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牛奶价格波动的原因及今后发展趋势和对策

2014-04-15陈立军

今日畜牧兽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乳企奶农奶源

陈立军

(滦县畜牧水产局,河北唐山063700)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的“奶荒”,自今年2月以来已经呈现逐渐的缓解趋势,牛奶供应趋于充足,牛奶价格逐步回落。此次“奶荒”事件表明中国乳业体系还是不成熟,不够冷静,容易受到企业和舆论的影响。其实此次奶荒的程度并没有人们感受到的那么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被放大了。下面就此次牛奶价格波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2013年牛奶价格上涨原因

1.1 因我国对合生元、雅培、美赞臣等品牌奶粉进行反垄断调查,进口奶粉量相对降低。

1.2 2013年新西兰的干旱重创畜牧业,乳牛没有牧草可吃,导致产奶量减少。而新西兰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的乳制品交易量占到全球的40%,从而导致国际市场牛奶产量下降,供不应求,进而推高了国际乳品价格。

1.3 近几年以来,相对于饲料价格的不断上涨,牛奶的收购价格相对较低,牛奶价格上涨也是饲料价格上涨的一个体现和要求。

1.4 恰逢下半年乳制品进入传统消费旺季而导致的阶段性缺奶。

1.5 “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一些新建大型、特大型牧场因规模及奶牛数量很大造成生产管理、畜群防疫、生态控制等各项成本越来越高,推动我国牛奶价格不断上升。此外,由于各种社会资源及政策纷纷向大型牧场倾斜,致使大批散户奶农开始退出奶牛养殖业,牛奶产量出现缺口。目前就河北省而言已经没有在村中养奶牛挤奶的零散养殖户了,除了村外的奶牛养殖场,在村里已经见不到散养奶牛了。

1.6 自2013年8月初新西兰恒天然暴发“肉毒杆菌污染风波”后,我国暂停了新西兰乳清粉、乳清浓缩蛋白以及恒天然澳大利亚涉事工厂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基粉的进口。虽然此后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被证实为乌龙事件,并未在产品中发现涉事毒素,但我国并未在事件危机解除后立刻解禁对新西兰相关乳制品的进口。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乳品市场自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的年初,因奶源紧缺致使价格不断上涨,滦县牛奶价格最高时达到4.8元/千克。

2 2014年牛奶价格下降原因

2.1 随着2013年11月中旬中国对新西兰进口乳品的解禁,进口奶粉量大增,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2014年第8号公告显示,至2014年1月17日,奶粉类进口申报数量已达到14.47万吨,而进口奶粉大幅增长抑制了国内原料奶价格。特别是春节过后市场需求下降等原因使进口奶粉价格也呈下降趋势。

2.2 乳企在进口原料奶价格与国内牛奶价格存在明显价差的情况下,为稳住市场、降低成本、吸引更多消费者,会最大程度地使用进口原料奶。从而使进口原料粉价格拉低了乳企对于国内原料奶的依赖,进而导致其量价齐跌。

2.3 随着二、三季度国内奶源夏季高产期的来临及液态奶和奶粉市场进入传统市场消费淡季,产量增加而需求降低导致供应充足,牛奶价格随之降低。

2.4 国内乳制品不断提价却从不降价,抑制了大量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热情,而居高不下的乳制品价格,正日益成为中国乳制品消费市场多年不振的制约因素之一。但乳制品消费不畅致使乳企为保利润进而降低牛奶的收购价格。

2.5 近几年乳制品接二连三的出现乳品质量问题,消费者信心一再受挫,进而降低自身消费量。

2.6 根据国家统计数字,2012年我国进口奶牛128249头,其中多数是青年牛和小母牛,目前这些2012年购买的牛开始逐步进入泌乳期,进一步加大了牛奶的供应。

以上几方面协同导致牛奶价格逐步下降,至目前基本回到了上涨前的水平,滦县5、6月份牛奶价格为4.2元/千克左右。

3 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3.1 发展趋势

3.1.1 今后我国牛奶价格仍会随着多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牛奶无论从产量还是价格等方面都与国际原料奶存在竞争劣势,从而使国内牛奶价格涨跌取决于所进口的原料奶价格。

3.1.2 就目前情况分析,奶牛饲养成本多年来居高不下,奶牛存栏数、牛奶产量的恢复都尚需时日。近期牛奶收购价格虽然高位回落,且未来短时间内的价格仍存在下行的可能性,但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极小,极有可能在现有价格基础上稳定运行,在9月份以后可能会略升。

3.2 对策

3.2.1 国内乳品的定价更多依赖于进口原料粉的价格波动,如果下半年进口原料粉价格持续下滑,会对国内牛奶带来更大冲击,如果原奶价格下半年继续下行,奶牛养殖者无利可图甚至赔钱,就会导致卖牛、大量奶牛被杀,随后又将引发新一轮奶荒。要防止乳业从严重奶荒到严重过剩,也要防止从过剩到奶荒。

3.2.2 与国外成熟的奶业相比,我国的奶农与乳企一直未在产业链上形成利益共同体,乳企异常强大而奶农出奇弱势,定价权完全被乳企把持,奶农是被动定价者,不是主动定价者,没有市场话语权。每次市场波动奶农的利益损失最大,且是惟一为市场波动买单者。而农业的市场化就是需要农民给自己的农产品定价,政府的干涉其实是破坏市场规律的行为,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去自发调节,并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生产者、消费者、乳制品企业等相关各方按照既定规则办事,一旦发现违规者就要及时惩处。

3.2.3 乳企应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销售策略。在我国,一方面是牛奶收购价在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却是商超货架上液态奶、酸奶、奶粉等乳制品价格的不断上涨,乳企宁可搞促销也不降价。而且是低端奶制品难觅其踪,中高端奶制品一个挨一个,难道我国的消费水平达到了买120毫升奶花3~4元或者5~6元的水平吗?

3.2.4 乳企对国外奶源的过分依赖,短期内可能有利于乳企拓展奶源,但长期看可能使我国乳业原料失去国际市场话语权。我国乳企应该加大新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以及消费市场宣传方面的力度,不断创新新产品;在确保企业利润的同时,同时兼顾国内奶源余缺,只有稳定国内奶源才能增加国内乳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达到稳定市场、保护奶农的目的。

3.2.5 乳企的企业道德有待提高,奶源紧张时,某些乳制品厂互相抬价互相拆台抢奶源,降低牛奶检验标准;奶源不紧张特别是销售略有不畅时,就鸡蛋里挑骨头,合同到期了就不再续签了,或者私下抬高牛奶检验指标。

总之,我国牛奶价格将越来越受到国家乳业政策、国际原料奶供需、国内牛奶产量及消费市场拓展等多因素影响。只有各方面不断的得到完善和发展,我国牛奶价格才能保持平稳的发展趋势,才不会受制于国外乳业。

猜你喜欢

乳企奶农奶源
论区域性乳企产品供应的经验借鉴
关于规范奶源市场秩序促进奶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抗议
基于微分博弈的乳制品供应链质量协调机制分析
乳企价格战:牛奶重回一元时代,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乳企价格战:一边缺奶,一边产能过剩
中兽医药治疗奶山羊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
光明海外收购 蒙牛挺进西南 乳企开打奶源争夺战
欧盟补助28.1亿元给英国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