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和谐运动的尝试
2014-04-14朱锋
朱锋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学?摇和谐运动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24-01
近年来,学生在运动比赛过程中猝死的事件不断发生,为此,不少学校取消了“长跑项目”“爆发性项目”“运动会”,甚至取消了一切可能与危险有关的运动项目。面对接二连三的运动事故,不少学校丧失了支持“运动”的底气。作为体育教师,笔者不得不追问:我们还能不能开展体育运动?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体育教学?
当重新审视体育课程标准时,当重新辨析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养身哲学时,一个词语——“和谐”跳入了笔者的视野。和谐,是一种最佳的生理状态,是身体中各器官、各部件各尽其能、各养其力,又各得其所的一种最佳状态。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和谐运动呢?
一、要有体质担忧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运动强身”的思想
运动是“和谐”的永恒,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朔可追历史,今可思未来,无处不动,无时不动;运动是世界存在的方式,是万物成长的轨迹,任何背离运动的事物都将被历史所淘汰。目前,我国小学生的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学生的体质已连续25年出现下降,其态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运动表征的走低:“耐力”的持续性下滑、“爆发力”的力度偏弱、“柔韧力”的曲度下降、“协调力”的配合偏失。二是身体表征的走低:视力的减低、发育的减缓、骨骼密度的降低……如果再不进行合理有效的运动训练,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运动强身”的理念,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运动强身”的思想。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可以强筋骨”。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我们要通过理论的学习与指导,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体在运动时,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加速骨骼、肌肉、经脉、神经的生长,从而使身体呈现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其次,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可以树心理”。运动可以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进而促使交感神经的兴奋,使得人忘记忧愁。最后,帮助学生认识到“运动可以展身颜”。运动能加速人体内的有毒物质的排泄,净化身体各器官的生存环境,进而使各器官得以健康生长,使人们拥有健康的生命体征。
二、要有均衡发展的思想,帮助学生把握“运动训练”的尺度
均衡是和谐的核心,世上万物都有其发展的限制,任何一方的强大与缺失,都会造成局势的改变,都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下降。一方面,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运动负荷范围,运动负荷偏大时,会造成器官的伤害,运动负荷偏小时,会达不到强身的效果;另一方面,每一个器官都有它的存在限制,脾强则伤牙,肾强则伤心,胃强则伤肝……只有每一个器官与其他器官达到和谐共生,才能强身健体,才能提升身体机能。因此,在体育课上,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把握好“运动训练”的负荷。在小学阶段的运动训练中,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安排合理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如果训练的负荷强度过大,要减少负荷量;反之,则要增加负荷量。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有序、有效地增加训练负荷。其次,要帮助学生把握好“运动训练”的时机。一般而言,下午三至五点是最适合人体锻炼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合理的训练时机,以便更好地锻炼身体。
三、要有良好适应的前瞻,帮助学生明白“运动项目”的调适
调适是和谐的保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根据具体环境、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期达到最适合的状态。小学体育既是学生体质锻炼的基础工程,又是学生终生锻炼的启蒙工程。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往往会决定他们一生的运动方向。为此,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更多地帮助学生掌握多样的运动项目,帮助学生掌握多种的运动方法,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用适当的锻炼方式。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多种运动器械的功用,以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器械。如单杠、双杠,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臂膀肌肉,提高臂膀肌肉的张力与收力。其次,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参加不同的锻炼项目。如臂膀力量不足,可使用单杠、双杠、哑铃、杠铃等器械,也可采用俯卧撑等方法;耐力不够时,可采取长跑独自训练,也可参加篮球、足球等群体性项目进行团队训练。
总之,运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个暗合身体规律的项目,我们只有遵循身体的节律,把握生命成长的轨迹,才能让运动发挥应有的效能。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