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低年级数学期末复习有效性的途径
2014-04-14神彩霞
神彩霞
【关键词】期末复习?摇小学数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109-02
每到期末复习,总有许多低年级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真累。”“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其实不只是老师累,学生也很烦。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觉得自己已经学过了,什么都懂了,所以不想听课;二是许多老师没有注意复习的方法,常炒旧饭,机械地做练习。尤其是数学课,往往是不停地讲、练、考,反反复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期末复习课产生厌恶感。同时,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在他们心目中几乎没有“复习”这个概念,不懂得复习的重要性。种种原因,决定了在低年级开展数学复习的难度,上复习课也就成了低年级数学教师最头疼的事情。如何上好低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课?通过多种复习方法来提高其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就自己的教学探索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一、巧设疑,让学生把复习课看成是一种需要
心理学认为,学习需要是学习动机的一种重要的内在激活因素,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只有当复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时,它才会促使学生自觉地复习,变“要我复习”为“我要复习”。作为数学教师,怎样使学生认为每节复习课都是一种需要呢?笔者认为,巧设疑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即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难题中有一种“我对这部分知识还掌握得不够好,需要再进一步复习巩固”的感受。
如,在复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根据笔者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程度的了解,如果只是出一些简单的看图写分数、比较分数大小、计算分数加减法让学生做练习,学生一定没有什么兴趣。于是笔者决定先出两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激起他们“想复习”的需要,然后再引导学生整理复习这个单元。这两道题目是这样的:①仔细观察下图,说出图中的涂色部分占大长方形的几分之几?②一瓶橙汁,妈妈喝了■,小明喝了■,还剩多少?只有少数几个学生经过作图分析后得出了答案,而大部分学生则不知从何下手解决。于是笔者顺理成章地说:“恭喜能答对的同学,这么难的题目都没能难倒你们。其他同学想不想像他们一样很快想出答案呢?”学生一致回答:“想!”“等一下我们对《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进行复习后,你准也有办法解决它。”经过这一有坡度的练习设计,不仅使学生知道自己对分数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还能促使他们把复习转化成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巧激趣,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想让学生“乐之”,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当学生对复习课有了兴趣,便有一种内在的、强有力的力量推动他们积极地复习,使复习更有效。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唤起学生的复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常常认为“自己早就学过了,已经懂了”。所以上复习课时,他们常表现出极大的“冷漠”,似乎“事不关己”,常在课堂上做自己的事情。怎样才能唤起学生复习的热情呢?关键是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如,可以开展小组间的竞赛活动、知识抢答活动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摒弃“一言堂”的坏习惯,可以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同桌“一帮一”等,甚至还可以请一些学生当小老师来讲解某些题目或知识点,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加深了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其余学生也饶有兴趣地听,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一节复习课里,不同的复习方式穿插使用,可以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始终保持复习的热情。
(二)增强复习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复习课的效益。由于低年级学生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增强复习内容的新颖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都知道,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当然也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此,复习课既要上出“复习的味儿”,又要体现出“新味儿”。
例如,在复习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1)让学生自己写出得数是11~20的加法算式,比一比谁写得多。(2)小组合作:有规律地排列算式,整理出进位加法表。(3)汇报本小组所排列的算式有什么规律。(4)变式练习:①听算(老师讲算式,学生写得数);②同桌各出10个加法算式互考;③把算式按要求排列;④速算比赛等。在这里,复习不再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过程,更不是知识、技能在低层次上简单重复,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促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和延伸、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在教师的引导中不知不觉地整理复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三)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
在期末复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经过复习对所学的内容基本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而少数学生由于学习能力问题,尽管多次讲、练、考、改,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作为教师如果不注意采取以激励评价为主的复习方式,“优生”会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失去复习的兴趣;而“潜力生”则因学不会,丧失了复习的信心。当两者都没有了复习的积极性时,那我们还组织期末复习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教师应在复习中给予学生正确、恰当地表扬和鼓励,哪怕是上课过程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宽容的微笑、一朵小红花、一颗智慧星,都能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学生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和真诚赞赏中始终处于积极的复习状态中,对所学的内容就会掌握得很好。
三、巧讲评,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自己测验和练习中错误的地方
复习过程中,讲评练习和测验试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何让学生做到专心地倾听讲评,达到使其自省自悟的目的,这需要我们教师花一番心思构思讲评的方式和窍门,方法得当、窍门对路,学生则会听得津津有味。如,学生做完练习后,教师讲评时,就可以同桌交换改,这样的效果比学生自己改要好许多,因为学生在改作业时,他要认真听才知道同桌做得对不对,否则容易改错,这样就无形中促使学生去专心听老师讲评。当然,互改前我们一定要提出要求,如要做到不能改错,比一比谁是合格的小老师等。
又如,测验试卷的讲评,如果教师把批改好的试卷发到学生手中,然后一题一题地讲评,那教师肯定会白忙活一场,毕竟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多半放在自已的分数上,没顾及错误的地方,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所以也根本听不进去。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批改完试卷后,归纳整理出共性的错误,把这些错题抄到小黑板上,然后重点讲评,再发试卷给学生改正错误;如果只是个别学生弄不明白的,可以个别指导。二是学生测试结束后,教师先不批改,把在考试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错误拿出来讲评,这种先讲评,后改正,最后批改的方式特别适合低年级学生,学生为了考取好成绩,他们会很认真地听。当然,讲评完后,黑板上的答案必须擦掉,否则会让学生养成一种抄答案的坏习惯,而且要讲明只能自己改正,不允许讨论。实践证明,这两种讲评的方式都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达到了在乐中复习,在复习中有所收获的目的。
总之,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发现者、探索者,对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对问题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才能帮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期末复习才能有效地进行。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