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
2014-04-16李琰
李 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显示: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轨和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劳动力将由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产业等其它部门,出现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12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13.5亿人口中有47.4%是农村人口[1]。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耕地面积少,产值低。许多农村还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农业阶段,社会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顺利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转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
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在经济作用下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在政策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在日益减少,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不断增加。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与2008年的22542万人相比,5年增加了3719万人,增长16.5%,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主要是通过非组织化的传统的社会资源,比如亲缘、血缘和地缘关系网络,自发性转移特点明显。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年龄结构来看,以40岁以下的中青年劳动力为主,不过比例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70%下降为2012年的59.3%,这说明我国农村潜在劳动力在逐渐减少。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性别结构来看,男性比重明显高于女性,2009年农民工男性占65.1%,女性占34.9%;2012年农民工男性占66.4%,女性占33.6%,男性农民工约占2/3左右。在农民工知识结构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以上,与城镇就业人口相比,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总体上偏低(表1)。受自身教育素质和技能水平的制约,大批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在城镇只能从事以体力为主的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工作。从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加,由2008年的38.94%增加到2012年 的43.54%(表2),这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人口生活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2]。
表1 2008—2012年中国农民工结构变化情况
表2 2008—2012年中国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1.2 农村劳动力呈现以省内转移为主的趋势
一直以来,中西部地区是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从表1可以看出,近5年来虽然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在增加,但从劳动力转移的地区分布看,省内转移的比例在增加,由2008年的66.8%增加到2012年的70.9%。调查显示,当前扣除生活成本,我国省内转移劳动力平均每人月收入结余为1557元;而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的月收入结余分别是1518元和1344元,都低于在本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平均结余[1]。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东部地区务工生活收入高,但开支较大、收入结余少,而中西部由于生活成本较低,农村劳动力省内转移结余反而较多。因此,随着中西部地区非农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近年来以省外输出劳动力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比重增加,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数量则呈减少趋势。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目的多元化
2012年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21—30岁人数最多,占31.9%。上个世纪80、90年代进城务工的农民开始逐步退出城市,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代际转换的重要时期,目前正处在第一代农民工向第二代农民工转换的时期。与父辈相比,新一代农民工在城市择业会更多地考虑生活环境和个人的精神需求,对工作更多的考虑是工作的待遇和条件,而不愿仅仅为了在城市多挣点钱去做吃苦受累从事“不体面”的工作。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的动因由“经济型”转为“生活型”,他们希望在工作获得收入的同时能开阔视野、增加阅历、满足情感需求[3]。因此,他们选择工作不仅考虑经济因素,还要求这份工作能够让他体面地在城市生活下去。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有一些从小一直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他们已适应城市的生存生活方式,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很少有再回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和可能。这批人即使不能融入城市也不愿回到农村,而是选择转移到其他城市寻找工作机会。
1.4 农村劳动力以兼业转移为主要形式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多数在外务工人员没有较为稳定的职业和居住条件,没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和充分的社会保障,土地成为他们生活的最后保障,在城市工作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对土地的依赖。许多人在城市工作在农村盖房,农忙务农农闲打工,没有达到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2年兼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农民工12961万人,占比49.35%,在本地转移农民工9925万人,占比37.78%。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平均每年3.8个月从事农业劳动,4.2个月从事非农业劳动,一般在农忙时外出务工人员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兼业转移。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以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来推动我国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使我国经济转型中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达到均衡。这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共识。但是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
当前,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不论年龄、性别,还是文化程度方面,都是农村劳动力中年富力强的优质劳动力。他们离开农村,将工作和生活重心放在城市,也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之而来的是这部分群体对农业本身失去了原有的热情,导致农村主体建设缺位,妇女、老人、儿童成为农业生产者的主体,也就是俗称的“389961”部队。务农人员结构的变化使农业生产的新技术难以推广,劳动投入减少,农田粗放式经营广种薄收现象普遍,生产率下降,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4]。可以说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带走了大量可发展性的创新型劳动力,不利于农业发展,甚至使农业衰退。
中国是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落后的农业无法支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关系到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农业现代化以机械化、规模化经营为基础。从农业现代化实现的现实需要出发,我国农村劳动力只有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才能提高人均耕地面积,为农业现代化的规模经营提供基本条件。但是,目前农村优质劳动力流失,使农业发展失去了资金和主要劳动力,不利于农业生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显示,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净进口量高达1900万t,继玉米在2011年进入“全面进口元年”后,201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今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中,我们还要关注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以农业衰退为代价。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要注重围绕农业生产转移劳动力,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扩张农业内部就业容量,吸引劳动力和资金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保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2 避免城镇化无序发展和布局分散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转移,还需要实现劳动力生活空间的转移,由过去在农村居住边境转变为在城镇居住。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会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与西方发达国家70%的比重相比还较低,人口和产业聚集程度较低,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特别是加快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缩小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和不平衡。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为了地方政绩而盲目扩张,滥占耕地,对土地的利用不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用地粗放低效,缺乏规划。这些现象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许多地方原有的地方特色和当地特殊文化在城镇化中遭到了破坏。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迁移,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5]。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当地产业经济的发展,在今后的城镇化发展中,要改变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实际成本,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走人口密集型、土地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小城镇建设注意发挥当地优势和特色,以特色引导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
2.3 非农产业的发展要避免污染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然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省内转移劳动力的增加,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密集型、高碳排放型的产业发展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使环境的承受能力趋近极限。因此,在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避免高污染企业的生产可能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如果大量工业废物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就会直接进入农业生态系统,污染到当地的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影响农业生产、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威胁人民健康[6]。
3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3.1 发挥政府职能,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支持
(1)政府要加快推进我国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当前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农村劳动力在职业上实现了转移,却往往因户口问题不能实现地域的迁移和身份的变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放开小城镇,有序放开中等城市,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的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图。这次改革有利于逐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消除附着在户籍关系上的各种歧视性政策,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一个公平的外部发展环境。但从劳动力自由转移的角度看,大中小城市最终应全面放开户籍限制,取消劳动力的流动限制,使劳动力能顺利完成职业、身份和空间的同时转移[8]。
(2)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供求失衡问题,由政府出面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劳动力输出地可以在信息网络系统上建立一个本地劳动力资源信息库,信息库中存储当地可输出劳动力年龄、文化程度、技术特长、求职意向等情况。劳动力输入地则通过网络发布招聘信息,以此来畅通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渠道,为劳动力转移搭桥铺路,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7]。
(3)政府要建立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提升其就业能力。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对劳动力的需求由过去的“劳力型”转向“技能型”。当前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无一技之长,如不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劳动力供求未来将会面临结构性失衡。要顺利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持劳动力的供求结构性均衡,各级政府部门不仅要重视义务教育,还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建立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劳动力实行免费或低费的职业培训,帮助劳动力实现顺利转发移。
3.2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资金保证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的一直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终的生活保障。农地的确权、流转一方面使农民手中的土地真正体现出了它的真正价值,农民通过土地转让可以获得劳动力转移所需的转移资本,为他们在城镇就业、创业、定居提供足够的资金,使土地提供的最后保障转化为现实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农地流转使土地逐渐集中,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布置,除了继续推进全国土地确权工作外,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各地开展了土地流转试点。在今后的土地流转工作中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建立公开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强信息透明度,减少行政干预。在土地流转中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损害农民利益。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要加强后序监管,保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能发生改变。
3.3 小城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劳动力就近转移
我国现有小城镇人口规模都比较小,未来经济发展空间很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通过小城镇吸纳当地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可以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而小城镇的发展还可以发挥其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应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小城镇的发展中,应根据当地特点和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9]。小城镇因为紧接农村,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中要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劳动力实现顺利转移提供空间。
3.4 发挥地方特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劳动力要实现转移需要有相关产业的支撑。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农业、工业基础的薄弱,城镇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在发展当地产业经济的时候,可以利用当地未经破坏的自然资源,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形式的旅游业,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环境污染小。即使不具备优美自然或人文风光的地区,也可以利用当地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发展休闲农业,形成一个集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和社会文化原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的保持。
3.5 推进农业产业化,拉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为促进农村劳动力低成本的就地转移,农业主产区可以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来拉长农业产业链,以此来增加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行业整合为一体,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包装、仓储、运输、服务等所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为一个大农业。整个产业涵盖一、二、三产业相关行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把以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直接转化为产业链上的其他行业工人,农业就业空间得以拓宽。农业产业化经营既可以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又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生产。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赵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2(7):34-36.
[3]张明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科技:2012(12):22-23.
[4]李维,张体敏.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 :2012(14):188-190.
[5]杨群.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学术交流:2013(2):96-99.
[6]贺艳红,杜丽娟.县域特色产业创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9-41.
[7]水新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2):18-19.
[8]方运战.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41-45.
[9]蒋智华.当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