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粮食消费结构变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分析
2014-04-16姚成胜
姚成胜 ,黄 琳 ,吕 晞
(1.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31;2.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水土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1,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转型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耕地资源的非农化和耕地利用的非粮化势头日益强劲[3]。同时,人口的持续增长,致使粮食供应的缺口越来越大,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4]。然而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生产或粮食供给能力方面来揭示粮食安全变化,但粮食安全不但包括粮食生产方面,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同样对其起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时期,由此带来的粮食消费结构变化正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季焜研究指出,由城市化导致的生活方式和饮食偏好的变化以及市场发育和职业变动等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因素对中国食物需求结构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并将继续影响未来中国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5]。胡小平等指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食物消费倾向的变化,粮食需求结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口粮消费逐年减少,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相应带动了饲料用粮的需求日益旺盛。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仅仅需要保证粮食总量的供求平衡,更需要重视在总量平衡基础上的粮食品种结构的供求平衡[6]。河南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7],2011年其粮食产量为5542.5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7%,仅次于黑龙江省(其产量为5570.6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9.75%)居全国第二位。为此,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对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粮食消费结构变化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粮食安全贡献度指数,揭示其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度的变化,以期为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河南省粮食消费及其结构分析
1.1 河南省粮食消费结构组成
粮食消费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为维持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对粮食的各种消耗,可以用粮食的消费数量或者消费金额来表示或计量,它是粮食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内在动力。粮食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因而确定了粮食消费在各类消费中的第一位或最基础的地位[8,9]。粮食需求可以分为两大类和四大用途:两大类是指食物用粮和非食物用粮,其中食物用粮指直接和间接满足人们食物消费需求的粮食,又可分为口粮和饲料用粮两大用途;非食物用粮主要分为工业用粮和种子用粮两大用途[6,10]。除以上两大类和四大用途用粮外,粮食在生产、存储和营运的过程中还会有所损耗[11],因此粮食消费总体上分为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等5个部分。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就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的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这5种粮食消费进行详细分析,以深入揭示其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
1.2 不同粮食消费类型的计算方法
1.2.1口粮 由于在我国统计资料当中,没有对我国粮食消费总量的统计,更没有对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进行直接统计;因此本文根据河南省历年统计年鉴当中“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的主要商品数量”和“农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主要消费品消费量”经过计算得到河南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口粮消费量,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口粮消费量相加,即得到口粮消费总量。需要指出的是统计局统计的粮食总产量和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量是按原粮形态统计的,而城镇居民粮食消费量则是指成品粮的购买量[12],因此对于粮食总产量和农村居民粮食消费量按照0.85的通用折算系数[13],将原粮转化为成品粮后,才能参与分析与比较。由于统计年鉴上没有统计城乡居民在外就餐的口粮消费量,据肖国安的研究,农村人口在外就餐的用粮约占4%左右,城镇人口约占12%左右[14]。因此,为更准确计算口粮消费量,将在外就餐的用粮也加入计算。
1.2.2饲料粮 饲料粮消费量又称为间接粮食消费量,是指为生产肉类(包括猪肉、牛肉和羊肉等)、奶类、蛋类、水产品等各种由粮食转化而来的畜产品而消耗的粮食总量。为估算间接粮食消费量,必须确定料肉比。在现有文献资料中,料肉比差异非常大。例如,猪肉料肉比,隆国强[15]等人认为其比例约为4.3∶1,程国强等[16]则认为其比例较低,只有2.5∶1;牛肉料肉比,李波等[17]认为其高达4.8∶1,骆建忠[8]则采用1∶1的较低比例;其他例如禽、蛋、奶、水产品的料肉比也都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是研究人员的测算标准不同,有些学者是参照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的耗粮标准进行分析,有些学者是根据对中国小农户的调查进行估算。料肉比的差异受饲养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影响极大。一般而言,饲养场(户)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越高,规模越大,饲料中粮食所占比例越高,料肉比也越高;反之,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越低,规模越小,料肉比越低。这是因为家庭小规模饲养所需饲料中的粮食通常有一部分可以被替代(例如用米糠、麦麸、菜叶、泔水等),从而节约了一部分饲料粮[6]。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畜禽的分户散养模式已经逐渐被专业化、规模化饲养模式所取代;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的技术快速进步,畜牧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模式已在全国普遍推行,农业散养的生产模式已基本消失。考虑到畜牧业这一发展变化特征,本文认为料肉比会逐渐提高,最终会达到标准化生产的水平,饲料粮的需求也逐渐会按标准的料肉比来测算。因此,本文在参考了众多文献料肉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和河南省的实际生产情况,选择了标准料肉比或者与标准的料肉比最为接近的折算系数来测算饲料粮需求。按照国际国内比较通行的标准[6,11,14],猪肉的料肉比为4.3∶1,禽肉为2.7∶1,蛋类为2.7∶1,牛羊肉的料肉比为2∶1,奶产品为0.3∶1,水产品为0.4∶1。各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产量数据,主要来自于1992-200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的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据隆国强等人的有关研究,中国饲料中饲料粮约占74%左右,所以按上述比例计算的饲料粮,再乘以74%得出实际饲料粮[15]。
1.2.3工业用粮 工业用粮指用粮食作为主要原料或辅料的生产行业(例如食品、医药、化工、酒精、制酒、淀粉等行业)所用粮食的统称,不包括饲料行业用粮。工业用粮作为中国第三大粮食用途,其数量在中国粮食消费总量中排在第三位。根据现有研究可知,各种酒类、酒精、味精等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工业,是工业用粮的主体部分,因此在实际估算中一般依据各种白酒、啤酒、酒精、味精的折粮系数,然后再乘以其产量得到工业用粮的消费总量。参照肖国安的研究,按照白酒 1∶2.3、啤酒 1∶0.172、酒精 1∶3、味精 1∶24的折粮系数[14]。白酒、啤酒、酒精、味精历年产量数据来自于《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2-2009)、《中国糖酒年鉴》(2000-2009)、《中国农产品加工年鉴》(1995-2009)和《中国酿酒工业年鉴》(2000-2009)。
1.2.4种子用粮 在农业科学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种子用粮数量与播种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在粮食播种面积平稳上升的时期,种子用粮将不断增加;反之,在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的时期,种子用粮也呈下降的趋势。然而,从长期变动的情况来看,农业科技将会有所进步,因此种子用粮数量将会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但相关研究表明,除非生产技术有重大突破导致单位播种面积种子用粮数量显著减少,种子用粮数量与播种面积的正相关关系不会变化[6]。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通过分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及单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种子用粮数量,来估算河南省种子用粮总消费量。单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种子用粮数量其中为稻谷75kg/hm2、玉米75kg/hm2、小麦 150kg/hm2、大豆 75kg/hm2、其他粮食作物为225kg/hm2[14]。各种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来源于河南省历年的统计年鉴。
1.2.5粮食损耗 粮食损耗是指由于粮食在存储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存储和运营设备和管理手段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粮食损失。在粮食损耗的估算研究中,程国强参照美国、印度粮食运营和库存期4%的损耗率,对中国的粮食产量损失率进行估算[16];肖国安认为,对于中国来讲参照美国、印度等国家的粮食损耗率进行估算,其损耗率太高,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中国的粮食损耗率约为2%左右[14];而郭书田则认为中国粮食损耗率约为0.7%[11]。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4%的粮食损耗率较高,而0.7%的损耗率又明显偏低,因此本研究按照2%的粮食损耗率进行计算。
1.3 河南省粮食消费及其结构变化
根据以上关于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粮食消费总量及其消费结构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图1 中部地区粮食消费结构变化(1991-2008)
(1)粮食消费总量增长速度已超过粮食生产总量的增长速度。在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粮食消费总量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由1991年的2359.57万t,增长到2008年的4313.24万t,增长了1953.67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3.61%。根据1992-2009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在此期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则由3010.30万t增长到5365.48万t,年均增长速度为3.46%,比粮食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低0.15%。这意味着,如果长期按此趋势发展,河南省粮食安全将面临挑战。
(2)口粮消费将继续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研究期内,河南省口粮消费量保持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整体上看口粮消费总量由1991年的1598.52万t,下降到了2008年的1350.92万t,其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也相应的由67.75%下降到31.32%,下降了36.43%,已退居为第二大粮食消费品种。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口的持续增长将导致口粮消费不断增长。第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口粮消费量继续下降。根据《河南统计年鉴》(1992-2009),得到以成品粮形态计算的河南省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分别由1991年的151.38kg和209.18 kg,下降到2008年的87.48kg和163.65kg,因此18年来城乡居民人均年粮食消费量分别下降了63.90kg和45.53kg。第三,人口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将导致口粮消费量不断下降;以2008年为例,城乡居民口粮消费量之差为76.16 kg,这意味着每将一个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其口粮消费量将减少79.24kg。以上三因素综合作用,将继续使河南省口粮消费保持稳定,并呈现略有下降趋势。
(3)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已逐渐成为粮食消费主体。计算得到,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饲料粮和工业用粮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94%和12.06%,分别为粮食消费总量增长速度的2.20倍和3.34倍;两者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也分别由1991年的17.20%和7.74%,分别上升到2008年的34.51%和29.34%。2004年河南省饲料粮消费量达到1596.42×104t,首次超过了口粮消费量,成为最大的粮食消费品种,并一直得以维持;而在2008年,工业用粮的消费量也达到了1265.61×104t,已接近口粮的消费量。可以看出,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已逐渐成为粮食消费的主体,其持续快速增长是河南粮食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可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饲料粮和工业用粮仍将呈现出快速的发展趋势,并可能对河南省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其原因在于:
第一,研究表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消费的肉、奶、蛋等畜禽产品量将持续增长,而消费的增长必将推动供给的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当前河南省人均年畜禽产品消费量仍然相当低,增长的空间很大。以肉类消费为例,2008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年肉类消费总量为19.57kg,农村居民人均年肉类消费量为8.39kg,尚不及台湾1970年(人均消费量25kg)的水平,而台湾人均年肉类消费量在1990年已达62kg[5]。因此,今后一段时间饲料粮消费量仍将持续增长。从理论上讲,饲料粮的增长速度应基本与本区域人们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需求的增长速度相当,以充分保障本地区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然而,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产生了严重的不一致现象(表1)。
表1 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平均产量、平均消费量及其平均增长速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18年来,猪肉、牛羊肉、禽肉、蛋类、奶类和水产品等6大类畜禽产品的平均产量分别为其平均消费量的2.64倍、6.08倍、2.38倍、2.08倍、1.68倍和1.72倍,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是消费量平均增长速度的4.03倍、1.95倍、1.25倍、1.44倍、1.36倍和1.37倍,这说明河南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除满足本区域消费外,尚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出售或储备,用以保障我国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消费安全,其中猪肉和牛羊肉尤为突出。从消费方面来看,当前河南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消费量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原因并非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产量不足,而更多的可能是收入水平偏低和收入分配等因素造成的,这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例如,2008年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4452.24元,仅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3.65%。由此可知,当前河南省畜牧业的发展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居民的消费增长的需求,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畜牧业的产值要显著高于种植业产值[11],大力发展畜牧业历来是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今后一段时间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和水产养殖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手段的产业,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因而很有可能对河南粮食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
第二,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动食品工业和生物能源工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导致工业粮需求的快速增长,这已被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所证实[9]。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1995-2008年期间我国工业用粮年均增速为5.2%,2005-2008年期间年均增速高达11.3%,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国家兴建了几个燃料乙醇项目[6]。由于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粮食安全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口粮和饲料粮等食物用粮,因此对于工业用粮的快速发展,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政策[6]。相比之下,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工业用粮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06%,为同期我国平均水平的2.32倍,为同期河南省粮食产量增速的3.48倍;其主要原因是食品工业是河南省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六大产业”之一,这在河南省“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都被明确提出。因此,如果为提高河南省工业化发展水平,而不对工业用粮过快增长加以控制,那么即便河南是粮食主产省份,快速工业化必然会对其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4)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占粮食消费总量比例小且变化较为稳定。1991-2008年期间,种子用粮数量始终在120万t左右,并呈现出略有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资源的非农化和耕地利用的非粮化势头日益强劲[3],因而导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有所缩小。而粮食损耗的变化则明显相反,它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增长而由1991年的51.18万t,增长到2008年的91.21万t。
2 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分析
2.1 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
我国有关粮食安全的两份重要文件-《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和《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均把95%的粮食自给率作为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标准。根据上述两份粮食安全的纲领性文件的界定,当粮食自给率达到95%即表明我国整体实现了粮食安全。然而,我国区域差异巨大,当国家整体实现粮食安全时,并不代表各个省份都实现了粮食安全;也就是说,必然存在某些区域粮食自给率大于95%,而某些区域小于95%。据此,可以构建某一省份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率(Contribution Index to China’s Food Security,CICFS),其意义就是指某一省份自身生产的粮食总量,在满足其自身粮食需求总量的95%之后,所能满足其他区域实现粮食安全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TGP是某一省份的粮食总产量(Total Grain Production),TGC是指某一省份的粮食总消费量(TotalGrain Consumption)。当 TGP/TGC=0.95时,CICFS=0,表明该地区实现了其自身粮食安全,但没有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当TGP/TGC>0.95时,CICFS>0时,表明该地区不但实现了自身粮食安全,而且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CICFS值越大表明其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越大;当TGP/TGC<0.95时,CICFS<0,表明该区域不但无法实现自身粮食安全,而且还增加了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负担,CICFS值越小表明其对国家实现粮食安全的压力越大。
2.2 河南省粮食安全贡献度的变化与分析
利用1991-2008年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以及本文所计算的粮食消费总量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得到该时段河南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CICFS),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到,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度的平均值为4.43%,表明18年来河南省不但实现了第一人口大省的粮食安全,而且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显著贡献。总体上看,河南省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的变化大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图2 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变化(1981~2008)
第一阶段为1991-1993年,期间CICFS值由14.15%快速下降到7.19%,表明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此期间河南省粮食消费量增长速度为7.05%,而粮食生产增长率仅为3.73%。
第二阶段为1994-1999年,CICFS值在2.29%-7.33%的范围内波动;其主要原因是期间粮食消费量一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速度为4.68%,而在此期间粮食产量则由于粮食生产政策、粮食价格等因素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导致的耕地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波动[10];整体上看,期间粮食产量年均增速达4.87%,高于消费量增长速度,因而CICFS值在波动中有所提高。
第三阶段为2000-2003年,CICFS值由-1.01%下降到-5.36%,表明期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尚不能达到其自身粮食总消费量的95%,因而不但没有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反而需要从外界进口粮食以维持其自身的粮食安全。期间CICFS值不断下降且为负值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①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粮食连年丰收,政府收购粮食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卖粮难以及粮食收购过程中“打白条”现象日益严重[10];受此影响,期间河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连年下降,因而导致其粮食产量由2000年的4101.5×104t下降到2003年的3569.47×104t。②在此期间,粮食消费量仍然呈现出增长趋势(图1)。
第四阶段为2004-2008年,CICFS值由-3.01%上升到11.30%,表明期间河南省不但实现了自身的粮食安全,每年还能调出大量的粮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时期CICFS值不断增加的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①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以来的粮食产量不断下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因此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集中在农业和农村问题上,并在此期间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采取了对种粮实施直接补贴,取消了农业税等一系列强农、惠农的政策,促进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不断提高。因此,河南省粮食产量由2004年的4260×104t增长到2008年的5365.48×104t,年均增长速度达5.94%。②在此期间,粮食消费量仍不断增长,但增速只有2.35%。这表明,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政策的影响,持续稳定的农业发展政策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
3 结论与讨论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河南省是我国第二产粮大省,也是我国三个人口超9000万的大省之一,通过分析其1991-2008年期间的粮食消费结构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得到18年来河南省粮食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速度高出粮食产粮年均增长速度0.15%,其中口粮消费呈现出稳定并略有下降的发展趋势,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则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其年均增长速度为粮食产量增长速度的2.20倍和3.34倍,是构成粮食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粮食安全贡献系数方面来看,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粮食安全贡献度系数平均值为4.43%,表明18年来河南省不但解决了人口大省自身的粮食安全,而且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满足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畜禽产品和水产品需求量的增长,饲料粮的快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研究表明,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平均产量及其增长速度,都要显著大于其平均消费量及其增长速度,因而河南省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目的不仅是维护城乡居民消费的需求,而且更是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结合河南省较低的人均畜禽产品消费量的实际可知,消费量的不足并不是因为供给的不足,更为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收入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民)和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当畜牧业和水产品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而食品工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时,可以预计今后一段时间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必然继续维持快速的增长速度,这将给河南省粮食安全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行粮-经-饲的农业生产模式;同时必须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结构,减少耗粮型的养猪业,取而代之以节粮型的牛羊养殖业,以充分利用各种草山、草坡、丘陵等土地资源,缓解饲料粮的过快增长;而对工业用粮则必须适度进行控制,以缓解其过快增长。
1991-2008年期间,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系数的平均值为4.43%,表明18年来河南省不但解决了人口大省自身的粮食安全,而且还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经济学原理可知,农业是经济比较效益低的生产部门,粮食生产很难实现获取社会生产的平均利润。因此,粮食生产是一个弱势的生产部门,河南省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却牺牲了相应的发展机会,因而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显著低于我国东部地区。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来,由于众多惠农和促进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河南省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度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构建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以更好的促进河南省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1]殷培红,方修琦,马玉玲,等.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2007,27(4):463-472.
[2]李裕瑞,刘彦随,龙花楼.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125-131.
[3]刘彦随.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地理学报,2007,62(6):563-570.
[4]刘玉杰,杨艳昭,封志明.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其可能影响[J].资源科学,2007,29(2):8-15.
[5]黄季焜.社会发展、城市化和食物消费 [J].中国社会科学,1999(4):102-116.
[6]胡小平,郭晓慧.2020年中国粮食需求结构分析及预测—基于营养标准的视角[J].中国农村经济,2010(6):4-15.
[7]郭丽英,王道龙,邱建军.河南省粮食生产态势及其能力提升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53-156.
[8]骆建忠.基于营养目标的粮食消费需求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9]高启杰.城乡居民粮食消费情况分析与预测 [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20-25,32.
[10]马永欢,牛文元,汪云林,等.我国粮食生产的空间差异与安全战略[J].中国软科学,2008(9):1-9.
[11]姚成胜,朱鹤健.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832-841.
[12]封志明,史登峰.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J].资源科学,2006,28(1):2-8.
[13]许世卫.中国食物发展与区域比较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
[14]肖国安.未来十年中国粮食供求预测[J].中国农村经济,2002(7):9-14.
[15]隆国强.大国开放中的粮食流通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105-108.
[16]程国强,陈良彪.中国粮食需求的长期趋势 [J].中国农村观察,1998(11):1-6,11.
[17]李波,张俊飚,李海鹏.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分析及预测[J].中国稻米,2008(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