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望

2014-04-16李凯江

新疆人文地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戈壁荒野乌鲁木齐

古道、山岭、暮色、寒光中的轨迹;晨曦、铁色、迷雾、呼啸中的身影,我们静静守望,等待一段历史渐渐清晰。

它地处戈壁深处,伫立于空旷辽远的亘古荒原之上。

摄影师 李凯江

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乌鲁木齐摄影家协会理事。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新疆分院教师,多年从事摄影教学工作。他的学生遍布天山南北,并且在国际国内摄影大赛中多次荣获各类奖项。2008年至2012年期间,举办各类摄影讲座50多场,组织各类摄影活动百余次。

2013年,在乌鲁木齐美术馆举办“李凯江师生摄影艺术作品展”,成为新疆以环境人像为主题举办个人展的第一人。

它在历史上没有显赫的声名,唯一称得上历史遗物的是西部旷野上那座“瞭望墩”。

它曾经是马帮、驼队、商人、逃荒者的乐园,古丝绸之路上一个生命的驿站。

它是三道岭,一个很小,但很像传奇故事里的地方。

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窑工用其血肉之躯,揭开了三道岭煤炭史上新的一页。黑色的煤,消磨了时光却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温暖——至今三道岭依然倔强地散发着余热。而新中国建立后带来的蒸汽车文明,仍一路鸣叫着奔驰在广袤的荒野之上。据说,三道岭煤矿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极为罕见的、唯一还使用蒸汽火车的地方。

这是怎样的奇景啊!我固执地认为,拍摄这样一种画面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开动这个庞然大物奔驰于荒野之上的人,他们有着怎样的历史,怎样的人生?

当我去寻找其中的原因时,看到这样的文字:“1958年第一批70多人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开进三道岭时,他们不只带来了技术、设备,如今他们已成了爷爷奶奶,甚至多数人已经作古,但他们的家乡语言却被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不论亲疏,不论民族。”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他们远离家乡、远离故土,用汗水和血水浇灌着三道岭这一片热土,而用他们浓浓的乡音,守望着遥远的故乡,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他们是几代人在荒漠戈壁上创造的奇迹。

猜你喜欢

戈壁荒野乌鲁木齐
戈壁里的水波
戈壁深处“战味浓”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荒野求生
在戈壁上一个人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