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力合并复位法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漂移中的应用

2014-04-13陈帼英

浙江医学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三力透析液移位

陈帼英

三力合并复位法在腹膜透析患者导管漂移中的应用

陈帼英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是一种居家治疗,易被患者接受,但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腹膜透析管漂移(简称漂管)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1]。漂管是指腹膜透析导管的腹腔内端向上漂移出真骨盆;腹膜透析管移位表现为出液缓慢,变换体位后仍可流出,腹部X线检查可见导管位置不当或移位[1]。若能提高患者居家护理能力,有利于减少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降低住院率,减轻经济负担。近年来,笔者对在本院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加强漂管预防及漂管后居家处理——采用自创的“挤、踮、灌”三力合并法的培训,提高患者对漂管的应对处理能力以及居家护理能力,在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漂管住院率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07—2012-11因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腹膜透析治疗的95例患者,其中发生漂管共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24~72岁,平均(43± 29)岁;均经立位腹部X线检查证实。按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2009-07—2011-01行腹膜透析治疗患者共45例,发生漂管7例,其中男3例,女4例,平均年龄(45± 26)岁;漂管发生时间:术后2周内2例,2周后~10个月5例。右上腹1例,右中腹2例,右髂窝1例,中下腹3例;漂管原因:腹胀1例,便秘1例,长时间下蹲干活4例,提重物1例。实验组:2011-02-2012-11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患者共50例,发生漂管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44±28)岁;漂管发生时间:术后2周内2例,2周后~10个月6例。左上腹1例,右上腹2例,右中腹2例,中下腹3例;漂管原因:腹胀1例,便秘2例,长时间下蹲干活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Baxter公司生产的Tenckhoff卷曲管,均用外科直视手术植管,以导丝引导将腹膜透析管插入真性骨盆内,男性位于膀胱直肠窝,女性位于子宫直肠窝[2],其手术切口均选右旁正中线上。对照组:由专职腹膜透析护士按照百特公司提供的7d培训计划宣教授课,主要内容包括:更换腹膜透析液的操作培训,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的护理,饮食及日常生活指导,水平衡自我监测,如何充分透析,腹膜炎的预防,异常情况的处理等。培训方法:采用多媒体、宣教手册、实物模具等方式相结合模式,使患者及家属掌握腹膜透析基本知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能力,如发生漂管的异常情况,及时到医院行立位腹部X线检查。如证实腹膜透析管漂移,指导患者居家行重力加通便保守复位,对于便秘或排便不畅的患者一定要给予轻泻剂通便,保持排便通畅1~2次/d,可直接帮助复位或加快复位[3]。若自行处理3d无效者,建议住院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一课《如何识别及积极防治漂管》,由专职腹膜透析护士分析漂管的各种原因,详细讲解如何识别漂管及发生漂管后除常规处理如下楼梯、通便等治疗外,指导患者采用自创的“挤、踮、灌”三力合并法进行保守复位。具体操作如下:(1)挤:入液时,由患者或家属以持续压力挤压腹膜透析液袋。挤压时,操作者双手握住并挤压悬挂着的新鲜腹膜透析液袋上部,当腹膜透析液袋中的液体渐渐减少时,操作者一手把持住腹膜透析液袋上部空袋部分并螺旋式旋紧,另一手继续以持续压力挤压空袋下部的腹膜透析液,使腹膜透析液加压进入腹腔。(2)踮:在换液的同时踮脚,即患者穿平跟鞋,身体略前倾,体力较差者可双手扶持桌面或椅背,脚尖踮起后,以脚后跟为作用点,身体用力向后下蹬。(3)灌:以量出为量入的原则:连接双联系统管路,先按常规将腹腔中的液体引流至废液袋,当引流到一定量不能再引流时,予以常规排气后,按(1)步骤加压灌注新鲜的腹膜透析液入腹腔,当达到已放出的液量时即予停止,用蓝夹子夹毕入液管路,再次打开出液管道引流放液,待腹腔中液体不能引流出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一袋新鲜腹膜透析液灌毕。每次换液时就予以“挤、踮、灌”反复进行复位,一次使用1~2袋腹膜透析液,直至腹膜透析液引流通畅。术后切口未愈或有疝气、渗漏者禁忌。

1.3 评价指标 复位成功标准:(1)腹膜透析液在入液、放液时,会阴部(肛门部)刺激感或吸附感觉重现。(2)引流通畅,腹膜透析液入出液无障碍,出液速度较前加快,每次出液时间接近或等于原来的时间或≤20min。(3)超滤量增加,恢复到原来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的Fisher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复位情况 实验组6例患者漂管当天经“挤、踮、灌”三力合并复位后即引流通畅;1例因便秘遵医嘱加用通便药口服并联合开塞露通便,2支/次,2次/ d,于第2天引流通畅;1例因腹胀漂管患者,指导忌进食易产气食物,同时联合使用开塞露通便,2支/次,2次/ d,于第4天引流通畅。8例患者引流通畅后1d超滤量较前差值<250ml;放液痛消失;放液末会阴部(肛门部)刺激感或吸附感重现,予门诊复查腹部X线检查示腹膜透析管末端位于膀胱直肠窝(男性)或子宫直肠窝(女性)中,均居家复位成功。对照组中除2例患者居家复位成功外,其余患者均住院治疗。住院后遵医嘱在腹膜透析管内推注尿激酶,以防大网膜包裹,同时予以灌肠通便等处理。经处理有3例患者在漂管9d内引流恢复通畅,复查腹部X线检查示腹膜透析管末端位置正常,保守复位成功;另2例患者中1例于漂管第12天手术复位,1例患者拒绝手术复位,改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漂管当日复位率、2d内复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漂管住院率(71.4%)低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复位时间及保守复位成功率比较[例(%)]

3 讨论

腹膜透析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腹膜透析管的通畅是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保障。腹膜透析管为硅胶管,质量较轻,而腹膜透析液比重高,当腹腔内灌入腹膜透析液后,腹膜透析管易受浮力影响产生移位可能。如腹膜透析管出现功能障碍,意味着腹膜透析将不能进行[4],故腹膜透析管漂移是腹膜透析技术面临的一大难题。国内有报道称可通过指导患者运动,使腹膜透析管成功复位[5-6]。这些有效的方法有蹲位法、踮脚法、跳高法、下楼梯法等,但需根据患者的体力等进行适当的选择[7],如跳高法、下楼梯法均要求患者有足够的体力,而踮脚法对于体力较差者也同样适用。踮脚复位法主要是运用重力原理,而本研究中应用的三力合并复位法是让患者站立位踮脚,借助重力的同时加用“挤、灌”方法,反复适度向腹腔加压灌注腹膜透析液,利用加压灌注原理,力争避免或解除大网膜对腹膜透析导管吸附,促使导管逐渐回落真骨盆中。

对于尿毒症患者,特别是残肾功能差的患者,容量负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漂管后往往引起超滤量的减少,直接影响患者饮食。即使水分摄入严格限制后,仍可能存在水负荷过多,导致食欲下降、血压升高、浮肿等情况。居家复位不成功,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容易对腹膜透析失去信心,又需要住院治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直接关系着患者的预后,关系着腹膜透析治疗是否能延续。临床实践证实,手法复位也是行之有效地导管复位方法[6,8]。手法复位往往需要医务人员操作,而三力合并复位方法患者居家就可治疗,而且复位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腹膜透析治疗的信心。本研究应用三力合并复位法及时行保守复位,复位成功率高,漂管当日复位成功率为75.0%,漂管2d内复位成功率达87.5%,均高于对照组(P<0.05)。该方法具有适用人群广、安全、有效、经济、无痛苦等优点,腹膜透析管移位者若能及时采用三力合并复位法复位效果明显,避免了手术复位,减少了漂管住院率。

腹膜透析导管的通畅,是维持腹膜透析质量的重要保证。若发生漂管,往往需要手术复位或重新置管,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9]。如何识别、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尽量降低患者漂管住院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对腹膜透析管漂移的复位,目前报道有两种方法:诱导钢丝矫正及重新置管[10-11]。这两种方法不仅有感染腹膜炎的危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更削弱了患者对腹膜透析治疗的信心,所以一旦确诊腹膜透析导管移位后,应优先采取非手术方法进行复位[7]。三力合并法增加了非手术复位的效果,同时降低了我院的漂管住院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重在预防[7],经临床观察腹膜透析管漂移多数有明显的诱因,我们还需加强对患者进行宣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各种漂管原因如不恰当的运动、大便不通畅、腹膜透析导管牵拉等各种原因行针对性的宣教,并加强随访中监督工作,减少漂管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漂管>2周的患者,易发生大网膜包裹,对已发生网膜包裹的患者,保守复位法无效,往往需要手术复位,所以三力合并复位法对于漂管>2周的患者,疗效不显著。对于24h尿量<1 000ml,腹膜透析液负超>300ml的患者,若导管持续长时间不复位,易发生心力衰竭或高血钾等并发症,而且术后切口未愈或有疝气、渗漏者禁忌,故该方法存在着局限性。现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

[1]叶任高,陆才生.要加强腹膜透析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3 (5):259-261.

[2]赵如青,许会兰.腹膜透析患者发生导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5,21(11):1813.

[3]Reddy Y S,Manjusha Y,Kishore C K,et al.Spontaneous Cure of Migrated Peritoneal Catheter[J].Perit Dial Int,2012,32(1):107-108.

[4]王海燕.肾衰竭[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79.

[5]徐海燕,蔡莉莉.腹膜透析早期透析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1B):46-47.

[6] 杨淑革,李怀娟,高雪霞.腹膜透析管漂移的非手术复位3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0):7489.

[7]李洪娜,刘彤,姚佳,等.腹膜透析导管移位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3A):582-583.

[8]张振军.腹膜透析导管移位手法复位成功一例 [J].中华肾脏病杂志, 2007,23(3):184.

[9] 涂文婷.腹膜透析管漂移的预防及非手术复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20(2):14-15.

[10]杨定平.11例腹透管移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1999,20(1):47-48.

[11]王海燕.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553-1554.

2014-01-09)

(本文编辑:严玮雯)

314500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陈帼英,E-mail:ch.0573@qq.com

猜你喜欢

三力透析液移位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与舞蹈学“三台三同三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不同品牌腹膜透析液变更对透析充分性的短期影响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含糖透析液对非糖尿病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血糖血压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迟发性腹膜透析液渗漏的CT诊断及分析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