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比特》中的快感与罪感
2014-04-15陈颖
陈 颖
(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 和浩特 0 10021)
小说《巴比特》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代表作,也是他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该部经典作品主要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作品以房地产商人巴比特的个人生活为主线,描绘了一副生动、深刻的美国生活画卷。作者用“照相式”的写作手法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著名评论家门肯曾指出:“据我说知,还没有哪一部小说能更准确地呈现真实的美国,这是一部高度有序的社会文献”。[1](P22)《巴比特》的面世在美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它仿佛是一面镜子让美国人更清楚地反照自己,“巴比特”也因此被收录进词典,成为“市侩商人”的代名词。当前国内外的众多研究都注重分析巴比特的商人作风、美国的“标准化”思想、美国消费文化或者评析刘易斯本人高超的讽刺艺术,而对巴比特内心进行分析的研究还较少。本文主要关注巴比特的精神世界,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巴比特心灵中快感与罪感的来源进行解读,揭示商业文化中人们最终陷入一种无助感当中的状态。
一、快感的来源
按照字面理解,“快感”指 “愉快或痛快的感觉”。心理学解释为对性生活愉快的感觉。心情愉快或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感觉很愉快,或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而获得解脱,也都可称之为快感。弗洛伊德认为“所有快乐都来源于人的无意识,都是在无意识过程中产生的,该过程所追求的只是获得快乐,所有不快乐的活动,心灵都拒绝参加”。[2](P4)但是当快乐与环境、现实发生冲突时,作为主体的个人,会意识到快乐并不是完全、充分得到满足,或者心灵深处渴望的快乐是需要建立在有违于社会价值观、传统道德观基础之上,那么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只能强迫自己去压抑这种想要获得快乐的无意识。然而,被压抑寻求快乐的力量,仍然在发挥作用,常萦绕在主体脑海中,因此导致了人们从寻找心灵本质的快乐变成追求片刻的快感。
1.消费的快感
《巴比特》创作背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社会进入以消费为主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大众的消费观念由“节俭、自律”转变为“享受、狂欢”,人们对各种商品报以极大的热情,“物有所值”的衡量标准已然变成“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然而这种尽情消费可能仅是为了获得消费所产生的快感。小说中,巴比特终于买下他渴望已久、“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使绅士们的汽车更加阔气大方”[3](P62)的电动点烟器,尽管该商品属于额外消费,但巴比特通过它获得了心理上的快感。他享受这种快感,此时商品价格与价值是否相等已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过程为巴比特的心灵带来快乐。从小说中可以发现,能够带来快感的商品比比皆是,比如叫醒起床的 “最佳闹钟”、价格昂贵的“冷水器”、现金支付的“昂贵领带”等等。人们一看到令他们内心欲望得到满足的商品,自然产生了快感。商业文化中不仅消费商品为人们带来快感,消费服务同样也具有相似的作用,巴比特到美发厅的过程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感受美发厅入口专人迎宾的礼遇,到理发师“用一个善良的臣民被哈里发陛下威严所慑服后的口吻,一个劲儿乞求”[3](P338), 以及修指甲小姑娘如同服侍国王般的待遇,巴比特心中的快感溢于言表,他仿佛感觉自己是“王侯贵族”。刘易斯通过“眉飞色舞,心花怒放,神气活现”等词语让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巴比特的快感是来源于服务过程,而不是服务本身。让顾客在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快感,从而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在这种商业文化氛围中,消费已经具有了娱乐与消遣的功能,通过“释放性”消费,为受压制的大众提供一个减压的方式,让其内心的欲望得以释放。在消费主义的刺激下,商业文化运用各种手段满足人们的欲望,挖掘大众的快感体验,进而把商业文化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2.性欲的快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两个基本命题一是潜意识,二是性冲动。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性欲”或者“性快感”不仅仅局限在床第之欢,视觉、味觉、嗅觉甚至是幻觉等都能引起性快感。弗洛伊德指出,“力比多的扩展表现为所有性欲区的复活,因而也表现为前生殖器多形态性欲的苏醒和性器至高无上的削弱。整个身体都成了力比多关注的对象,成了可以享受的东西,成了快乐的工具”。[2](P132)此外,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不应该去控制性欲的释放,“如果侵犯性不在某种方式上直接或间接地得到释放就会导致疾病。释放可以通过将能量向外转移到环境中的物或人完成”。[4](P15)性欲既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情感需要,当性欲得到满足时,人会由此获得快乐。但在小说中,巴比特夫妻并没有真正获得快乐。在他心中,妻子是一个年老色衰、毫无性感可言的女人,让他无法产生性欲,他心中的欲望无处发泄,所以巴比特才会从其他途径寻找性快感。他一想到“跟姑娘们亲吻,哼哼歌,说说俏皮话”,心中难以压抑的欲念便一触即生;看见“女人漂亮的脚脖子和白嫩的肩膀”[3](P47)以及修指甲小女孩薄如蝉翼的绸衫下衬托出来清晰可见的酥胸,甚至是丹尼斯“像小猫咪似的把自己纤细白嫩的手指攥紧在一起”[3](P362)时,都不由让他心神荡漾、惊喜若狂;更不用说搂着年轻姑娘柔软温暖的身躯跳舞,或是被修指甲小女孩捏指甲,都能让他产生一种异乎寻常、心猿意马的感觉。巴比特心理上渴望性器官的满足无法实现,对性生活的享乐要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中,他没有能力提高性生活的质,所以从量上去追求性快感的满足。女性的身体部位,甚至想象中的亲昵都能激发他的性欲,让他获得类似性体验的快感,这些都构成了巴比特的性生活。在更深层次上,刘易斯揭示出在商业文化中,伴随着物质欲望不断增加的同时,精神欲望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夫妻间体会不到性生活带来的快乐,主体“自然”性欲受到道德的局限,只能退而追求性快感,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欲念,让自己拥有所谓的“性生活”。刘易斯通过对巴比特性快感的多途径获得,让大众清醒地认识到物质上的富裕并不会带来生活中的“性”福。
3.愤怒的快感
弗洛伊德始终强调人的本能从根本上说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快乐原则按照初级过程心智技能的自由联想而活动,其目的是压力的释放”。[5](P176)他认为“这种快乐原则来自机体内部的刺激(各种欲望)和外部刺激,会使机体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即能量释放时的高度紧张),紧张或兴奋永远是一种痛苦的或不舒服的体验,而紧张的消除则使人感到愉快和满足”。[6](P11)当个人受到外界刺激后,内在积聚的力量需要找到一个适当的对象或者方式发泄,使自身达到一种内外平衡的状态,弗洛伊德称之为人的“避苦趋乐倾向”。有些人受到外部刺激后不仅不会感到痛苦,反而感到振奋和愉快。愤怒同样能产生类似的效果。当人处于愤怒状态时,他所积聚的力量迅猛而强大,这种力量的爆发是瞬间的,随着这种力量的宣泄,主体会获得一种发泄后的快感和自我压抑后的解脱。尤其是对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中的人来说,愤怒带给他们的快感会更强烈。小说中描写了疯狂、无理取闹的季拉,她的快感全部来源于对丈夫保罗的愤怒,她想尽一切办法折磨他,他越退缩,她就越兴奋,获得的快乐也越多。她对丈夫“满口咒骂”,“嚎啕痛哭”,尽情地发泄愤怒,但发泄过后,她“感到更大的愉快”。同样,当目睹季拉蛮不讲理、如同泼妇时,“和蔼的巴比特突然变了样”,“经纪人的那种谨小慎微的神色,已从他脸上一扫而光”[3](P172),他无法容忍季拉对保罗的折磨,感到保罗需要他去保护时,心中的愤怒由然而起。这时的巴比特感到自己充满力量,愤怒让他克服了脆弱情绪,由“绅士”变成“斗士”,变成了挺身而出的勇士。他的愤怒以势不可挡的力量爆发,他完全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随着这种力量消失后,他自我感觉非常愉快,“洋洋自得”。用发泄愤怒获得快感的办法,不仅使人的心中不满情绪引起的不舒服感完全被更强烈的相反情绪所代替,而且让人的所有这些情绪的全部冲动都转变为快乐,更增强心中被唤起的愉悦心情。弗洛伊德在他1917年的著名论文《悲伤和抑郁》中,从侧面阐述了对于愤怒的看法,认为发泄愤怒是避免抑郁症的最好途径。抑郁症病人从不表现出愤怒,但是其内心却充满了愤怒。适当的发泄愤怒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释放紧张,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正如巴比特等在暴跳如雷之后,通过愤怒体验得到了更大的快感。
二、负罪感的来源
负罪感,即“对由违背某些约束或想违背这些约束的愿望所产生的惩罚需要便充斥于心理生活”。[2](P17)它指认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是一种罪恶的观念和情感体验,其特征是人们按照内心某种绝对的规范生活,一旦犯错,即使别人无察觉,也会痛苦自责。“现实生活中,道德意识越强的人,其忏悔意识越强,越是有德行的人,越是可能遭受良心上的极端痛苦”[7](P52),其原因是品德高尚的人一想到做坏事就会羞愧,或偶尔做了不快的事情,内心就会产生强烈的负罪感。而一个品行不好的人做了违背道德的事情之后,却往往满不在乎,很少有良心谴责和负罪感受。弗洛伊德始终认为“负罪感在文明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文明的进步和负罪感的增强有关”。[6](P208)
1.狂欢后的负罪感
无意识总是驱使主体寻求快乐,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快感后,意识又把主体拉回到现实世界中,重新面对周围的一切。这时,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开始重新对快感进行评判。如果评判结果表明快感有违于道德标准,或者有违于主体的行事原则时,主体就会在快感之后,随即陷入负罪感中。小说中,巴比特想去喝酒狂欢,可他心中顿然“感到一团无名火”,让他“叫苦不迭”。在和酒友通宵鬼混后,巴比特的负罪感更为强烈,“他大声咆哮着说‘我恨我自己!老天哪,我多么恨我自己呀! ’”[3](P402)他心中渴望去纵欲,但是又受到良心的强烈谴责,这让他即使在纵欲之后也无法忘情地投入快乐中,依然憎恨自己。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让巴比特如此痛苦的负罪感来源于他自我中的“超我”。“超我”通常代表着道德要求,对于主体的行为活动起到审视监督的作用,继而动用“良心”来进行评判与惩罚。“本我”想要不顾一切地追求无意识的快乐,让内心的力比多达到兴奋,“当力比多被激起后,但没有得到满足和利用,于是忧虑出现,替代力比多,并在被利用的过程中被消磨”。[9](P75)弗洛伊德称这种未得到满足的力比多便转变成了人内心的焦虑,即人们的负罪感。因此,即便巴比特心中所想的快乐让他不顾一切去追求,但他依然受到“良心”的惩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商业文化中的大众,他们享受到的是一种逃避式的快乐,试图以酒、色、欲来麻醉自己。
2.愤怒后的负罪感
如同狂欢后一样,在愤怒的快感消失时,随之而来的依旧是潜藏于心中的负罪感。小说中,巴比特威风凛凛地与他人发生争执之后,却陷入无法自拔的负罪感中。面对雇员的要求,巴比特“勃然大怒”,可随即他的内心“感到十分沮丧”;当他与妻子吵架后,心中感到无限后悔,“干吗他要对妻子大动肝火,连自己都大吃一惊”。[3](P425)刘易斯笔下的巴比特是软弱的,只能被动地接受社会与家庭的判决。在他的负罪感中,“雇员”和“妻子”无形中充当了他良心的判官,让巴比特看到自己性格中的黑暗,使他了解到自己行为中所隐藏的心理动机。这也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让潜意识的成为意识的”。[10](P46)所以,即使巴比特用愤怒去表达不满,但他仍逃不过自我良心的严酷评判。此时“良心在发挥着监视和判断自我活动的作用,行使着监察员的功能”。[11](P65)刘易斯通过对巴比特每一次愤怒过后负罪感的产生,让我们深切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性。“负罪感”成为了人们自我认知道路上的重要环节。
三、快感、罪感之后的无助感
无助感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如果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无助感。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无助感来源于儿童期受恐吓的感觉,同时这种无助意识会萦绕余生。婴儿期令人怜悯的无助感是我们脆弱人生的一个表现,这种表现不仅仅存在于婴儿期,成人的无助感也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小说中呈现的快感是短暂的,负罪感也非持久的,刘易斯试图向我们揭示的是在快感、罪感背后真正笼罩在个体灵魂中的无助感。巴比特对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只能被动接受,不能反抗,不能辩解。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科学技术走进人们生活,商业文化控制人们思想的年代,每个人都在为如何创造更多财富而奔波,都在为如何享受生活而谋划。人们享受着物质商品带来的消费快感,享受视觉等引起的性快感,体验着愤怒激起的愉悦。小说中,巴比特想要反叛社会来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却发现实现快乐后所带来的负罪感甚至超过快乐本身,这使巴比特陷入了一种无助感之中。这种无助感在巴比特的生活中如影随形,在商业文化中随处可见,它让人们感到恐惧和茫然。人们在商业社会所具备的多重身份不但不能给自己以帮助,反而分解了自我。人们的无助感如此强烈而广泛,甚至使人产生被遗弃,孤立无援,不属于任何人或任何团体的感受。事实上,这种无助感已扎根于当时的文化中。这正是刘易斯真正向我们展现的东西,也是当时人们心灵状态的最真实写照。
四、结论
小说中,巴比特的人生跌宕起伏,悲喜交加。他在内心快乐无法得到满足后,继而寻找心理上的快感。然而,又因受到“良心”的审判,他在感受到片刻快感后随即又产生了负罪感。刘易斯通过对巴比特快感及负罪感的描写,主要揭示了这样一种事实:在商业文化笼罩的社会中,人们过着表情丰富,但是内心苍白的生活;他们虽然与周围的朋友交往频繁,但是真正的知己却很少;他们虽然有着纸醉金迷带来的快感,但是无助感却伴随其终身。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一切讲究效率、速度,然而在速成的生活中,速成的快感与罪感之后却是持久的无助感。对这种速成的追求,也终将使人们在生活中感到迷惘。
[1] H.L.Mencken,"Portrait of an American Citizen" (1922)[A].Sinclair Lewis:Collection of Critical Essays,ed.Mark Schorer,Englewood Cliffs[C].N.J.:Prentice-Hall,Inc.,1962.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黄勇,薛民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美]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M].潘庆舲,姚祖培 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2.
[4][美]Robert D.Nye.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石林,袁坤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 [美]乔纳森·里尔.弗洛伊德[M].邵晓波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
[6][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爱与文明[M].滕守尧 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7]李建中,尹玉敏.弗洛伊德:爱欲与升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
[8]吴光远,徐万里.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9][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新论[M].郭本禹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10][美]海因茨·科胡特.自体的重建[M].许豪冲 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
[11][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M].杨韶刚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