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主旨及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4-04-16沈红梅
沈红梅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49)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为国民经济之根本,自然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发展农业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系统受到巨大破坏,农业与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盐碱化、干旱化、沙漠化、沙尘暴、雾霾天气愈演愈烈,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瘦肉精、违规食品添加剂、毒大米……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凸显出强化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在国外,滥觞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范式下的农业生态问题,早在1962年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一书就给以透彻揭露:农田、森林和菜园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引发土壤污染,造成人类和各种动物深受无尽毒素的伤害,河中无鱼,再也没有鸟儿歌唱,公共健康问题频现。面对当前全球性生态环境依旧恶化的态势,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吸收和借鉴其合理成份,对于我国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启示。
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缘起与逻辑进路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在应对生态危机的绿色生态运动中产生,它通过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性的剖析和批判,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所造成的危机已从经济危机转变为生态危机,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的非理性运用造成的,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1.1 生态危机的困境聚焦:人类生存隐患的严重诉求
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一个幽灵在地球上四处漫游。这个幽灵就是生态危机[2]。数十年过去了,全球范围的环保理念在宣传,环保措施在推行,环保运动在开展,可生态危机这一幽灵不仅没有消逝,反而愈演愈烈。大气、土壤和水污染,重金属、有毒化学品污染,灾难性气候等全球性公害或灾难性事件在此消彼长的发生着,威胁着生态环境,异化着人与自然,构成人类生存的严重隐患。对这一严峻问题的担心和焦虑,已从学者、政府决策者蔓延到普通百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到底怎么了?症结何在?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和生态问题、生态学联系起来,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对资本主义技术中心主义,资本主义生产的生态后果进行批判性分析,针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提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双重矛盾”(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双重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是一个绿色骗局,建设一个没有人对人的剥削,同时也没有人对自然剥削的和谐、公正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是必要和现实的[3]。
1.2 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将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联系起来,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的破坏,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利润,而不是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利润支配下,人和自然都处于被异化状态。而“存在于资本的自我扩张和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总体性矛盾”[4],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一总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对落后国家的生态殖民,不仅使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和枯竭,而且随着资本的全球性扩展,继而引发全球性过度生产和消费异化、全球性生态失衡和生态污染。同时,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不可能放弃自身利益而去保护环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本外在化”发展趋势下,资本主义更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环境利益来换取自身利益,可见,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正是根源于资本主义的这种只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的反生态本性。只有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
1.3 生态危机消解的理论探索:生态社会主义模式的建构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范式内解决,需要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来消解,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是一种理想的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前进的新方向;是绿色社会;也是一种新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发展理论;更是对资本主义和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忽视人与自然平等、“为了生产而生产”模式的超越。法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拉比卡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的逻辑,从而为我们认识生态危机的实质、根源和解决出路奠定了基础[5],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通过生产关系的制度变革和生产技术的理性应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变人类对自然的不当控制,减少人类对生态资源的破坏,克服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性,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主旨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从新的视角、新的路径致力于生态危机的求解,提出许多合理的,有价值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和经济发展新范式。
2.1 倡导适度生产、合理消费的生态践行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识到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危害性,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弊病。认为人类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是一种使用价值的理性消费,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却是实现价值或剩余价值,是一种交换价值的追逐,这必然会导致过度扩大生产;生产过度和消费不足的脱节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危机频发;为了消弥生产危机而转向大肆宣传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用广告、包装、产品的升级换代及消费贷款等手段激励消费,制造虚假需求。用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故意引导人们把消费和幸福生活等同起来,进而诱导和操纵人们过度扩张消费。不合理的消费欲望膨胀与“自然界的自身有限性”碰撞,最终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生态危机随之而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消灭异化消费,进行适度生产,合理消费,才能有效减轻生态危机,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持续发展。为此崇尚“小的是美好的”消费观念;倡导技术小规模化、分散化;重构需求理论和消费理论;民主控制过度生产,有计划地缩减工业生产;使生产过程分散化和民主化;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劳动产品,限制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等思想主张。
2.2 提出平等正义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生态社会主义是一种生态合理而敏感的社会,这种社会以对生产手段和对象、信息等的民主控制为基础,并以高度的社会经济平等、和睦以及社会公正为特征[4]。其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出发,深入到人与人,人与制度层面,认为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观的缺失,根本上是人类危机。资本主义资本本性中包含了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剥削;资本主义的正义是“分配性的正义”,不是“生产性的正义”,更不是“生态环境正义”;资本主义利用本国高新技术和资本进行生态危机输出和转移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更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非正义和不公平。指出人作为生态系统中主导性生态因子,只是自然界平等的一员,人不能为了自己利益而牺牲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权益;不能为了自身当前利益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无论国别、贫富、地域、代际都平等享有环境权利,要善待和尊重自然。为此,强调社会公正、基层民主、社会责任感;追求环境资源分配的正义;坚持从环境资源中获益权与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正义;维护国际政治经济制度的正义。
2.3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新范式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异化、人与自然分离的批判,重构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范式是和谐统一而非对立。自然是一种先于人的社会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体化、对象性的关系。人类的各项活动都应该立足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基础上[6]。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环境走向恶化和对人类的报复是由于人贪得无厌地追求物质享受而过度滥用自然造成的,强调人对自然的利用要理性,只有将人类的利益和生态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才能避免生态危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休戚相关的,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即是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利益;主张技术是适应所有自然的,而不是对它造成破环。为此,提出要在不超越自然的限制和规律的前提下,通过集体的民主的及合理的控制方式,有意识地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破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无视自然权利,转向尊重、关心和善待自然,以平等、多元共存和循环再生为特质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式,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新范式。
2.4 主张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资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通过技术最大限度的控制和利用自然,为攫取最大利润而不顾自然“新陈代谢断裂”后果的发展图式,提出生产是我们与自然关系的中心,我们不应该在试图超越自然限制和规律的意义上支配或剥削自然[7],强调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耗竭资源为代价,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要建立一个既能满足人的需求又能保证环境不遭破坏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指出马克思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农业新陈代谢断裂理论,即由于资本主义农业对土壤构成成分的“掠夺”,使自然界物质新陈代谢中出现了一种“一个不可修复的断裂”,从而导致马克思称之这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的物质异化。福斯特依据这一思想,重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主张需要转变人类和土地之间的关系,有计划的通过土地营养物质循环而实现土地恢复与改良,“合理地调节生产者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8],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其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展开,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全面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借鉴意义。
3.1 坚持农业开发与自然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过度生产是不可持续的,其所带来的苦果己有目共睹,农村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各种有害物质残留进入食物链,滋生有害病毒,引发各种恶性或流行疾病,人类为此已付出惨痛代价,这对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十八大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1],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关系上,目前由于部分企业,部分农民欠缺生态危机意识,片面注重产出和利润,使水环境深受各种污染的危害(表1),形成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潜在威胁;农地开发利用强度大,人地矛盾突出,“18亿亩耕地红线”告急,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等大量使用(表2)造成的耕地污染非常严重;农村大气质量由于能源燃烧、车辆尾气、扬尘、工业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散发等而面临严重威胁。当前,认真做好农村生态文明意识的可持续宣传和培养,大力推进循环农业是维护农业与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生态意识较为淡薄,这与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密切相关。生态文明意识的可持续宣传和培养,一要充分发挥新闻的监督作用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意识,提高节约能源和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二要从小学抓起,开展生态知识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三要在农村进行环保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常规化教育和普及化宣传,进一步增强民众对搞好农村环保和生态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让农民树立起农业资源的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向农民传递绿色致富信息和农业科技创新知识;将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环境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力使农民把环境保护意识内化到农业生产之中。
表1 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农业源污染物排放量[9]
表2 2004—2009年全国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使用量[9]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践行农业生态文明的关键。农业循环经济是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较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闭环农业生产系统。其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或再生产”的循环机制实现农业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污染最小化。为此,要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池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秸秆利用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循环农业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发展的生态农业,深度利用农村种养加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减少各种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恢复受损的耕地;促进农村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农业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相统一,实现农业开发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是建立在对商品的虚假需求和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基础上,是对自然的一种非正义剥夺,要求人类转变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方式。当前我国一些地方还存在滥用农业资源现象,如乱砍乱伐,乱占耕地,破坏植被,秸秆焚烧,农药的过量使用或不当滥用等,造成农业生态环境的退化、污染的不断积累,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倡导农产品的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在农业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形成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1)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原则,以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三个环节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上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消除对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绿色生产方式。为此,一要不断缩减现代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二要开发替代品,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肥料,推行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减少物质投入。三要利用循环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大可降解地膜等技术研究开发力度,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经济收益。
(2)坚持绿色消费。农业生态资源的绿色消费就是以兼顾维系农业生态系统的协调,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消费方式,是一种高层次理性消费,包括生产性绿色消费和生活性绿色消费。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及其倡导的消费文化误导人们无视资源极限,非理性的追求过度费消,甚至把消费和幸福相等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或浪费。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抵制这种错误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大力宣传自然、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适度的和理性的绿色消费新理念。一要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的环保意识,自觉购买绿色农产品,如优先购买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肥料、农药及绿色无公害生活用品,使用低污环保的农用机械等。二要倡导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需求文化来遏制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引领绿色消费,杜绝奢侈性消费和享乐主义生活方式,节约利用自然资源,明确消费的价值标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以健康、需求的适度满足为高。三要加强管理的法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统一的绿色检验标准、认证机制,加大对绿色农产品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鱼目混珠,以次充好乱象的依法整治。
3.3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指出:以一个绿色的、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实现社会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7],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走过的“资源的高消耗和生活资料的高消费来支撑和刺激”的经济发展范式己不再适应我国当今和未来农业发展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要转向走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之路。
清华大学国情中心主任胡鞍纲指出,绿色发展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10]。国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绿色发展,面临着许多长期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农业资源约束愈趋紧张,农业的劳动边际收益率低于非农部门,农民种地长期收益低或不挣钱;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单向度城市流动,现有农业从业者素质低下,环保意识淡薄,农业开发粗放,农业农村能源污染;农业种养加成本不断上涨,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部分生产者不当使用各种化学药品等正在威胁着农村生态安全,同时,农业还要面对城市垃圾“入侵”或大量工业生产带来的水土或大气污染等环保问题,这些都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协同共进的绿色发展。为此,一要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政治、经济、技术等多种路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公平和效率,健全保护环境的体制机制,调节社会资源分配均衡关系,消灭城乡差别,倡导环境的公平与正义。二要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形成降低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效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良好的体制机制。三要强化农村教育宣传,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内生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四要形成农业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利用与补偿并重,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农村生态环境利用、保护与综合治理机制。五要完善有利于发展农业生态产业的市场机制,大力扶植生态农业,绿色市场和绿色消费,使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环节良性循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布赖恩·巴克斯特.生态主义导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3]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440.
[5]李其庆.法国学者拉卡比谈“生态学社会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1993(2):8.
[6]吴海金,张慧.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多维分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7(2):37.
[7]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济南:山东人学出版社,2005:355,5.
[8]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188.
[9]饶静,许翔宇,纪晓婷.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8):82-83.
[10]王秋艳.中国绿色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