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化高职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15李燕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问题高职

李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1

摘 要 高职体育教学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基础性重要学科,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的责任,还承担着其社会适应、心理健康、道德塑造等的培养。文章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主要存在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课比例失调,学生自主锻炼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而提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高职体育课程当前的设置,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体育能力,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与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 体育教学 问题 对策

21世纪伊始,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大众的视线,并迅速发展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下,无论何种性质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都已经是学校的必修课程,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而放任自流,也不能因为它的大众化而不去关注它的内核。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学校体育教育要与德育、智育密切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壮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这是确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依据。此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结协作精神。体育课程作为以发展个体自身身体为主要任务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具有符合社会需要身体条件的劳动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教人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成为了不可忽视重要一环。

一、当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课程设置形同虚设

目前高职院校执行的课程目标是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这个纲要的颁发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有调查显示“作为体育课程的具体执行的高职院校体育部(室)主任、教师,对当前普遍实施的高职体育课程持不认可态度,主要表现在学校对体育工作重视不够,课程项目太过单调,与初、高中阶段的项目区别不大,课时太少,大部分学校只开两个学期的体育课,个别学校、个别专业的体育课程已经被取消[1]。”此外,对于体育课程模式的设置上也存在众多问题,有学者表示对于某些高职院校开设的体育选项课程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练习课存在组织繁琐、上课时间固定、项目选择余地小、不分层系教学等方面的不足,以至于高职院校中的体育课程自上而下形成了一种不良性隐患,有如形同虚设。

(二)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失调

体育理论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并没有很长的历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从运动学上的人体或是相关的体育保健、体育心理,都只是从西方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系统的理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理论课程直接被取消掉,改由全部的室外体育专业技能课程来代替,对于青春期成长的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对体育的概念还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造成了一说到体育就是他们所认为的“跑、跳、投”而别无其他概念,形成了一种单一而片面的认识。因此,这种由体育实践课程取而代之体育课的大比例失调,也就导致了学生从根本上对体育的错误认识,进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

二、高职体育教学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把“健康”仅仅定义为没有病,对青少年是绝对不行的。增进青少年健康最重要的是增强体质,包括肌肉力量、心肺、神经系统这几个最重要的方面。这也就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已经占据了中学比例的相当大一部分,因此,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在学生体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可以提高他们对自身健康、对未来发展的客观认识。

(二)改革高职体育课程当前的设置

体育课程设置首先要面向教育对象,分析学生的体育认知、态度、体质、运动机能等现实水平,科学的规划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教材、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问题,使体育课程建立在学生的“现实素质”之上,贴近学生的最根本需要。其次,体育课程建设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思想,以学生的“接受”是体育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育课程建设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思想、智慧、充满能动、创造能力的主体,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教育民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努力为学生建构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广阔平台。

(三)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体育能力

首先“体育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是指由个体的体育智慧、体育知识、体育技术技能构成的个性。身心品质的综合体,表现于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2]。”其次,学校体育课程能够教会学生通过体育增进健康这种能力,形成体育锻炼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本身就是为了“健康第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就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校时接受体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且形成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毕业后仍能坚持体育学习和锻炼,得以终生受益。

(四)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就要求体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领导提高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树立适应时代要求和形式需要的教师继续教育理念。此外,高职院校体育主管部门还应该制定教师评估制度,建立并完善督导评价机制,使之成为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检验的客观指标,鞭策并激励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自我认知,为人民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丁晓昌.学校体育现代化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3.

[2] 曾永忠,董伦红,赵苏喆.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改革与构建[J].四川省体育科学.2008.4:106-108.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问题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