾隐患信息能整改的要立即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消除的,应当及时将信息向上级或者辖区安全、派出所等有关部门报告。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消防秉持“在探索中求解,在创新中突破”的创业精神,以网格管理为平台,重点建立健全市、区县(工业区)、街镇三个层次的消防安全委员会及社区(农村)消防工作站,推行“全警消防”警务责任区制度,构筑行业消防联席会议平台,完善多层次、全覆盖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真正做到让每个网格清起来,在党的十八大这一点的起点上,探索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袁海军.浅谈利用社会资源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功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4):393.

[2]宁湘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11(04):70-72.

[3]陶琦.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0(04):219-220.

[4]吕晓言,赵文浩.消防主体责任单位消防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山西建筑,2009(35):193-194.

[5]季俊贤.关于消防工作新机制的思考.武警学院学报,2011(10):71-72.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网格化隐患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以党建网格化探索“户长制”治理新路子
重视消防
城市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化解难题,力促环境监管网格化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