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流浪人员实施医疗救治后进行妥善救助安置的实践

2014-04-15徐国芳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4年4期
关键词:危重病收治救助

徐国芳

目前,我县各医疗机构对收住入院的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进行医疗救治时,都能很好地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遵循“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履行“先救治”的义务。但在对部分得到及时有效医疗救治,基本治愈或病情稳定,具备出院条件的病人,实行有着落的后续救助安置的“后救助”问题上,使施救医院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部分病人救治病情稳定后,因固有疾病发作,在医院场所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借病发狂,“骂、打、砸、闹”的肇事、滋事行为时有发生,对医务人员的劝阻不予理采,更有甚者打骂医务人员,甚至动用器械威胁身边他人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部分尚有意识而无粗暴言行的病人,虽已基本治愈,符合出院条件,却因医院免费提供吃住,让其生活有着落而不愿出院,挤占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个别有主病人,主人也因故找各种借口不接病人回家等等。医务人员对上述种种情况处理时束手无策。因此,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妥善的后续救助安置,让他们尽快疏离医疗机构,就成了各相关部门领导不得不面对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我县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和高效的多部门协作机制,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1 不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联席会议

县政府高度重视流浪人员医疗救治后的妥善救助安置工作。由政府牵头组织公安、民政、城管执法、卫生、财政、人社等部门分管领导,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相互通报情况,研究分析在救治和救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矛盾,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商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办法;经常检查相关救治救助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各部门和单位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联络人在工作中出现的推诿和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问责。

2 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和单位在救助工作中的职责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明确1~2 名负责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职责落实的联络人,公布联络方式和联系电话。各部门间应加强协调配合和相互衔接,建立协调有序高效的救治救助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措施落到实处。

3 制定合理、顺畅、高效的救治救助工作流程

医疗机构的120 急救中心,在接到呼救接诊后,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开放绿色通道进行救治处置。经有关人员甄别和核查,确认为无身份、无住址、无亲属的“三无”人员,在进行救治处置的同时,向110警务指挥中心报告接诊病人的具体接诊地点、性别、年龄、病情状况等可以知晓的信息。110 接警后,联系相关镇派出所或县民政局,向其提供病人有关信息,请求帮助积极寻找亲属或监护人,并将联系寻查结果主动向医疗机构反馈。医疗机构完成医疗救治任务后,及时联系公安部门护送返乡或移交民政部门的救助管理站暂时救助,直至最终安置到位。

4 流浪人员救治救助工作中的经费保障

凡属于救助对象的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员、危重病人的救治费用,收治医院凭相关职能部门的送达通知、鉴定和收治清单,到民政部门统一结算,经费由县财政安排。

凡不属于救助对象的救治费用,按照下列办法解决:(1)对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员、危重病人的鉴定、收治和救助,实行先救治救助处置,后解决费用的原则。(2)对于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员、危重病人的鉴定和收治费用,原则上由本人或病人的监护人或病人所在的单位承担。公安部门应当协助查找并通知上述人员家属或单位履行缴费义务。(3)对无经济来源或有其他特殊困难,经费确无着落病人的救治费用,由县卫生、民政部门向县政府提出经费申请,由县财政部门安排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中解决。

猜你喜欢

危重病收治救助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水下救助抢险
水下救助抢险
ICU危重病患者深部真菌感染血清中降钙素原和(1,3)-β-D葡聚糖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