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刻的笔墨情趣
2014-04-16何建新
何建新
(宜兴 214221)
紫砂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特殊的门类由来已久,而紫砂陶刻在紫砂艺术中又是以一个特殊的装饰手法呈现于世人眼前。紫砂艺术发展至清代中叶至清代末期,产生了紫砂与书画、诗词、篆刻相结合的时期。这个在材质方面不同于纸本书画及金石篆刻而又籍本土文化为背景,融秦砖、汉瓦、碑文、书法、诗词、绘画等诸多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逐渐发展形成为完善而独立的紫砂陶刻装饰艺术,而最显著的特质是以刀代笔,以紫砂代宣纸,但所体现出的却是中国书画的笔墨情趣。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和绘画可算是最精粹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将艺术技巧和传统哲学完美结合起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书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书画的核心所在。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而作为载体的宣纸又使中国书画艺术得以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韵。中国书画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派别体系,风格不尽相同,但不变的是文人墨客对艺术品质和传统哲学理念的追求,说到底,向往完美的文人墨客们追求的是一种“无声之音、无形之相”的“笔墨情趣”。
早期的紫砂陶刻在刀法上沿用的是篆刻及碑刻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意义地往笔墨情调上考虑,过分强调的还是 “刀刻”,而忽略了可以借用这特殊的紫砂材料,以刀的深浅轻重所能表现出的“笔墨情趣”味道。借由自己的书画根底,在自己的紫砂陶刻中,用刻刀技法来替代中国传统书画放在很重要地位的笔意和笔法,结合画理、画法,对所表现对象的点、线、面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用刀,也即“以刀代笔”。从单纯用刀锋勾勒物体形象,发展为以刀代笔的皴擦点染、破墨泼墨,使得刀法代替笔力在紫砂这个特殊材质上呈现的雄劲秀丽和水墨渲染的变化和苍润。以刻为本的陶刻,刀法至关重要,刀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模拟笔的表现形态而产生的,然而笔法的体现同时也有赖于刀的灵活运用。有刀无笔显单调,而有笔无刀虽表现了笔墨情趣,却无法表达陶刻的精神,因此,需令刀笔交融以致合二为一,方为陶刻技艺的最高境界,“刀下有笔意,意中见刀迹”。局部观察用刀,实际上可体察到用刀的痕迹,细微处使用刻刀的大小、快慢等;而在大面积的渲染上一笔多刀的表现,一刀刻过现“笔迹”,然后再在第一刀的基础上根据所要体现的纹理,以刀的正侧、俯仰、顿挫、转接、多方位加刀以表达刀的笔墨痕迹,或者几刀完成一笔,两种方法都是在保留刀刻痕迹的前提下完成“笔”的效果,这样做的同时也加强了点、线、面的质感和艺术感。通过刀法的变换和用刀的轻重缓急来产生笔墨的变化,使得在紫砂画面上具书画中虚实、飞白和浓淡的墨色层次,同时更强调点、线、面与画面意境的结合。实际的操刀运筹帷幄之间,最大的感觉是陶刻与写意画的用笔有其相似处——“一笔(刀)定天下”,重复就显呆板无韵味,如刻荷花鱼乐,数刀即成,刀痕清晰,观者甚至能数出刀数。纵观写意画之精华也在此,笔墨之间,浑然天成,以所刻之壶,浑然中讲究立体之美,当涓涓清茶倾倒其上,画面之立体美感立现。
而在刀法之外的意境处理上,神游于先哲天人合一、世外桃源的精神世界,有意识地在陶刻艺术中培养自己对抽象空间的感受力,感受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所拥有的一切精神内涵。诸如八大山人笔墨下那种闲适的心情,物我两忘的空灵画面。一花一木、一枝一禽、一石一兰,大面积留白的微一点缀,意境深远,“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寻求心灵的“神遇”之美,创作中再不必拘泥于真实,刀下流出的线条、空间自然渗透着心理结构所蕴涵的一切。
文人书画讲求“笔墨情趣”,即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内在修养通过笔墨在画纸上的体现,当刻刀划过紫砂表面的那一刻,总是在力求体现心灵的高远、恢弘的视野、舒缓的节奏,满足自我精神的调节,力图把握冥冥之中的超妙神韵。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模式影响下,中国书画形成了以“通天人之际”为最高主旨,以人、自然、神灵三者相融相合的表现特征,是以对于紫砂陶刻所要体现的“笔墨情趣”,也是通过刻刀来体现精神,让刀法和自我心意与紫砂材质相合,把握自然精神,体现闲适境界,从而成就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