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央企铝业角逐
2014-04-16薛璇
◎ 本刊记者 薛璇|文
同为世界500强的中铝与中电投两家央企巨头,近年来在铝行业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在产能过剩、市场低迷、售价与成本倒挂、电价居高不下、企业经营亏损等重重挑战之下,中国电解铝行业正饱受世人诟病。行业积疴已久,归根到底是因为产能增长过快,然而,铝产能近年来越控越多,与人们意志和市场需求背道而驰。除了民间资本纷纷跻身铝行业,不断攻城略地之外,头上罩着“中字头”光环的央企也削尖了脑袋,以图分得一杯羹。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之一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经过数年在铝行业的摸爬滚打,现在已经后来居上,成为中国第二大电解铝生产商,位置直逼中国铝业公司(以下简称“中铝”),两大巨头在“铝场”上的较量早已悄无声息地拉开战幕。
双方实力大起底
成立于2001年2月的中铝公司,与成立于2002年12月的中电投,同属于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回顾彼此的经营范围和成长道路,一个专门搞铝,一个专门搞电,早期似乎井水不犯河水。
双方在2003年曾经“联姻”过。2003年3月,中电投旗下的漳泽电力与中铝上市公司中国铝业分别以40%和60%的比例组建了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成为双方合作共赢的样板,也成为中电投进入铝领域的开门之作。
从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在“瑟瑟秋风”中,中铝作为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业绩黯然失色,尤其是2012年,是中铝上市以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净利润全年亏损82.34亿元。
然而,中电投近年来在铝领域的扩张却异军突起,从铝土矿开采,到氧化铝、电解铝冶炼,再到铝材深加工,一条完整的铝产业链条逐渐清晰起来,与中铝的业务交汇点越来越多。特别是在2012年,中电投铝板块逆势飞扬,电解铝同比增长32.5%,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28.5%。除此之外,中电投在蒙东霍林河、宁东煤电铝产业链、遵义大竹园铝土矿等项目上分别获得重大进展,在海外铝资源方面,中电投几内亚项目环评报告通过审查,矿产特许权协议谈判正式启动。
目前,中铝旗下氧化铝产能合计约为1200万吨/年,电解铝产能合计约为420万吨/年;而中电投旗下的氧化铝产能合计约为300万吨/年,电解铝产能合计约为290万吨/年,成为中国第二大电解铝企业。
有一个现象或许更能呈现双方的“兵力部署”。以2014年1月10日工信部公示的符合《铝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为例,该名单公示了27家电解铝企业,合计产能为965万吨,中铝旗下企业占8家,产能263.7万吨;中电投旗下企业占3家,产能148.8万吨。
再者,2013年6月5日,中铝公告称,旗下部分电解铝生产线实行弹性生产,涉及暂时关停电解铝产能约38万吨。中铝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透露,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恶化,2014年不排除继续关停部分没有竞争力的电解铝企业生产线。
今天看来,这两大巨头的“兵力”已经悬殊不大了。况且,历史证明,两军之争,有时并不在人数众寡,而在战斗力的高低。在电解铝行业,电价越低,生产成本就越低,这是决定因素。
中电投旗下的电解铝企业,都具有煤电铝联产优势:霍煤鸿骏铝电有限公司、霍林河煤电集团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都具有显著的煤炭资源优势,自备电厂利用低热值煤发电,电解铝电价优势显著;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有火电、风电、光伏发电优势;黄河鑫业有限公司上游有水电产业链;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也有电力装机容量270兆瓦。
而中铝旗下的11家电解铝企业中,拥有自备电厂的仅有6家,其余5家在电价方面毫无优势可言。
煮酒论英雄
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我们无法评论双方谁对谁错,更无法预测未来谁能坐上铝行业的头把“交椅”。
行业主管部门并没有禁止中电投涉足铝行业。
“一花独放不成景,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一放开不要紧,一时间,投资铝行业风起云涌。在经济效益为先的前提下,发展定位倒不是很重要的因素了。这一现象集中呈现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中铝的业绩“高台跳水”,而中电投却迅速抓住契机,于当年12月26日,迅速收购重组了青铜峡铝业。
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两次上调工业用电价格,2011年4月10日,平均上调在0.01元/千瓦时以上;2011年6月1日,平均上调在0.02元/千瓦时以上。2013年,煤价大跌,中电投企业发电成本下降,以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于是遇上了难得的机遇,乘机取得快速发展。
与中电投获得难得契机快速发展相对应的是:中铝旗下的部分电解铝企业因电价居高,陷入严重亏损的魔咒中。
为了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中铝也加快了向能源领域进军的步伐。2013年2月3日,中铝宁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中铝充分发挥技术、品牌、资金、管理优势,加快发展中铝宁夏能源集团,加快推进这个地区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建设。
除此之外,中铝旗下的铝企业为了获得低廉的电价也一直在努力与各级政府和供电企业沟通。但是,据了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项目并不多。
除电解铝板块外,两大巨头在铝土矿探采、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铝深加工、海外资源获取等方面,也都展开了时不我待的竞争。
双方竞争优势各有所长:中铝为了获取更多的能源优势,不断向上游的煤炭、发电领域拓展,但在这方面的优势却明显不如中电投;中电投为了提高发电量,力争电力转化,进军高载能的电解铝及铝深加工,这一方面优势又明显不如中铝。
由于铝、电两大产业的特殊性,在较量中,中铝与中电投双方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既为对手,又为伙伴,关系十分微妙。
电,让人爱恨交加
归根结底,双方的交集和竞争,出发点在电,落脚点也在电。
在当前的电力产业链条下,前端发电和后端用电是市场经济,中间输电是计划经济,也就是某种程度上的垄断。中铝改革发展中心赵秀富指出:“在当前的电力体制下,发电企业为了消化煤价波动的风险,拼命去建电解铝厂;电解铝厂为了消化电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也要无奈地去建自备电厂,煤矿、电厂办铝厂,铝厂办煤矿、办电厂,大家都在经营自己不擅长的业务,于是把煤、电、铝几个行业都搞乱了。”
当前用电成本占电解铝生产成本的42%。谁拥有低廉的电资源,搞电解铝就能赚钱,但是,赚的钱其实是一个电的价差,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生产电解铝的利润。
假设国内的铝土矿、氧化铝都由中铝统一调剂,那么中电投即使占据电的优势,也会面临无米下锅;假设实行电力体制改革,打破国有电企一统天下的格局,那么许多铝企业生存状态将会有很大的改变。
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假设。这一切,又回到市场资源的配置问题上来。
有消息称,目前国家能源局关于电力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已经形成,从售电方的改革起步可能性较大,包括引入民营资本进入售电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电力市场。更有消息人士进一步透露,2014年两会后,电改方案有望出台。
市场经济大潮下,竞争无处不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国有企业同门竞争的例子也并不鲜见,然而多年来,政府似乎也鼓励企业展开这类竞争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但眼下,单纯以中铝和中电投在铝行业的竞争来说,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其实应该凭借技术、管理、产品、市场等因素制胜,而不仅仅利用对能源资源的控制去获得一时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