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生之舟谈《CH IFRA中法艺术巡回展》

2014-04-13苏磊bySuLei

雕塑 2014年2期
关键词:全球化艺术家绘画

文/苏磊 by Su Lei

“远行的目的是走向自我”。

——赛林格

全球性的文化交换,基于一个紧密连接的共同体,以及内部不断扩大彼此差异的个体间的连接。这使得作为社会润滑剂的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分离而胶着的状态。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不同区域间价值和审美交换的增长,殖民时代的文化等级逐渐消失,艺术系统的纯粹性和单一性遭到质疑与拆分。如何重建一个共同体,以及如何在共同体和个体之间建立彼此共存的联系,成为今天正在接入世界艺术体系的亚洲艺术家所不可回避的问题。

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自由贸易思想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运动,一味地把社会推入全面市场化和金融化的做法,直接导致少数人在金融市场上垄断财富,并且形成了越来越集中的社会文化控制体系,其内在的侵略性和单一性,自然挤压了仍然处于生长阶段的新兴文化。处于巨大压力下的新兴个体,在相互趋同的同时,成为资本集团的附属品,从而丧失独立的观念和价值。而新兴国家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在各个领域奋起直追。他们在文化上从早期的模仿,转向独立自治。一部分人直接拥抱前卫思想,希望以崭新的姿态加入新世界;而另一部分人则希望以本源为基石,重塑自己的当代文化。事实上,坚定不移的后者正在尝试将原有的本土文化,植入一个正被越来越少数资本集团控制的紧缩的多元文化系统中。而新兴经济体所蕴含的巨大宽松的活力,和对文化身份的再定义的冲动,都要求深度放大现有的文化体系。这使得他们自信地在艺术上放弃商业回报,以文化间纯粹精神性的接触而根性地植入全球文化体系。

由此,索菲亚艺术基金会独资在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的中心,在著名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 IAC)的主展场对面,向全世界呈现了名为《CH IFRA》的中法艺术比较巡回展。基于展览的非商业性运作,使得它不必受西方鉴定系统的挑选,以东方视角直接参与到全球文化场域对人类精神本源的公共性与民族文化身份的源初性关系的互动讨论中。这种独立于西方型功力在雕塑内部建造起相通相融的空间。一种轻松绵长的韵味在空间展开,将雕塑内部剧烈膨胀的形体适度地包裹在轻盈的山脉般展开的表皮之下。既保留了雕塑内部形体间猛烈撞击而产生的有力节奏, 也在整体上暗合了东方情趣特有的宁静致远。

“绘画对于我来说,心手相应是最重要的。思想的跃动与心灵的振颤,始终通过手掌的把控,流注笔端,使其从画中生长出来……在享受每一次笔落于画面的涂绘声中,色彩和我的心性自然碰撞,线条与我的内心坦诚相见,唤起我由衷倾诉的欲望。”谭平的一席话, 似乎道出了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的心声。他们更加重视线条、构图、韵律等画面语言。这些极尽心手相合的艺术家,更加将自我的认知和画面的关系视为艺术的重点。一种始于本土审美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成为在社会内部产生觉醒的标志。

相对于前两代艺术家,以田海鹏、郝强、罗灵、林茂为代表的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则强调将“油画在移植到东方近百年后,被重新植入东方精神,成为基于全球化时期的东方哲学和精神诉求的表达。”(田海鹏语), 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迷恋绘画的构图语言和传统的经典范式,而是尝试将西方的绘画彻底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工具来描述当下的日常生活。由的文化评论体系和市场体系之外的做法,事实上在二者之间建立更加直接的对话, 并且让对话双方都增添了无尽的可能性。

展览以二次战后出生的第一代艺术家的作品拉开序幕,上世纪50年代的艺术家,他们眷恋土地,执着于个人内心和对原生态文化的依恋。以朝戈为代表的风格化的绘画强烈渗透地域文化色彩,他似乎永远处于某个宁静高远的视角,以土地般凝重、略带扁平化、天地人统一处理的手法,抹去传统绘画对于光线、质感等等的繁复表现方式,突现草原上人和天地和谐共存的特有的气质。优秀的造型能力在画面上保留了自然主义对造型生命力的认识,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和当地人文传统的双重结合,从地域性文化一角,向观众揭示了人类永恒的诱惑——拥有自由、洞悉未知的巨大力量,以及揭示生活中持久不变的秘密。

这一时期中国雕塑家孙家钵的雕塑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没有选择将艺术品简单符号化的道路,而以深厚的造此,绘画更多地加入了本土的观念性和对话性。

多元文化的并存,源于彼此的差异和互望,在不断放大差异的同时建立彼此共存的基础。相互撞击、相互再造、继而相互联结,是我们时代最有趣的文化现象。各种文化基于自己特殊的地域性视角进入全球化体系,他们之间的互动制衡,无疑将重新定义当代体系。

今天,CH IFRA如同满载本土精神的文化巨轮,它正在全球化的风浪中,体验不同的艺术经验和思想对抗。作为一种古老文化的重生和再定义,它将不可避免地经历在人类公共精神价值和地域特质之间,形成在传统自然哲学的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系统之间的双向开放。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含混、调和的色彩,应合法国艺术特有的优雅、精致和略带诙谐的气质,让整个展厅充满了浑厚宁静的气氛,偶尔远处传来的汽笛声,仿佛在提醒人们这场全球化运动内在的不安和躁动。

猜你喜欢

全球化艺术家绘画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全球化陷阱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