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水电站涉网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
2014-04-16温海英
秦 冲,温海英
(1.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南昌 330029;2.南昌市第十五中学,南昌 330029)
1 工程概况
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老县城巴邱镇上游6km处,是一座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兼顾灌溉等综合利用的大 (1)型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安装9台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装机容量360MW,年发电量约11.42亿kW·h;发电机采用3机一变的扩大单元接线方式,主母线采用220kV双母线接线,电站经两回220kV线路与系统联系,电气主接线示意图见图1。
2 继电保护系统问题
继电保护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220kV母线保护装置命名与系统不一致的问题。
图1 峡江水电站电气主接线示意图
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220kV及以上电气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应按双重化配置。最初峡江水电站220kV母线A套保护采用型号为RCS-915GA的微机保护装置,B套采用型号为CSC-150的微机保护装置。在继电保护柜安装、调试过程中,继电保护设备运行良好。但在涉网安全检查时发现,峡江水电站220kV母线保护的命名不符合江西省电力公司 (下称省公司)的命名规定。省公司规定,全省的母线保护均以母线保护装置型号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排名先后顺序来命名,排名靠前的命名为A套保护,排名靠后的命名为B套保护。按此命名规定,由于字母“C”在英文字母中排序比“R”靠前,峡江水电站应将RCS-915GA的220kV母线保护柜命名为A套保护,CSC-150的220kV母线保护柜命名为B套保护。这就需要将电站已经安装完毕的两面保护柜调换位置重新安装。由于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要严格遵守A套保护与A套保护配合、B套保护与B套保护配合的原则,那么与220kV母线保护配合的220kV主变、220kV母联断路器、220kV线路保护柜的接线都需要调整。
由于目前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中都没有继电保护装置的命名规范,各省电力公司按照命名习惯将管辖内电厂、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命名,而各省电力公司的习惯也不尽相同,且不为建设单位所熟知,很容易造成继电保护装置初始命名与省公司命名不统一而返工的现象。消除这一现象的根本措施是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尽快制定、实施。在标准未实施前,电站建设单位应在项目准备阶段与当地电力部门进行沟通,将影响电站并网的每一项工作了解清楚并在施工中贯彻实施。当地电力部门若有影响辖区内在建电站、变电所上网的内部规定,应当在项目建设初期提醒建设单位。
3 微机防误操作系统问题
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终端编码锁未安装。编码锁是微机防误操作系统 (下称防误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电站操作人员在现地误操作电气设备。在该工程中防误系统是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作为一个标段进行招标的。在此之前,电站的220kV GIS设备和高压开关柜设备均已招标完毕,部分设备已进入生产阶段,由于编码锁的型号未确定,GIS设备和高压开关柜操作面板的开孔尺寸就无法确定,为了不影响交货时间,GIS设备和高压开关柜设备厂家只能将此问题留到现场解决。现场加装的编码锁示意图见图2。
图2 编码锁加装位置示意图
防误系统是将计算机、测控、通信技术用于高压电气设备及其辅助装置防止电气误操作的系统。它的主机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通信,而终端安装在高压电气设备上,是横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的一个系统。由于防误系统的设备包含计算机、编码锁、接地锁等,外形很像电气二次设备,工程中也经常将防误系统与电气二次设备一起招标。这就会经常造成工程中出现问题。建议将防误系统放在一次设备中招标,如果一次设备含多个标段,且多个标段的设备都需要安装编码锁,就将防误系统放在最靠前的设备标段中。这样,中标设备厂家就能确定编码锁的尺寸,并将编码锁发送到其他设备厂家,编码锁在出厂前就可以安装好。
4 柜门电磁锁问题
柜门电磁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柜门电磁锁电源不独立。为了防止电站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危及人身安全,各高压柜都安装了柜门电磁锁,但电磁锁的电源接线并不规范,有的电磁锁电源与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电源、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并接,当直流系统或柜内直流空气开关故障导致直流电源消失时,有可能导致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跳开故障断路器,而柜门电磁锁此时也无法起作用,有可能给运行、检修人员造成伤害。在各方协调下,设备厂家同意柜内改线,将柜门电磁锁电源与保护装置工作电源和断路器操作电源分开。
目前高压配电装置规范中均要求有防止工作人员误入有电间隔的措施,但措施具体怎么实现并没有明确。在异常工况下,怎样保证这些措施能够正常发挥作用,更应该引起电站建设各方的重视。在相关标准未制定、实施之前,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在涉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环节上应该从严把关,在设计中优化,在生产中落实,在安装中检验,将隐患消除在设备投产之前。
5 结语
峡江水电站首台机组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并网发电,之前存在的所有涉网安全问题均已整改完毕。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选取3个引起现场设备变化较大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旨在为其他工程避免发生类似问题时参考。
[1]GB/T 14285—200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S].
[2]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
[3]DL/T 687—2010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