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2014-04-15苏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课堂教学

苏策

摘要: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读写指导脱节的教学现状,笔者尝试进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即借课堂教学的课文之“读”加以延伸,以“读”后之得之感,引发“写”的动机,让学生有得“写”;在写作课中,通过题目的设计,让学生为“写”而“读”,“写”的过程又是对“读”的深化和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又以“写”体现阅读的成果,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再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实现“读”与“写”的互相转化。

关键词: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课堂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依旧没有能摆脱“少慢差费”、“高耗低效”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制约语文教学效益的瓶颈依然在“读”和“写”,说得具体一点,一是对读的认识发生了偏差,二是对写的认识不够,三是读写各自为政、互不对接。

当前语文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得以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课的低效(这里主要从写作方面说)。阅读课占用了绝对多的课时,写作课只占课时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明显居于其次,写作教学实际上处于语文课的边缘。因为对读写的认识不够到位,实际教学中读非为写,写非所读,读写各自为政,互不对接,各行其是,加剧了语文学习无序无范的状态。

因此,我们应该摆正读和写的关系。“读写”作为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转化,要想使学生获取较为完整的语文能力,就必须眼、口、脑、手、耳并用,多方协调,创造性地学习:即创造性地吸纳信息、创造性地掌握载体、创造性地传达信息,并使學生通过阅读,在主体感悟、理解、吸收、内化书面语言的基础上,强化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维,积淀写作素材,更好地写作,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了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融合,笔者尝试进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促进读写的有机衔接,让语文教学向“多快好省”迈出坚实的一步。

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的策略

根据这些认识,我们试行读写对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语文训练,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强化学生对文本的体验,提升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的做法如下:

1.立足课堂教学,实现以读带写

课堂教学以课文为范例,通过精读、研读等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的结构布局,作者的思想脉络,风格韵味等,为写作提供借鉴。在阅读吸纳的基础之上,教师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让学生刻意模仿,仿照作文,以此来培养学生规范作文的意识,让学生体验作者所独具的匠心。如我们学习了《荷塘月色》,可以布置以《梧桐月影》为题的仿写;学习了《故都的秋》,即进行《故乡的夏》的仿写训练。学生学有范文,又有亲身感受,所写文章条理清晰、顺序合理,描写具体,情景交融。通过写作实践,又加深了对相关散文的理解,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融合,学生的读写兴趣逐渐浓厚。

在仿写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创写,即创造性的改写。我们可以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搭建构思平台,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如学习了《边城》《祝福》《药》之后,我就让学生分别以《又见虎耳草绿》《阿毛重生记》《夏瑜在狱中》为题作文。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调动了学生深入探究作品意义、思考社会生活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样,立足课堂教好范文,让学生汲取文中的写作精妙之处,积累写作素材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就能够促使学生及时把读与写联系在一起,读而有感,感发为文,发挥占绝对多课时的课堂阅读教学的最大效益。由于有读的基础和拓展,学生就容易解决不知写什么和无话可说的困难,同时又能纠正学生重读轻写的倾向。

2.实抓作文教学,实现以写促读

语文教学中有些同学对阅读课没有兴趣,或不能深入领会要旨,或无法发现美点。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找到突破口来促进其细致地阅读。2004年高考福建省作文题:要求从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等人物或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等文学形象中选择其中一个写一篇作文。笔者曾经布置给高二的学生,由于学生对人物的阅读有限,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如“冬妮娅”、“桑提亚哥”,看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我决定给他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并提供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查阅,给出高考优文作为参考。结果学生因写促读,分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阅读,主动的吸纳,最后一吐为快,写出了诸如《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苏轼的赤壁》、《宝钗的自白》、《时代的勇士——鲁迅》、《人生的斗士——霍金》等好文章。通过本次作文,学生由原来对阅读的不感兴趣而变为爱上读书,主动与文本、作者自由的对话,对文本作出自己创造性的诠释,激发自我潜在的创造力与想像,从而爱上写作,爱上了语文。

所以,精心设计题目,实抓作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有目标的阅读相关的文章,并把阅读的收获和感受以“写”固化下来,拓展开去,从而提高“读”的效率。

3.指导课外阅读,实现以写激趣、以趣促读

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语文教学须打通“课堂”这个瓶颈,搞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衔接。学生以往的课外阅读往往是随意的,无目的性的,针对这一现象,我指导学生读前确定阅读目标,制定周密高效的阅读计划,读时学会圈点、勾画或加批注(自己的书),读后做摘录,摘抄美文、素材片段、名言警句等。更可以写心得,写读书笔记,写评论,定期进行交流。这样坚持“写”,并适时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自觉、主动的阅读,实现“以写激趣、以趣促读”。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读写积极性,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和学生一道制作班级博客。将学生个人习作进行整理发表在“美文精品”“小小作家”等栏目上。有时,我们通过网络出版学生个人作品集,如《生命的菩提树》《感恩的心》《青春飞扬》等。这些“书”,让“小作家”感受创作的成功和喜悦,又能借助网络及时看到读者对作品的评价和意见,促使其更好地进行再修改,再加工。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办班报《雏鹰》和校报《晨风》,让爱好写作的学生体验作家、记者、编辑的辛苦和快乐。学生的读写积极性空前高涨,创作的乐趣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而兴趣又促使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真正愉悦的阅读。他们遨游在书的海洋中,尽兴的“吸收”并“倾吐”着,形成比学赶帮的读写热潮,语文水平不断提高。

4.开展语文活动,创设情境整合读写

当然,我们还可以创设语文情境,组织读写活动,在活动中以“用”促读,以“用”促写,以“用”激发读写动机。笔者曾设计这样的活动:今年是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国的读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我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1)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2)围绕你所确定的主题,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介绍你所喜爱的一篇安徒生童话。(4)请就安徒生童话对你成长的影响和意义,发表一段富有激情的简短演讲。学生因“用”的需要,激發了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学习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写演讲稿,并掀起一股阅读安徒生童话的热潮。学生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写活动方案,写演讲稿。读完、写完后大家还互相讨论、修改,这样,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比单纯给学生教安徒生童话和讲授应用写作知识的效果要强得多。

因而,教师应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用”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组织读写活动,用活动整合读写,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知识,主动的阅读和写作,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的反思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教学,丰富了“读”与“写”的内涵。“读”不仅要求学生读懂表达了什么内容,还要求学生读懂怎样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还可以怎样表达,而“写”也不仅仅是被动的能力训练,更是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动有效的体验。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写中悟道,使阅读和写作成为互相补充的有机体。这样,学生获取的各种知识信息、文化因子将在头脑里聚集、碰撞、渗透、积淀,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品位、人文素养乃至整个精神世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当然,在教学实际中我们要努力做到读写教学环节设计的有机衔

接;读与写的教学资源的高效整合;改变“题海战术”和孤立的“海读”“海写”理念并保证有较长的时间来实施。只有把握这些关键细节,才能发挥“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的最大功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计学平《语文教师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

[2]陈瑜瑶《浅谈新课标下的合作式与探究式学习方式》

[3]钱洲军《论课堂教育沟通》

[4]《课堂讨论需要理性调控》(《中学语文教学》发表)

[5]毕华林、卢巍:《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课堂教学
探究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的教学效率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侧重“以写促读”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