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段体育课堂教学中语言运用技巧的四点妙用

2014-04-15陈梅宝曹强

体育教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活化

陈梅宝 曹强

摘 要: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改革,高效的体育课堂不仅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理解,还取决于教师语言运用的技巧。笔者分析了优秀体育教师扎实的语言运用技巧,总结四点妙用,希望对小学课堂良好氛围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童趣化;启发化;童谣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1-0044-02

一、语言童趣化,有效引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伊始,教师把握住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扮演各种角色,争强好胜心强。因此,教师语言要“添油加醋”,采用童趣化的特点,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注入“润滑剂”。

案例:笔者教授二年级单脚拉踩小足球中,体会单脚连续拉踩足球,准备活动中,师:“比比谁揉的汤圆大?”学生争先恐后地开始比赛,从最初小幅度的揉球变成大幅度的揉球。基本活动中,师:“你的独轮车能开起来吗?开给我看!”生:“我开起来了!”(学生争先恐后向我报告)师:“你开的顺利吗?”生抱怨说:“他总是超车!”师:“独轮车速度要适中,所有的车厢不能拥挤,不能超车,超车会撞车的!比比谁的车厢保持得好!”听到教师的语言引领,学生开始保持好前后的间距,课堂秩序得到了保障。

点评:德国教育家W.A.拉伊指出:“通过游戏进行的教学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典范,因为这种教学合乎自然。”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案例中教师童趣化的语言,缩小了师生间的距离,在活动中用简单易懂的“不能拥挤、不许超车!比比谁的车厢保持得好”,强化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在寓教于乐中领会内容。

二、语言启发化,富于感染

沃德曾经说过:“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因此,在尝试让学生去探索知识时,教师需要考虑如何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享受“自己”的体育。

案例:笔者教授单跳双落第一课时,师:“把手中的短绳摆在地上组合成图形,你有多少种不同的跳法?”生:“双脚跳!”“单脚跳!”“单脚后转身双脚跳!”(讨论不断)师:“想象力丰富,老师佩服你们!(同时竖起大拇指)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把组合图案变成‘大饼油条,‘大饼双脚跳,‘油条单脚跳?”生:“敢!”练习一段时间后,师:“连续跳‘大饼油条,谁想表演给我们看!”(一个个小手高举着,“我来我来”。)

点评:好的提问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能动的思考之间拉起了纽带,它将教师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想学习的内容。该案例给了我们很好的阐释,教师用启发性的语言诱惑学生练习“自己的跳跃”,在学生的尝试中渗透双脚跳、单脚跳、向前向后的各种跳法,一方面激发学生跳跃的兴趣,另一方面有效缓解单纯练习单跳双落的枯燥,让孩子找到了跳跃的快乐!通过教师对组合图案的改动,转化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提示性语言启发性强,效果好。

三、语言童谣化,新颖有序

新课标给我们年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同样一节内容,如何把握不同的语言特点,上出新颖有序的教学,是体育教师急需提高的一项技能。聆听江苏省名师课堂中胡娟老师二年级前滚翻内容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她将童谣、游戏带入课堂,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体会抱头屈膝、团身紧的动作,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练习、体验。

案例:师:“我向大家介绍两个水果,西瓜、苹果!”学生七嘴八舌地寻找同伴是什么水果,课堂有些吵闹。师:“谁的眼睛看老师!”生:“我的眼睛看老师!”学生边回答边安静下来,一双双小眼睛不由自主地注视着老师。教学中,师:“谁的皮球滚得快?”生:“我的皮球滚得快!”师:“双脚用力蹬,肩膀快速倒,皮球滚得快”。师:“谁的皮球滚得圆?”生:“我的皮球滚得圆!”师补充说:“后脑勺压小苹果,小屁股压大西瓜,小皮球滚得圆,你做到了吗?”生:“做到了!”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尝试体验“翻、顶”的乐趣。

点评:案例表明,体育课堂中穿插一定的童谣、古诗,有助于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课堂井然有序。胡娟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及对童谣的渴望,运用煽情的语调激励学生去尝试,让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一位练习本领高的水果,而非刻意讲解:前滚翻要后脑勺压垫,团身紧。因此,适时的引领学生尝试“后脑勺顶小苹果,小屁股压大西瓜”,引领学生不厌其烦地体验“翻、顶”的乐趣,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语言生活化,高效易懂

新型课堂教学,应该与师生的生活密不可分,体育学科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目前已经成为共识。因此,课堂中教师不断提醒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动作概念,简单实效的解决教学难点。

案例1:一位教师在教授二年级小足球双脚交替踩球内容,把生活中的剪刀引入课堂,感知交替踩球时,把腿上的剪刀剪下去,右脚拉踩后左脚向前剪过来,体会完整动作。

案例2:再谈三年级单跳双落第一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自然助跑的单跳双落动作。师:“谁会原地跳起摸高吗?谁能轻轻摸到橡皮筋?”生:“我能!”师:“都能轻松地摸到。增加高度,原地跳起还行吗?”一直增加高度,直到全班都摸不到。师:“所有办法都摸不到怎么办?”生:“我有办法,能不能跑几步?”师:“你试试看!”学生出现各种各样助跑后的跳起动作,教师寻找助跑后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同学,引出课堂内容。

点评: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对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们教师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为学生拓展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两位教师引入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找到腿上的剪刀”“原地跳起摸不到”,启发学生通过身体的表达,引出教学重点,有效解决单纯讲解、示范技术动作,给学生直观的感触。总之,教师再现生活化情景,学生惊奇地发现,体育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
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与写作策略初探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让作文教学更“接地气”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让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