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牵挂的是上学就医问题”
2014-04-14彭世宏金萍马春莲
● 文/彭世宏 金萍 马春莲
“我最牵挂的是上学就医问题”
● 文/彭世宏 金萍 马春莲
初冬时节,苗乡大地在薄雾中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怀着对苗乡群众的牵挂,2013年12月9日,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来到兴文县大河苗族乡李子关村,深入了解村情民意,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研究指导农村发展。
从学校到商铺,从致富能手家到专业合作社,从五保老人到芦笙传承人,王铭晖访民情、听民意、察民生。一路轻车简从,一路亲民务实。
在泥泞的小道健步前行,在大山之巅指点发展之路,在火炉之旁倾情交谈,在院坝之中共商大计……王铭晖在李子关村行程中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份关爱,深深印在了苗汉群众心中。
王铭晖刚到村子,就径直来到李子关村民族小学,了解学校发展情况。位于李子关村4组的民族小学,是2007年村小调整后保留下来的一所学校。
“学校有多少班?多少学生?苗族学生有多少?”走进校园,王铭晖问道。
学校负责人黄学良告诉王铭晖:“学校有小学6个班和1个学前班,共有学生163个,其中苗族学生96个。”
在得知该村小是规划调整后保留的教学点,王铭晖关切地问:“现在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多远?学生上学安全有保障吗?”
黄学良回答说:“学校当时选址就考虑到学生上学距离这个问题,现在最远学生离学校2公里左右,我们要求近处的孩子放学后结伴回家,远处的孩子家长要接送。”
黄学良还告诉王铭晖,由于村里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很多孩子一年难见到父母一次。为了让孩子们随时与父母说上话,学校开通了留守儿童爱心电话,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档案。
王铭晖高兴地说:“这种做法很好。”他随即走进布置温馨的爱心电话室,翻阅着家长联系档案,并随机拨打了几位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王铭晖要求,学校要随时掌握家长电话的变动情况,确保孩子们能够随时联系到父母。
农村小学营养餐执行得怎么样?王铭晖对此十分关注。他走进学校食堂,一一查看学生午餐的备菜区和加工区,叮嘱炊事员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
黄学良告诉王铭晖,本学期以来,学校把过去的蛋奶模式改换为午餐饭菜模式,实行三菜一汤,学生午餐缴纳1元,学校补贴2元。
走出食堂,王铭晖拉住一位正在课间休息的小学生,询问他午餐是否吃得饱,孩子说:“有肉吃,有汤喝,饭随便吃。”
王铭晖要求,对于蛋奶模式改换为午餐饭菜模式,学校要征求学生及家长意见,看究竟哪种模式更有益于学生实际需要,让孩子和家长更满意、更放心。
王铭晖说,2013年来,我们把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针对该校目前没有电脑室、音乐室和图书室的问题,他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解决,让农村学生享受到城里学生一样的教育。他还要求要加快推进教师周转房建设,让边远地区老师有安稳的居住场所。
王铭晖还专门听取了李子关村群众就医现状的介绍。该村卫生站站长雷绵凯说,全村已经建立起村民健康档案,村民在站上就医可与乡医院一样在新农合里报销。
雷绵凯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体检、疫病预防工作。王铭晖说:“这个建议好,现在我们一方面强调增收,另一方面就是要增强群众体质,群众健康了,也是巨大的增收。”他要求市县政府要加大对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高寒地区的医疗建设,让这些地区的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
“我最牵挂的就是农村地区学生上学和群众就医问题,这是民生的重点。”王铭晖说。
夜幕降临,王铭晖与众乡亲道别,大山深处灯光闪烁,天空泛起了微微霞光。明天,李子关村将迎来崭新的一天。(责编: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