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
2014-04-15王雨薇
王雨薇
众所周知艺术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波那洛提(MichelangeloBuonarroti),是一位性格暴躁,生活邋遢,脾气败坏甚至居高自傲的雕塑家,但是他对于艺术的领悟力和与旁人不同的独到见解却令人望尘莫及。他给世人所留下的印象大多如此。但是我对于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他应是“孤独的平凡,平凡的伟大”。
这里之所以认为他孤独,是因为在他的一生中,值得自己信赖的朋友简直屈指可数。也许是他的独断和个性致使别人无法真正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一直很仰慕”萨伏纳罗拉,那个充满悲剧与狂热的修道士,着迷于死亡与暴力(具有吊死、瘟疫、赎罪及砍头场景),主题描述罪与罚的故事。没有人能真正能了解他的内心,因为米开朗基罗常不爱与人交往,天性孤僻而忧郁。康迪维坦称,米开朗基罗年轻时,就以“不爱群居”这种“古怪而匪夷所思”的性格著称。据瓦萨里的说法,这种孤僻并非傲慢或厌恶人世的表现,毋宁是创作伟大艺术作品的必要先决条件,因为他认为艺术家都应该“逃避社会”,以专心投身于个人事业。他的孤傲,无疑让他在人前成了一个“不好相处,坏脾气而要求苛刻的人”。
但是平凡如他,是人都会有寂寞空虚而又无助的一面,所以,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米开朗基罗也是如此。在他生病时,他也会经常写信至家里,告诉自己的父亲鲁多维科自己悲惨而又无力改变的现状;在他痛苦难耐,因为罗马的天气糟糕还有助手甚至包括他自己犯错致使天顶湿壁画面发霉,且因为盐结晶而起霜,画中人物慢漶不清,几乎无法辨识的时候,他也曾想要放弃。饱受打击的他丢下画笔,罢手不干,他告诉教皇“我已经搞砸了,你如果不信,可以派人来看看”。在罗马,他的生活条件很差,除了白天与自己的助手群在脚手架上紧挨着工作,晚上回到鲁斯提库奇广场附近的工作室,还要和他们在波隆纳住所一样的狭促的空间里一起吃住。在这间工作室的四周住着在圣彼得大教堂、观景庭院工作的大批石匠与木匠,无法提供居住舒适或是安宁的生活环境。
米开朗基罗一直认为自己是王公之后,但是实际的物质生活情况却让他困窘。人都有虚荣心,虽然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谦卑为上。但是正如人们都会犯错一样(当然没有如此严重),他曾向忠心的徒弟康迪维颇为自豪的说道,“不管本来可能多么富有,我一直过得像穷人。”比如他吃东西非常不讲究,他说饮食是“为了填饱肚子而非享乐”,常常只以一块面包和一些葡萄酒果腹。有时边素描或者作画,边啃面包皮。他非常不讲究个人卫生,甚至好几个月不洗一次澡,“睡觉时往往就穿着他那八百年没脱过的衣服和靴子,生活习惯令人作呕”,遇到和他意见不同甚至是对手的达芬奇或拉斐尔或者其他人,无论有名气或是没名气,无论是对手的人或是自己的助手,他都恶语相向,说话毫不留情面……所以,他具有一般人的一切共性,也平凡的会计较,会做错事。正因如此,他才不是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没有虚渺光环的实实在在的人。
说他伟大,相信所有的人都坚信这一点,甚至对他了解不多,只是知道他名字的人,都认为他非常伟大。‘客厅里女人们踱来踱去,谈论着米开朗基罗。这是诗人艾略特1914年发表的《普罗弗洛克情歌》里的一句,描述当时文艺圈子里的社交场面。为什么是米开朗基罗?这似乎是个多余的问题。米开朗基罗在世的时代就已经被誉为罕见的天才。与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兼传记作家瓦萨里是米开朗基罗的忠心的徒弟,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群星璀璨,但米开朗基罗尤其获得他的推崇。而在近代著名文化史家布克哈特眼里,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异数,因为他的作品“包含现代艺术基本性质定义的全部要素”而几乎受到仇视。基于同样的认识却采取不同看法的是稍后的艺术史家沃尔夫林,他在早期著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中认为,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衰弱之后巴洛克艺术的最早开创者,他连接了两个时代,并且以他开创性的作品在两个时代都是无与伦比的大师。也就是说,米开朗基罗的独特性在一开始就被认识到了,且惊人地预示和启发了现代艺术精神。难怪在艾略特笔下,客厅里的女人们谈论的不是同样伟大、如海一样深的达·芬奇,也不是同样伟大、如原野一样开阔的拉斐尔,而是这位如崇山峻岭一样雄伟的米开朗基罗。
总而言之,在他那曲折坎坷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与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似乎就成了贯穿他生命始终的唯一乐符。但是正因为如此,米开朗基罗才能够脱颖而出。我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大师,不同于其他的绘画天才之处就在于:第一,他是力量型的雕塑家,即他将人物雕刻的十分结实,肌肉健硕,结构分明,这在与他同时期的欧洲流行柔美的艺术风格大相径庭;第二,他的职业是雕塑,主要是石像雕塑,并非绘制湿壁画。正如他自己亲口告诉尤利乌斯,‘老实说,陛下,这不是我的专长一样。但是,结果证明他还是胜任了这项工作,就像《创世纪》不毫逊色于他著名的雕塑《大卫》。
我对米开朗基罗有如上的浅见,认为他是“孤独的平凡,平凡的伟大”,是经过对他在罗马绘制西斯廷天顶画时所遭受的肉体甚至是精神上的折磨以及他对这些遇到不幸的态度有所了解后,才感受到的。之所以选择他1508年在西斯廷绘制天顶画这件事,是我认为这是评论米开朗基罗一生最好的写照,它如一面镜子,散发出耀眼的光线,把他的喜怒哀乐,一生荣辱都映射在里面。
最初,米开朗基罗对这一壁画的设计是比较简单的,只是在屋顶四周画些基督教的先知和圣徒,中央则以图案作装饰。后来经过反复考虑,才决定以这一教堂宏伟的建筑结构作框边,把整个长方形大厅的屋顶划成中央和周围两大部分,并以中央为主,全部绘以基督教的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其中宗教故事取材于基督教的《创世纪》,即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故事。故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也称为《创世纪》壁画。按照基督教“创世纪”的传说,上帝创造世界是在六天完成的:第一天是分开宇宙中的光暗;第二天是把水分成了天上的水和地下的水;第三天创造了陆地和各种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和星辰;第五天创造了鸟类与鱼类;第六天创造了各种兽类以及男人和女人。整个壁画中形体鲜明的人物形象共有343个之多,大部分比真人还大,有的甚至大于真人两倍之多,真可谓规模宏大,气象万千。壁画公开展出后,举世公认为空前绝后之作。由于米开朗基罗长达4年之久的高空仰面作画,他的颈项僵直,以致看书看信均须置头顶仰视,其劳动之艰苦可想而知。
创作过程也十分艰辛。他首先创作的是《大洪水》因为,灵感来源于自己那未真正展现于墙壁的《卡西那之役》(与达·芬奇公开的分庭抗礼,后因达·芬奇创作《昂加利之役》尝试新画法失败,米开朗基罗被教皇诏令急召回而胎死腹中)以及《半人马之战》,但是由于或许不满意左半边的人物构图,也或许是技法有所改变,就毁了近一个月的心血。算下来这幅画共耗费了29个“乔纳塔”(即29个工作日)。而且,在这幅画中,米开朗基罗绘制的地方仅有岛岩边缘的两个人,其他都为助手所画。可见他对自己欠缺湿壁画的绘画经验十分担忧,并且没有足够的自信完成它。不过接下来渐渐的,他就找到了其中的诀窍,绘制完成《大洪水》后,他便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相对画幅更小的拱肩上,以针刺誉绘法描绘人头然后直接上色,抛弃了草稿,想法大胆,成功后,他又确定自己的作画习惯,每次以中央的《创世纪》场景为起点,接着绘饰两边的拱肩,最后刻画两边的弦月壁,完成一条横向画带。
这样工作速度就加快了许多,从他绘制第三大幅《诺亚献祭》开始,画中的人物就由原来的“石像一般死寂的人”变成了生动有力,感染性强的人物,而且画面因为人物的精心安排而彼此呼应。绘画方式逐渐由开始的“大量的干画法”转化为“真正的湿壁画”,由针刺草稿勾线,变成了直接绘制,而且不重复“悔改”。
从整幅天顶画的装饰主题上看,全部绘以建筑结构的样式,这与教堂实际的建筑结构取得谐和,因而当人们仰观整个天顶画时,它更显得庄严华丽。在主题思想上,米开朗基罗确定所绘人物的内容时,不拘泥于情节的宗教依据,只着重于表现人的本质力量。有的重在表现英雄人物的复杂内心世界,有的为加强先知与女巫的聪慧与睿智因素所有那些作为四角装饰的裸体形象,则是他的裸体雕像主题的绘画再现,他们有的是一些民族利益的捍卫者,有的在赞美自身的美,有的是在检阅巨大的天赋人权。
因此,在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极度鲜明的表达: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格的力量、生命的激情与创造是艺术家应该表达的永恒主题。除了上面说到的艺术形式、艺术技巧方面的价值以外,这一点可以说是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天顶画给后人留下的最高的艺术价值。
“直到1512年10月31日日落时分,尤利乌斯二世带领17名枢机大主教才到西斯廷礼拜堂做晚祷。一行人从梵蒂冈的国王厅出来,穿过短短的庭院,进入西斯廷教堂,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艳丽、雄伟恢宏的巨型湿壁画,《圣经》里神灵活现的先知们高高在上的俯视着梵蒂冈,这些枢机主教全部惊呆了,无一例外。教皇的头似乎一直那么仰视天顶,甚至忘记主持晚祷…”
由此可见,米开朗基罗的这一巨幅著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我们甚至可以从他们观看到这幅画写下的字里行间感觉到它带给前来参加祝祷或是参观教堂的观众以怎样的震撼!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