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与实践

2014-04-15周方敏吴高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周方敏 吴高菊

摘 要:课堂提问是科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落实教学任务。笔者认为,教师在科学课上把握时机,适时切入将会有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内容难易适“度”能让学生位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灵活运用提问技巧,促成科学课堂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科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适时切入;恰当评价

课堂提问不仅是初中科学重要的教学手段, 更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 也是教师教学技

能和教学水平的体现。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恰当地引导及有效地提问,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去探究知识。可以认为,科学有效地提问,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课堂提问呢?

一、把握时机,适时切入

1. 在引入处设问

科学知识繁杂,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兴致勃勃地进入角色。笔者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用设问方法引入新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样会造成学生渴望去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一种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学得省力,且记忆深刻,余味无穷,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在結尾处设问

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并有意创设疑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拓宽思路,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例如,在《摩擦的利和弊》一节结束时,问:“雨天路滑,货车要增大摩擦,你现在有哪些方法?”这样提问,能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3. 在重点处设问

课堂教学有重点,提问设计也应该抓重点,抓住重点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如果对多项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备课时,教师就要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重点知识应注意从多角度、多侧面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正确掌握知识实质,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例如,教学《电功率和电功的计算》一节时,提问学生:“在W=UIT中,W、U、I、T表示什么?”这样提问,可使学生对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4. 在难点处设问

教学时,教学难点的突破为教学目标的达成保驾护航,当学生面对学习难点徘徊不前时,教师必须通过适时的指导给予援助、化解疑难,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运用设问手段引导学生解决难点,必须从思维角度去铺路搭桥,以攻破思维障碍,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如在学习《简单机械》后,解决问题“怎样用最小的力把重500N的物体从地面运到卡车车厢上”时,一部分学生用刚学的滑轮组,所以其最小值是150N,另一部分学生用杠杆,得到的最小值是100N,教师把两种结果呈现后学生产生了疑点,哪一种结果正确?或是两种结果都正确?学生疑惑丛生,这时教师提问,“滑轮组和杠杆这两种机械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这一设问,更加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得出结论。

5. 在疑点处设问

在课堂回答时,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的思维错位,急得抓耳饶腮,可见学生有解“疑”的要求,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从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6. 在知识模糊处设问

学生学习科学概念时由于对其外延内涵理解不清或者“前概念”干扰因素等造成概念模糊,针对概念易模糊处设问,通过前后左右旁敲侧击可以使概念在“锤炼”中得以清晰,从而提高思维的精确度。例如,讲《二力平衡》时,学生不难理解,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时,教师不妨这样问:“二力平衡的条件中,为什么要有在同一直线的限定呢?”教师的反诘,使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真正理解了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了一个知识模糊点。

7. 在题目变通处设问

杜威认为:思维是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作为一个过程,我们的课堂提问就应富有诱发引导性,而在题目的变通处若能恰当地“导”,无疑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时机。例如在讲解“一台电水壶接在220V的电源上,电流是1.2A,若通电20分钟将水烧开,则电流做功 ,消耗电能 。”这道题后,变通设问:“你能把本题改编成有电功率的问题吗”这样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积极思考、讨论、探究的学习境界之中,从而沟通了电能、电流做功和电功率的联系。

二、内容有“度”,难易适当

提问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发展思维,就要求提出问题能够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1. 问题的广度

课堂提问时,要顾及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智力水平,一般地说,所设问题应使少数优秀生独立思考后能答出,多数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和在教师启发下也能答出。这就要求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广度,一般规律是:问题愈简单,则广度愈大,但随之学生的思维层次愈低。

2. 问题的难度

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智力的双重飞跃,实现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的问题应有恰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水平处于“最近发展区”。若问题过难,则不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通常以中等生经过思考后能回答的难易程度为主,应掌握“跳一跳,摘得到”的原则。

3. 问题的跨度

难度是从纵向来考虑的,从横向上看,问题的设置则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设置问题时,既要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又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跨度过小,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跨度过大,则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地讲,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章节复习时,设置问题的跨度可适当加大。

4. 问题的密度

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设置疏密有间,张弛得体,节奏跌宕,合理安排。同时,在提问后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让大多数学生参与思考,并对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虑。

三、“提问”有法,灵活处理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交互的动态过程,因而在互动过程中会出现事先未曾预料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设计一些提问,调整和优化教学活动。

1. 应用法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悅,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例如,学了弹力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去动手制作弹簧秤;学了摩擦力之后,去思考如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并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去;学了自由落体运动之后,去思考如何测量人体的反应时间;学了功和功率后,去思考如何测量自己上楼梯的功率;学了静电感应之后,去研究静电屏蔽的特点;学了欧姆定律之后,去思考如何测量灯泡灯丝的电阻,研究灯泡灯丝电阻在正常发光与冷态不发光时的电阻是否一样;学了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与电阻的特点之后,可以让学生去进行电表的改装、自制欧姆表;学习了电功、电功率和热量计算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去探究家中电茶壶和电磁炉的效率高低等等。只要我们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些挖掘,就能提出一些既有实际研究价值,又与所学知识有高度针对性的问题来供学生去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活自己的创新潜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 层进法

层进提问是指将几个连贯的问题由易到难依次给出,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步步延伸。例如,给出问题:已知马车重3000牛,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重力的0.2倍,马拉着车匀速行驶100米,拉力做多少功?当学生出现计算障碍时教师可给出①拉力有做功吗?(做功的两个条件)②拉力的大小是多少?两个问题做铺垫,从而渗透了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的思想。

3. 反问法

当老师提出的问题碰到学生的不正确回答时,不应急于去纠正其中的错误,而是抓住错误的症结进行反问,引起学生自我反省,及时发现错误,找出错误。例如,在学习了《探索酸的性质》一节后,有这样一道常见例题:硫酸、盐酸、硝酸都是常见的酸,之所以认为它们是酸,是因为( )A.它们都有酸味B.它们的PH小于7 C.它们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D.它们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学生往往出现了错误回答“A”或“B”或“C”,教师这时反问“酸与酸性一样吗?”学生通过比较辨别便很快明白了答案的错误所在。

实践证明,要做到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需要我们教师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有效”必须要求教师备足教材和学生,做到课堂教学的指向清楚、明确,提问内容具有启发性、新颖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有效”必须要求教师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知识面,有极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问的有效性,能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精彩而有活力,这或许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 王杰.中学生科学问题提出策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学科学,2004,(6).

[2] 李铭心.科学教育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

[3]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4] 蔡娟.科学新课程下习题的有效训练探究[J].中学科学杂志,2002,(2)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