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医学与逻辑思维
2014-04-15张严锋曹杰邱祖萍
张严锋 曹杰 邱祖萍
(南通市通州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300)
试析中医学与逻辑思维
张严锋 曹杰 邱祖萍
(南通市通州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300)
形成于秦汉之际的中医学,除受当时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外,还极大地应用了总结逻辑思维和自然科学为核心的“墨辨”逻辑作为说理和论证的工具,为中医学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的“阴阳分类法、取类比象法”以及辨证论治法为例,探析其逻辑思维方法。这种根据疾病运动发展变化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正是中医朴素辩证思维逻辑的体现,也正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思路之一。
中医学 取类比象 辩证逻辑
恩格斯曾断言:“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思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揣摩我国最早成书的《黄帝内经》和形成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足以体现古代医家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明显地应用了类比、演绎、分析、比较、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以及朴素的模拟方式。正是这些思维方法的系统应用,才不断地丰富了中医学的科学和文化的内涵,乃至中医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居了重要的地位,其系统而又严密的逻辑性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1 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大凡每一个概念都有其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这是判断和推理的前提和基础。而概念的内涵是通过给概念下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的。早在《黄帝内经》时代,给概念下定义的形式就十分明确。诚如《素问·评热病论》给风厥下的定义:“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1]163。又如《伤寒论》给太阳中风证下的定义也很明确,其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12中医学还非常注意概念内涵的变化。就“伤寒”这一概念,就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黄帝内经》中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而《难经·第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而《伤寒论》又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2]26《难经》所言伤寒有五之伤寒,大凡说的是所有外感发热病皆属于伤寒,其与《黄帝内经》之概念较为雷同,均为后世所指的广义伤寒。而《难经·第五十八难》所说的“伤寒有五……”,其五中之一的“伤寒”与《伤寒论》第三条言及的“伤寒”均为外感寒邪所引起的所谓狭义伤寒。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作出断定的一种思维形式,即对思维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古代对事物的判断,多有特定的表示句式。如《黄帝内经》在病症判断方面,充分运用了古代语言中特定的判断句式。诸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用“……者,……也”句式的有:“夫脉者,血之府也”,“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1]85。而《伤寒论》中常用的“……者,为……”或“……者,……是也”句式的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3]。
判断是推理的基本要素。诸如,我们在临床上常常根据“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这一判断,来推论临床病症的阴阳属性。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另一个判断的思维过程。中医学在推理论证方面已注定了严密的逻辑性。以《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为例,《素问·评热病论》说: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为什么“交者死”呢?因为“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着,其寿可立而倾也。”接着,又从三个普遍性原理出发,进一步证明其死的必然性。其曰:“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失其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以上有三个由一般到个别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1)汗出脉尚躁者死(大前提),今汗出脉尚躁(小前提),故死(结论)。(2)脉与汗不相应者死(大前提),今脉不与汗相应(小前提),故狂言者死(结论)。(3)失志者死(大前提),狂言者失志(小前提),故狂言者死(结论)。
《伤寒论》亦是以严密的逻辑性来正确判断和治疗疾病的。如原文214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小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这里是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各种病情是否能使用承气汤作了探测性地断定。这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中,都是应用了假言三段式的逻辑思维方法。
由此可见,概念、判断、推理是各种理论思维的基本逻辑方式,中医学亦是应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和方法,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2 取类比象的思维模式
取类比象法是中医从已知到未知的主要思维方法。这种古典的思维方式,虽然不如近代逻辑学中的类比法和现代控制论中的同构理论那么严密,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运用这种由宏观去认识微观,以一般去推论个别,从抽象进而到具体的思维方法,足以实现了由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的认识过渡,为中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维途径,对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在诊断、治疗疾病方面,都运用到取类比象法。如《黄帝内经》所说:“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2.1 用来说明人体生理现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医家多采用自然现象的某些特征来类比人体,从而达到认识人体生理活动的目的。诸如用日月潮汛等自然变化现象来阐明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用自然界阳光对人类万物的重要作用,来说明人体阳气的重要性。诚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岁露论》:“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毛发坚,腠理郄,烟垢著。”古代医家还引用官员的职能来类比五脏的生理功能及特点。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等等。
2.2 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取类比象法亦是中医用来认识病因病理变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古代医学家根据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的特征,类比出六淫致病的病症特点,即“风性善动数变”,“寒性收引”,“湿性黏滞”,“暑性升散”,“燥性干燥”,“火性炎上”等等。
2.3 在诊断中的运用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天体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中医诊病常体察自然变化,并用自然界某些特征和变化来类比人体,进行推理,得出诊断。《素问·疏五过论》说:“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其恒,从容知之,为工而不知道,此诊之不足贵。此治之三过也。”中医学还根据五行的特征,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五声、形体、情志、变动与五季、五方、五气、五化、五色、五味、五音进行对应类比归类,用以诊断疾病,可谓比类取象法诊断疾病的典型。
3 朴素的辩证逻辑
中医学除应用了以上逻辑方法外,还应用了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便是其典范。《黄帝内经》把体现在阴阳学说中的对立统一原理作为认识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逻辑领域,形成了朴素的辩证逻辑。并将这一思维方法应用于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中,成为指导中医全面认识和解决疾病的重要思维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是说,阴阳是自然界万物万象变化的普遍规律,也是人们认识、分析和归纳一切事物的纲领。事物的一切变化,都是阴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发生的,阴阳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也是事物毁灭消亡的由来。因此,治疗疾病也必须遵循病情阴阳变化这一基本规律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伤寒论》在《黄帝内经》的辩证思维方法影响下,产生了“辨证论治”这一中医诊治法的专业术语命题。辨证论治,是从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变过程中,根据病证的演变、病机的转化,来判明病变部位的属表属里、在气在血、何脏何腑,并根据证候反映出来的寒热虚实属性以作出明确诊断,以制定相应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根据疾病运动发展变化来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思想方法,正是中医朴素辨证思维逻辑的体现,也正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思路之一。
[1]王琦,李炳文,邱德文,等.素问今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
[2]夏洪生.伤寒论训解.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3]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伤寒论译释(上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54
编辑:傅如海
R2-05文献识别码A
1672-397X(2014)09-0007-03
张严锋(1978-),男,本科学历,主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专业。ZXYF9899@sohu.com
201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