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一支球队,寄一份乡愁

2014-04-15王辉

北京纪事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杂院看球国安

王辉

“这是哪儿?”“北京!”

“我们的球队是?”“国安!”

“我们和国安一起——”“战斗!”

“(歌声)哦-哦哦哦哦——”“(歌声)哦-哦哦哦哦——”

“(击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国安!” “(击掌)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必胜!”

这个时代,我们身边很少会发生什么具有仪式感的行为(自发性的)。但在每个北京国安队的比赛日,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都会出现一项极庄严的仪式——比赛开始前,伴着球员出场的音乐,全体球迷起立将绿色围巾高高举过头顶,几万条围巾在看台上组成一道道绿色城墙。在铁杆会员聚集的东看台,下层看台的球迷转身仰望上层看台,齐声问“这是哪儿?”上层看台回答“北京!”上下看台万人互动,惊天动地震撼人心,一双双眼睛流露出赤子挚诚的神圣感。东看台是国安套票会员专区,成员基本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他们来说,看球绝不止欣赏比赛这么简单,也不单是加油助威——“我是球队的第12人,球员在绿茵场上拼杀,我在看台上战斗。北京国安,是一种信仰。”

倒退20年,谁要是在工体看台上提“这支球队是我的信仰”,准保引来一阵哄笑——“给他一大哄哦!”那时中国足球刚迈入职业化,甲A联赛还处在婴儿期。工体看台上的观众看球透着潇洒舒服。大马金刀往那儿一坐,嘴里不闲着:“分边儿!”“给他啊!”“射啦!”“铲!”时不时还冒出句嘎话,以引得周围人——尤其是大姑娘——哄笑为一美。这也符合人们对北京人的印象——闲适、散淡,还有点儿吊儿郎当的不吝。一句话,北京大爷。

这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有关。天子脚下大邦之地,就算没吃过还能没见过?所以心态平和幽默好逗,除非真给惹急了,一般不急扯白脸。但慢慢地,不急扯白脸不成了。外来人员过度涌入,北京人的生活空间不断遭到挤压。从小儿生长在旧城里的北京孩子,被一拨拨儿地拆迁到了五环、六环以外。大街上天南地北哪儿的口音都有,但随便想听句京腔可费了劲了。“身在故乡反成客”的落寞,让北京人有了一份特殊的乡愁——别人的乡愁是空间性的,北京人的乡愁却是时间性的。往昔难追,要想再找到小时候的北京,就只剩下一个地儿了——有国安比赛的工体!满满当当好几万人,一张嘴全是字正腔圆的京片子——再没别的地儿了!北京国安早已超越了一支球队一个俱乐部,成为凝结着万千北京土著乡愁的精神图腾。

科技进步也助推了国安地位的形成。20年前看完球最多也就是三五知己一块儿聊聊,影响力极有限。随着论坛、贴吧、微博的相继盛行,球迷在网上聚集。体育比赛极易引发各种“地域贴”,北京总是很容易就成为众矢之的。这并非中国独有——罗马、伦敦、巴黎、马德里,首都球队总是被其他地方的球迷“另眼看待”。在北京人看来,在网上替国安呐喊毋宁说为北京发声。外部越孤独,内部越团结。“斗争”越激烈,对国安的忠诚度也就越高,终于上升到“信仰”高度。

有人说“工体是北京最后的四合院”,也有人说“工体是北京最后的大杂院”。我更喜欢大杂院的说法,这儿长大的孩子都热心热肺有里儿有面儿。这两年,越来越多以国安球迷为名义的公益组织开始行动。他们在地铁里清理垃圾、“7·21”大雨后到房山灾区捐赠物资……行动时都穿着国安队服——他们希望让所有人看到国安球迷是怎样一个优秀的群体。这一切,都出于对自己家乡的深深眷恋。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杂院看球国安
“看球”还是“看人”:结果不确定性与明星质量 对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网络关注度的影响
小心“飞人”
白塔寺胡同大杂院改造
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
胡国安的电商热忱
光耀扶轮
大杂院上面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