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中学音乐课堂

2014-04-15黄颖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舞蹈元素融入教学设计

黄颖颖

摘要: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对音乐课堂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试图从“新课标中对音乐综合课程的要求” 、“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广西民族舞蹈元素的特点”、“音乐课堂如何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其中”等四个方面,对本论题进行论述和探索。以说明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中学部分音乐课堂中起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作用,使我们的音乐课更受学生的喜爱,从而全面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舞蹈元素 ;融入; 中学音乐课

一、 新课标中对音乐综合课程的要求

“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指出只有全面培养,才能使学生具有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在这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培养全面的人才是国家所倡导的。“新课标”未提出之前的一段时间,学校曾经对学生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一切文化知识以外的学科可有可无。在我的记忆中,中学时期的几年时间里,有一次,我参与了与主科学习无关的活动,就遭到家长和主科老师的极力反对,原因是参加这些活动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等等。而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慢慢的被人们重视。家长和主科老师反对的现象渐渐减少,甚至很多家长还主动送小孩去参加各种各样的音乐培训班。音乐作为人类进步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和历史内涵,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更被人们所接受,伴随着人类的发展,音乐这种精神食粮越来越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培养人的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创造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的功能。著名的世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是专业或职业的教育,而是基础的教育,她通过美育的方式来育人。可见音乐教育在青少年的文化教育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音乐欣赏品位越来越高,因而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所谓的学科综合就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在音乐课程中,要贯彻综合原则,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与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把音乐与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历史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何体现音乐课程的综合性?

1.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表演、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

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也可以结合教唱、练唱、演唱与乐器演奏等互动形式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起学生的音乐兴趣而且还会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使学生在“热闹”中轻松地学习到知识。

2. 讓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审美和鉴赏能力,而且通过舞蹈训练还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提升学生对美的高层次追求,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

3. 加强音乐与文学密切的关系

音乐知识可以与语文知识(诗、词、戏剧等)沟通;音乐的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与数学的数、量等数学知识相类比;把音乐知识与自然常识课沟通,与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具有强烈音乐节奏感、旋律感联系起来。这就是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有效结合。

这样的音乐综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科目的同时,掌握许多音乐课以外的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修养。重要的是能把学生从一种普通、单调的课堂模式带入到一个活跃、丰富、有趣的课堂模式。这正是我们追求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教学模式。

二、 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舞蹈是一门姿体语言艺术,是以人的内在生命力通过人体动作、节奏、韵律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的真情实感的一种方式,它离不开人类的生命,关注着生命的存在,并体现着生命存在的感受。舞蹈不依靠人的语言,而是以身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概括地、深刻细致而淋漓尽致地对人的感情和内心世界的描绘,来表达思想、展现性格,从而给予观众最直觉和最强烈的感染。舞蹈对人体不仅具有自娱自乐、直抒胸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让人们了解社会、教化育人、丰富思维、活跃想象、培养兴趣、增强记忆。由此可见,舞蹈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感化、交流感情,感染、鼓舞思想的作用。歌舞、艺术体操、民间的众多的以舞为载体的社交活动吸引着广大的民众,舞蹈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一定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幼儿园、小学、中学把音乐和美术作为美育的艺术教育必修课,而舞蹈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比较重视,常有所安排。而其它各级学校的舞蹈教育大多只在课外兴趣小组和文艺社团活动中进行。如果将舞蹈融入音乐课堂,将会使学生对这音乐课程的态度由厌倦到喜爱。让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舞蹈的律动来表现音乐,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愉悦身心,课堂氛围轻松自如。音乐的三大主要技能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前两者从一开始就伴随着音乐课,音乐课必定要唱歌,唱歌就会必会用到器乐等等。如果能把舞蹈再融入音乐课堂,那音乐的三大主要技能同进作用,会使课堂更为丰富有趣。从而也就落实了“新课标”对音乐课提出的要求。

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的作用:

1.舞蹈教育能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熏陶

通过舞蹈教育能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满足她们对美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力;舞蹈教育还能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色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方式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美,舞蹈不仅为特定的民族所喜爱,而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喜爱。

2.能改善当前对舞蹈教育的误解

将舞蹈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中学音乐教学的补充内容,就能有效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学音乐的冲击,就能有效治疗当前音乐教学不足的弊病。

3.能活跃课堂

舞蹈进入课堂不但不会增加学生负担,相反还可以补充、丰富音乐课的内容,调节课堂品位。

三、广西民族舞蹈元素的特点

广西壮族治自区位于华南地区西部。面积23万多平方千米。1958年3月15日正式成立。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还有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民族,人口4589万人。各个民族的人民就在祖国南方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一起生活劳动,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各民族的民間舞蹈艺术都十分丰富,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民族斗争的历史和生活方式,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性格素质、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

广西壮族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在不断的延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真可谓是万紫千红,丰富多彩。壮族民间如今流传着几种形式的舞蹈,已经溶入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舞大家庭”中。即“狮公舞”“壮采舞”“扁担舞”“铜鼓舞”“绣球舞”“拟兽舞”六种舞蹈:⑴“狮公舞”是壮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一种宗教性的祭祀舞蹈。舞蹈语汇丰富,风格浓郁。来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按照壮族人民的传统习惯,天旱求雨,驱鬼逐疫,祈福消灾,丰收酬神或家庭丧事,群众都要都要举行“做斋”、“打醮”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请师公主持祭祀仪式,师公在祭祀仪式中持法器带面具进行即兴舞蹈表演。场面热闹,内容丰富,“狮公舞”流传至今。⑵“壮采舞”吸收了“狮公舞”的步伐和动作,逐步形成自己的传统和风格,“壮采舞”的内容多半是表现劳动和爱情的。舞蹈的身段朴实健康,动作优美活泼,扇花丰富多样,舞步灵巧轻盈。⑶“扁担舞”是壮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自娱的文艺活动。舞蹈内容表现插秧,收割,打谷,舂米等劳动顺序和欢快情绪。没有更多的舞蹈姿态和队形变化,主要以其独特的节奏,多边的、交织的打法和强烈的音响效果,博得群众的欢迎。⑷“铜鼓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铜鼓是古代岭南壮族和西南各兄弟民族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鼓腰上的舞蹈人象和史书上的记载,正是古代壮族先民在招致亲朋,欢乐舞蹈场面的真实写照。铜鼓舞大都在春节和庆丰收时表演,节奏由慢到快,舞姿变化多端。至今都安县还举行一年一度的“铜鼓节”,延续先人的文化。⑸“绣球舞”是一种表现壮族青年男女通过盘歌,抛绣球的形式,表示爱情生活的习俗性舞蹈.壮族有“歌圩”的传统风俗。每逢“歌圩”,成千上万的壮族青年男女着节日盛装赴会,在离村寨不远的空旷草地上,三五成群,对歌取乐。在“歌圩”,姑娘们带着自己亲手绣好的礼物,小伙子们则带着手镯、戒指等女用装饰品,通过对歌物色或寻找旧相识,以歌倾诉爱情,最后互换定情物。这种“绣球舞”早就搬上舞台,现在,在一些节日或是大型晚会上还经常可以看到。可以说是广西壮族的一大特色。⑹“拟兽舞”是穿着鸟兽服饰,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舞蹈。这类舞蹈大部分是在庆祝春节辞旧迎新时民间表演,动作形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很受群众欢迎。壮族先民以鸟兽为图腾进行祭祀,经过历代的不断丰富完善,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拟鸟兽动作形态的民间舞蹈“拟兽舞”。

壮族民间舞蹈艺术丰富多彩,风格独特,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支玫瑰。壮族民间舞的各类舞蹈都有其自身的民族舞元素特点,易学、易会、易吸引人,具有自娱和同娱的功能。如果运用于在音乐课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促进音乐教育的进步发展。

四、音乐课堂如何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其中

笔者试以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二单元“三月歌圩”第一课时的《盘歌》为例,谈谈这一问题。

首先,教师要搜集和学习掌握大量与课堂有关的广西民族音乐舞蹈元素资料,如壮族舞蹈、壮族音乐等等。其次,要精心设计符合现代学习论和音乐教学论原理的教案,把课堂上所需教授的内容做一个合理的编排、设计。

音乐教学是一门艺术学科的教学,其课堂的教学结构自当追求艺术的设计。因此,教学设计不能脱离音乐教学的本质要求,并又要符合中学音乐课教学实际。那么,教师如何把这些舞蹈元素有机的融入到音乐课堂中,是需要授课教师作一些努力。笔者曾经专门做过如下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上做过有益的实践。

首先、导入:⑴让学生看一段壮族“歌圩节”的录象,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壮族这个民族与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习俗。银幕上热闹的景象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⑵向学生介绍“歌圩节”,如:“歌圩”的流传地、节日时间和过程等等,挑起学生对“歌圩节”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提问。在学生对壮族风俗习惯有了一定的印象后。紧接着导入新课《盘歌》。

其次、展开:⑴介绍曲作者,并结合“歌圩节”的故事向学生介绍歌曲所表达的内容。⑵再次播放录象里的舞蹈片段,向学生重点介绍壮族舞蹈的种类与特点,包括来源、形式、风格等等。并把事先编排好的简单的壮舞蹈教授予学生。让学生伴随着《盘歌》的音乐来表演。课堂气氛渐渐推向高潮。⑶为了培养学生音乐创造的能力,达到“新课标”中师生互动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创作表演富壮族舞蹈元素的小歌舞,全课在学生的欢乐声中结束。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得知,舞蹈的融入既丰富了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又学会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把舞蹈融入音乐课堂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教、学还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广西民族舞蹈元素融入中学音乐课堂,对广西中学的部分音乐课可以起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作用。教师在运用教材教学的同时,采用课本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来配合教学,又提高教师钻研教材、教法的能力;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又学会民间舞蹈,提高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教与学都产生了积极效果。因此,教学改革有着无限的前途和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以舞助教,以趣激学》 巍崇敬著

[2]《音乐教学设计》 曹理、崔学荣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3]《民族舞蹈》—《广西壮族民间舞蹈概述》 金涛、于欣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研究室编

[4]《音乐课程标准解读》 王国安、吴斌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5]《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两点思考》 郑波著

猜你喜欢

舞蹈元素融入教学设计
论舞蹈元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解析舞蹈元素在戏剧小品中的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