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园林创作的文学思维

2014-04-15董颖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中国文学立意天人合一

董颖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与中国文学绘画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对其影响至深的首推中国的文学。中国园林设计思维与西方比较有较大的差异,西方强调理性分析,分析空间的功能、性质、和形态。而中国园林创作的基本理法和设计思维则是遵循着由一部《诗经》确立的“赋、比、兴”的文艺思维体系,并具有着其环境空间艺术的特殊性。

关键词:传统园林艺术 ;天人合一;中国文学;立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土壤,孕育和培植了根深叶茂的造园学,结出奇葩异果的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早在18世纪就引起西方建筑师的重视,英国钱伯斯(SirWilliamChambers,1723~1796年)深感中国园林的艺术境界,“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德国湿泽(LudwigA·Unzer)赞扬中国园林可为一切造园艺术的模范。这些评价,较之今天我们只能欣赏园林的形式美而言,在认识上深刻得多。本文意从中国文学思维形式来解读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创作过程,目的在于领会中华民族传统园林艺术之精髓。

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文学家的艺术作品

中国建筑中的“园林建筑”和现代西方的所谓“景观建筑”在内容上似乎相近,但在性质上和基本概念上,二者之间是有一定的距离的。中国的园林建筑不但是一个独立项目,而且在发展上成为与一般建筑相平行的另一个体系。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并非“景观建筑”或“景观设计”,而是指那些独立的、自成一体、纯然另成一种自我性格的“小天地”。[1]

中国的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历史特殊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产物。由于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这成熟和普及,中国很早就出现了“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中国文学家、画家认为建筑是按一定的形制而建,并不是一种艺术创作。中国文学家占风气之先,自己为自己设计建筑,规划园林,他们和泥木工、山子匠常能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建筑和园林设计工作,往往做出“个性”突出、格调高雅的园林艺术作品来。自然而然,园林艺术的创作与中国文学艺术的关系密切起来,可为休戚相依。中国文学方面也有不少诗词歌赋歌颂赞美建筑、园林,《诗经》已启其端。我们后人也从不少中国文学作品中品味到中国建筑金殿玉楼的壮美和中国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意境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法 是按照文学创作的思维模式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中国文学绘画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对其影响至深的首推中国的文学。一部《诗经》不仅确立了“赋、比、兴”的文艺思维体系,而且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理法也基于此脉,不过另具有其环境空间艺术的特殊性而已。

文学思维是指文学形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基于形象思维之上的更高层次的更富有综合性的专为文学创作所需的思维模式。文学思维亦称“艺术思维”或“形象思维”,其思维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积累和搜集素材;构思,拟定计划或提纲;然后经过写作将其变成文学作品。同样,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法中的明旨、立意、布局、借景等环节正是体现着中国文学思维的影响。[2]

(一)明旨:文学性的美学思想为总纲——“天人合一”境界

所谓明旨,就是首先明确兴造园林的目的。刘敦桢先生在分析“苏州古典园林”时首先就分析造园目的。中国园林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目标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3]美学家李泽厚从美学概括中国园林为“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中国人把大自然称为“真”,人造自然称为“假”。“有真为假”的另一含义是根据自然来造园,这样才能达到“做假成真”的艺术效果。明计成大师的《园冶》中论假山有“有真为假,做假成真”之说。概言之,从园林方面反映了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中国的宇宙观和传统文化总纲“天人合一”通过文学与绘画发展而来,也是中国园林形成的历史原委。“天人合一”见诸于中国文学反映在追求“物我交融”的境界,创作手法主要是“赋、比、兴”;中国绘画则反映在“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创作方法为“外师造化,内得心源”。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依据就是由中国文学思想所定的崇尚大自然的美学思想。

《园冶·识语》所言:“以人工之美入天然,故能奇,以清幽之趣药浓丽,故能雅。”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认识了绿色生态环境,“天人合一”的文化总纲决定了中国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张“人与天调”,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今日园林虽发展为单体的城市园林或风景名胜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园林创作内容虽然扩大了,但园林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为了满足人类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对自然环境的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重人的社会生产活动与人居的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二)立意:以“意在笔先”的文学观念构思园林意境

造园之初除了确定用地性质所牵动的科学技术性构思以外,由于中国园林历史上长期受中国文学与绘画的影响,与其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意在笔先”的观念构思作品意境,即园林设计理法中的立意。借“意”而具内蕴而发挥园林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

清代钱泳在《覆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言道破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之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造园如同作诗一样重意境表达:对设计者而言,足以言抒怀;对游览者而言,足以触景生情。汤显祖所为《牡丹亭》中“游园”、“拾画”诸折,不仅是戏曲,也是园林文学,又是教人怎样领会中国园林的精神实质。“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靡外烟丝醉软”、“朝日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其兴游移情之处真曲尽其妙。是情钟于园,而园必写情,文以情生,园固相同。

造园总体要立意,局部造景也要立意。一些古典名园甚至连室内的几案、摆设用品无不通过题刻、书画等创造的意境来表达创意。中国园林就是:文理相得,以艺驭术。其创作目的就是要遵循中国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的总纲以及艺术理论“物我交融”的哲理,运用形象思维,借助文学艺术的“比兴”手法和绘画艺术的“外师造化,内得心源”的理法,结合园主与环境特色加以融会贯通。由此,园林的意境便会从无到有,从朦胧走向明朗。意境也正是中国园林设计的灵魂所在。

(三)借景:中国文学“比兴”手法的传统

首先,借景秉承了中国文学“比兴”手法的传统,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物我交融”、“托物言志”等优秀传统观念。借景的理论由造园、造景等实践而来,并再三以实践证明是造园艺术的真理。这又从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艺术一脉相承的特色所在。

按《辞海》解释,比兴为传统文学创作中的两种手法。“比”是比喻,朱熹说:“以彼物比此物也。”“兴”是寄托,即托物言志,朱熹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借景是文学艺术的比兴手法在园林艺术中衍生的新葩。借因造景、藉因成景,其二元因素的根本代表是物、我,即自然与人。借景的托物言志,体现在将自然的拟人化过程中。

计成大师最终师纳出借景的诀窍在于“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而在园林设计的主要理法方面也是从文学“比兴”演变而来的借景,其来源还可以追溯到创造中国文字之首要的“假借”理法。借景是中国风景园林传统涉及理法的核心内容,主宰了中国园林设计的所有环节。计成在《园冶》中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几描写之尽哉!”。目寄心期的统一必然动之以情,以景触动游人的情感。可谓又回到了中国园林的以景抒情、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上来。

三、园林的立意和格调要通过文学形式表达

园林创作中的立意要通过“问名”以及题额、楹联来具体表达,也正显明了中国文学与风景园林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关系。

(一)问名

中国人重视问名,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把正名提到成败之关键。中国园林是以文学为基础,强调诗性思维,问名在此显得尤为得重要。因名解意的过程称为“问名心晓”。[4]

苏州有一私家园林名为“退思园”,其意为“退而思过”。园主人任兰生是清光绪年间官员,被弹劾解职后挂甲归田,延请袁龙为他设计了这退思园。园门背后上方砖雕额题:“云烟锁钥”,既反映出江南水乡烟云缭绕的地理特点,也映射出园主人遭贬之后的处境与心态,一语双关。园内主体建筑名曰“退思草堂”,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写照。院内建筑的延展仿效八股文“起、承、转、合”的章法:以“水香榭”为“起”景,九曲廊起到衔承的作用。九为最高之数,使人感受到主人愁肠百转的郁闷心情。园中假山,下穿洞上安亭,景名“眠云亭”,意在“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卧石人。”其实此处显示出园主人在造园时并非看破红尘,而对入世还暗存眷顾。赏景人如果没有如此得中国传统文学修养,恐怕是赏不出此园林的深层意味来的。

从“问名心晓”过程可以了解到“颐和园”是取“颐养冲和”之意,是皇帝为孝敬太后所建。同一主题中,而上海建于明代的豫园,意却取自“豫悦老亲”,故名“豫园”。在江苏、四川等地的众多园林都体现着不同的中国文化及造园者的“物我交融”、“托物言志”的景名,不胜枚举。又如:苏州的“曲园”,取意《老子》中“曲则全”之句,将园子命名为“曲园”,于曲折中生出新意,于至简中见出深情,寥寥几笔,人生的意蕴尽含其中。

通过园中问名,主、客观经碰撞后在心灵上产生共鸣效果,在景物以外产生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园林的“问名”过程,可以说是将地理景观文学艺术化的过程。文学中的诗是言志。中国园林将自然美和社会哲理结合为艺术美,没有文学的升华是不可能产生“寓教于景”的艺术效果的。问名,相当于文学创作中的命题。作文要按题行文,行文纲举目张。园林造景艺术犹如文学创作,是讲求章法和理法,要按题造景。问名主要是阐明造园目的,点出造的特色,或表明地域所在,或借名抒情。

(二)题额、楹联。园林中所蕴含的文学艺术不仅表现在问名

由于园景组成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貌、植物、建筑、水体、山石、假山、园路、场地以及小品等。除了青蛙、鸣蝉、飞鸟等小动物以及流水、清风外,其他组成因素都属默声者。因此,设计者的立意及意境也有借题额、楹联和摩崖石刻等文学形式表达。于是衍生出园林微观鉴赏的“三绝”:文法、书法和刀法。额题,既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地点出园林艺术的特色,又给游人以提高欣赏水平的启示。诸如苏州拙政园腰门里面的“左通”、“右达”,狮子林入口内的“读画”、“听香”等。但凡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人看到“读画”,便可联想到苏东坡评王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王维也是造园家,他亲自经营建造的辋川别业是一个占地很大的私家园林,他的相当一部分的诗歌和绘画作品描写的景象都是他在辋川别业中的生活。他的园林设计也充分体现他回归自然,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因而能达到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思想境界。而中国园林设计思想也正是这些文人画家的追求自然的儒道思想的一种形像化展现,这又回到了文学上来。所以,杨鸿勋先生说中国园林是用诗画创造空间。这正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特色与魅力所在。

楹联较之题额有更大的篇幅可以抒发胸意。京口古城以三山依傍长江的美景著称,金、焦二山居于江上,北固山虎踞江岸,三山之上古刹环宇,林深水渺,是相互借景的极则。乾隆南巡时,留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乾隆以一问句点出三山名胜,将比兴、借代等文学化手法,运用到极致,让天人之境、人文名胜相互交融,极富天人合一的韵味。

四、结语

清.钱咏在《履园丛话》一文中曰:“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道破了中国文学和园林的关系。中国古代造园遵循的一个总的原则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它是中国园林接受文学艺术普遍规律影响所反映的特殊属性。

深刻的文化内涵、深邃的意境情趣使中国园林艺术著称于世。中国园林艺术不仅体现出我们的生活品味,更反映出我们先人留下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特质。随着城市建筑、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学习、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风景园林的民族传统是从事风景园林设计者们经常思考和付诸实践的命题。我们不仅要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或许也应注重继承和发扬我中华民族传统园林的精髓。我们以现代生活为内容,按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天人合一”总则行事。可谓“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注释】

[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第305页

[2]孟兆桢.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第17页

[3]孟兆桢.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第18页

[4]孟兆桢.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0,第23页

【参考文献】

[1]孟兆桢,园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2]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方晓风,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张良皋,匠学七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建筑系】

猜你喜欢

中国文学立意天人合一
《游仙窟》与《双女坟》的对比分析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