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圆环病毒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2014-04-15张铁英马艳菲
张铁英,马艳菲
(辽宁省阜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阜新123000)
阜新市某猪场的156头40~50日龄仔猪发病,一周内发病36头,病猪表现咳嗽、气喘、慢性消瘦。畜主用林可霉素注射液配合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注射液给病猪分别肌肉注射3天无明显效果,病猪先后死亡12头,同时大群仔猪采食量开始下降并伴随生长迟缓。笔者接诊了该病例,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体温39.5℃~40.5℃,表现出多种症状,如咳嗽、微喘、拉稀、嗜睡等。经2~3天后部分病猪表现腹式呼吸,部分病猪关节肿大表现跛行,此时病猪采食下降或废绝,并多于此阶段死亡,死前往往表现瘫痪、尖叫等症状。发病5天以上的病猪外观消瘦,双眼凹陷,肋骨外露,被毛灰暗,皮肤发白。
2 病理变化
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腹股沟浅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约为正常大小的2~3倍左右。心脏呈现纤维素性心包炎病变,剥离心包后见心外膜附着大量白色纤维状物,难以剥离。肺脏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变化,肺淤血肿大,间质增宽,肺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灶,肺胸膜与肺脏发生黏连。肝脏肿大,附着少量纤维状物。肾脏肿大,皮质部有出血点或出血灶。其他未见明显病变。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分离鉴定
3.1.1 涂片染色镜检:取发病猪心脏和脾脏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大量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呈多种形态,从单个的球杆菌到长的,或细丝状菌体。
3.1.2 分离培养:无菌采取心血和腹腔积液划线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中,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见大量圆形、整齐、针尖大小的光滑型菌落。挑取菌落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形态与组织触片中看到的相同。
3.2 PCR检测
取5头病死猪的脏器(淋巴结、肝脏、肺脏、肾脏)组织研碎,应用荧光PCR检测方法,圆环病毒病阳性率为95.20%。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测诊断为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
5 治疗
5.1 群体治疗
每次10%氨苄西林钠50克、10%蒽诺沙星粉50克、扶正解毒散50克(100克:板蓝根40克、黄芪40克、淫羊藿20克)拌到一顿料中,早晚各1次给药,连喂7天。同时饮水中加入液体维生素。
5.2 个体治疗
采用肌肉注射给药方式。每头猪20%黄芪多糖注射液3毫升,头孢噻呋钠冻干粉针按5毫克/千克体重计算,两种药物混合肌注,1天1次,连用5天。
经上述治疗群体猪1周后逐渐恢复健康,部分病重猪死亡。
6 小结
6.1 副猪嗜血杆菌属条件性致病菌,Ⅱ型圆环病毒(PCV-2)在猪场中广泛存在,当饲养条件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时,两种疾病就会常常发生。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该猪场疾病的发生和圈舍阴冷潮湿、通风不畅有直接的关系。
6.2 对于常发生两种疾病的猪场,应该将这两种疾病的免疫纳入常规的免疫程序中。
6.3 养殖场管理人员要形成“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按时进行疾病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