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探索

2014-04-15梅晓和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时空观范畴历史教学

梅晓和

摘要: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的灵魂,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激情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发奋学习的热情,是历史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历史教学;爱国主义;素质教育;范畴;时空观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的凝聚点和精神支柱。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世界各个国家政府和许多政治家及历史学家相当重视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强调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作为一名历史课教师,在历史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即教书又育人,是我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下是自己的尝试和探索。

一、通过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爱国激情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忠诚于自己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思想感情。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对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祖国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来源于对祖国悠久历史的深刻了解。只有清楚地了解了祖国的过去,才能正确地认识祖国的现在,也才能为祖国的美好未来而献身。

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祖国历史有一个概貌的了解,清楚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篇章,在科学技术方面有过重大发明,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四大发明创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然后通过具体史实的讲授,如侧重用民族文化成果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如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和重大发明,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在历史上中国几经沧桑,始终作为世界大国而独立存在。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强大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它渊源于公元前221年秦的统一,开创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虽经历朝历代变迁,中国始终是一个强大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疆域辽阔,经济繁荣,长期处于世界前列。要使学生懂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振兴,各民族的团结,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中国经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两千多年前李冰修建的都江偃,控制了岷江的激流,灌溉田地,变旱田为水浇地,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创举。而中国的科学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公元613年我国就有了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我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祖冲之发明圆周率,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七位数,比欧洲早了一千一百多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遥遥领先于世界。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光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瑰宝。通过详实的讲授,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坚定了学生报效祖国.献身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雄心。

二、通过历史教学,把爱国和爱党教育结合进行,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爱国与爱党是紧密联系着的整体。历史课教学过程中,把爱国和爱党教育结合进行。通过,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各阶级伐表人物为拯救中华民族危亡而进行壮烈斗争的史实讲授,如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康有为的戊戌变法、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等爱国之举,让世人敬佩。但由于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未能达到救国救民之目的。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拯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以及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起来。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天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然而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话,才出现了一个崭新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使中国人民摆脱了灾难和贫困,走上了社会主义国富民强的康庄大道。历史史实深刻地证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这就使学生明白了历史道理,就能对党、对社会主义产生热爱之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与爱党是紧密联系着的整体。历史教学就应该用历史史实讲清楚爱国和爱党的道理,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理达情通,收到预期效果。

三、通过历史教学,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即把正确的时空观因为时间和空间属于同一范畴),促使学生坚定对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民族,我们的前辈为人类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要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营养。通过历史教学,要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向他们讲授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面向祖国的未来,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中,我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挑战,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场竞争,实际上是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历史事实证明,经济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发挥大国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奋起直追,迎头赶上。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关键在发展。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话水平,要靠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国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大国的重要作用,要靠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发展;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要靠科学技术,要靠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青年学生要为祖国的发展而奋发读书,学好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奋斗。以此来促进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祖国未来前途的信念和信心。

通过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数学、医学、纺织、建筑、航海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做出的重大贡献的讲授,有计划、有准备地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从古今劳动人民身上,从历代英雄、伟人的成长过程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历史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和杰出人物流血牺牲、英勇奋斗的结果。而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英勇献身的义务。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为在校学生,首要任务是以历史英雄人物为榜样,奋发学习,掌握将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本领。有了这种认识和奋斗目标,无论在学习上遇到任何困难,都会知难而进、坚忍不拔地克服。正是因为学生树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偉大复兴而献身的远大理想,才有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猜你喜欢

时空观范畴历史教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康德时空观的理论背景与发展形成
幻境与宿命——喜玛拉雅时空观的当代再诠释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浅谈高考历史学科的整合与长效复习模型——新时空观的构建与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