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2014-04-15张小丽

甘肃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主体地位数学教学教学

张小丽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教学

观念;思维方法;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44—01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核心。作为小学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从小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索和创新。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1. 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形成了以知识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其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就必须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学观念转变,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

2. 要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以往数学课堂教学程序的结构设计,突出的是教师的引和导,因而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束缚,不能很好地拓展其动脑与探索的空间。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思维比较活跃,让他们仅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预习、看教学参考书,初步理解要学的知识,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结构,要有意识地给学生预留出一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以新授课为例:(1)预习交流。教师可先让学生4人为一小组进行相互交流,预习知识,然后让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或是自由发言。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识面,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2)小结知识重难点。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明确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加以点拨,使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得到深化。(3)尝试练习。在学生初步理解掌握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做一些习题,让他们体会解题方法的运用,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讲评,矫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4)归纳总结。通过知识的交流、试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的要点,归纳总结出了解决的方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了。(5)提高练习。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运用判断对错、改正、在实践中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成果。(6)课堂小结。使学生再次弄清本课内容及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认识。

这个课堂的结构设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说和练的时间,整节课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二、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探索和创新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不仅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更是学习探索和创新方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破“重结果、轻过程”、“重死记硬背、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坚持过程教学原则,讲解数学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数学规律的形成与应用,让学生学习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首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利用旧知识与实际发展的不相适应,或者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例题要求算出该付多少钱菜款。学生列式计算时,算出的数有三位小数。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付款时只要算到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就精确到百分位。当学生遇到这种情况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取近似值,但是究竟要保留一位小数还是两位小数,学生却意见不同。这时,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说明付款必须精确到百分位的原因。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求积的近似值要看实际情况。其次,要从数学规律形成的教学中,使学生重视实践,学会观察、分析、概括。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让学生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通过比较0.5米、0.50米、0.500米的长短,以及观察这些小数的变化情况,找出规律,概括出小数性质。再次,通过对数学规律的运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可适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发展性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分析问题,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体地位数学教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