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斯新海狼

2014-04-12谢瑞强

军事文摘 2014年4期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月3日报道,在日前伊朗电视台制作的宣传军事成就的电视节目中,伊朗“征

服者”级新型潜艇短暂露面。据悉,伊朗首艘“征服者”级潜艇已于2013年11月下水。根据卫星图像显

示,第1艘“征服者”正在伊朗博斯塔努造船厂进行栖装,第2艘正在里海的恩泽利造船厂建造。

伊朗潜艇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征服者”级潜艇是伊朗几十年潜艇技术积累和探索的产物,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它,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伊朗潜艇技术的发展脉络和现状。

伊朗海军作为伊朗在波斯湾海域显示存在的军种,一直是国防建设的重点。由于西方国家的制裁封锁和国内造船工业实力薄弱,伊朗海军装备的基本是中小型水面舰艇。即便如此,伊朗海军算得上是海湾地区的海军大国,与其他海湾国家海军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同西方国家交恶,伊朗海军的主要作战对象变成装备大量先进大型水面舰艇和核潜艇的西方国家海军(主要是实力强大的美国海军),此时便有些相形见绌。

在无法与西方国家海军正面抗衡的情况下,作为借助海水这一有利介质进行隐蔽作战的潜艇成为伊朗海军对付西方国家海军的“王牌武器”。伊朗在1987年正式组建潜艇部队,当时伊朗根据德国和日本在二战期间的袖珍潜艇设计图纸建造了一艘袖珍潜艇,于1987年7月完工,但该潜艇下潜试验未获得成功。1988年,伊朗与苏联签订购置3艘“基洛”级潜艇(877EMK型)的合同,于1992~1996年期间建成并开始服役。伊朗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与朝鲜合作研制小型潜艇,通过多年的技术累积,伊朗在2000年研制成功了“萨巴赫”-15型袖珍潜艇。该型潜艇是伊朗建造的首艘国产潜艇,它的体线型为纺锤形,潜艇前端设有透明的驾驶舱,可搭载2名艇员和3名蛙人,可执行蛙人输送、布雷和侦察等任务。这种技术水平极低的袖珍潜艇在西方一般被称为蛙人输送艇,只能承担一些特种任务,无法执行反水面舰艇、反潜等作战任务。

2004年11月,伊朗在朝鲜“玉高”级小型潜艇基础上仿制的“加迪尔”级潜艇下水服役。“加迪尔”级潜艇长约20米,艇体直径3.1米,水下排水量约为120吨,动力系统为两台柴油机,单轴单桨,在主螺旋桨前方艇体上还布置一个带螺旋桨导管的辅助推进器。该级潜艇装备了2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6枚左右鱼雷,必要时可在艇体外部挂载水雷。由于艇内空间有限,“加迪尔”级潜艇的探测设备比较简陋,可能只配备了侦察声呐和噪音监听装置等,潜艇围壳里安装了搜索潜望镜、攻击潜望镜和导航雷达等设备。

2006年3月,伊朗自行建造的排水量更大的“纳罕”级潜艇建成下水。与“加迪尔”级潜艇采用长宽比较大的艇体不同,“纳罕”级潜艇采用了小长宽比艇体。该级潜艇水下排水量在350~400吨之间,采用水滴形艇型,艇首为曲率半径较大的椭圆形,艇首之后为一小段平行圆柱形舯体,舯体与艇尾小角度平缓过渡,采用较小的收缩角,形成回转体艇尾。潜艇采用柴油机动力系统推进,单轴单桨,尾舵采用十字舵。潜艇围壳长度比较长,占据了潜艇上层建筑长度的一半。从伊朗公开的模型图片来看,“纳罕”级潜艇内部可能没有设置鱼雷发射管,而是在潜艇外部挂载了2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携带量可能只有2 枚。“纳罕”级潜艇只建造了1艘,从潜艇吨位和建造数量来看,“纳罕”级潜艇应该是伊朗寻求排水量更大潜艇而建造的一艘试验性质较浓的潜艇,这也说明伊朗已经突破了建造400吨级小型潜艇的技术门槛。

目前,伊朗海军拥有3艘“基洛”级潜艇、约21艘“加迪尔”级潜艇、1艘“纳罕”级潜艇及一定数量的“萨巴赫”-15型袖珍潜艇,成为海湾地区一支不可小视的水下力量。

意义重大的“征服者”级潜艇

随着伊朗突破400吨级小型潜艇的技术门槛,建造排水量更大的潜艇成为了伊朗下一个努力的目标。据称,“征服者”级潜艇长度约为48米,联系2013年7月伊朗海军副司令向外界透露伊朗正在建造600

吨级新型潜艇的消息,此次露面的“征服者”级潜艇就是伊朗海军副司令所指的600吨级新型潜艇。

600吨级潜艇通常被认为是中型潜艇(600~2000吨级为中型潜艇,也有资料将100~1000吨级划分为小型潜艇)。潜艇尺寸越大,可搭载的燃油越多,海上自持力就更大,可以在离基地更远海域执行作战任务。潜艇尺寸增大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可配备较为完善的探测系统和较多的武器装备,提高潜艇的综合作战能力。潜艇尺寸增大意味着潜艇技术复杂程度的增加和研制建造难度的提高,这对一国造船工业、高强度钢研制能力及潜艇配套设备等方面的技术都有很高要求,因此增加潜艇尺寸必须建立在本国潜艇研制建造技术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之上。

“征服者”级潜艇长约48米,耐压壳体直径约为4米,水上排水量约为600吨。潜艇采用拉长水滴形艇型,艇首为曲率半径较小的椭圆形,艇首之后采用大平行圆柱形舯体,舯体与艇尾小角度平缓过渡,形成瘦长的水滴形艇尾。潜艇上层建筑一直从艇首延伸到靠近尾部的地方,这种设计在当代潜艇中还是比较少见的。“征服者”级潜艇采用艏水平舵加十字形尾舵的操纵面设计,艇首水平舵采用收放式设计。十字形尾舵是常规潜艇通常采用的尾舵,相对于近年来逐渐流行的X型尾舵,十字舵设计较为简单,伊朗以前建造的“加迪尔”、“纳罕”级潜艇都采用了十字舵,成熟可靠的十字舵被“征服者”级潜艇采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从伊朗公布的一些潜艇建造图片来看,“征服者”级潜艇应该采用了单双混合壳体结构。既然“征服者”级是一型常规动力潜艇,该级潜艇的动力装置应该由柴油机、电动机和蓄电池组成,参考主尺度相近的德国206型潜艇,“征服者”级潜艇若要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潜艇动力系统的总功率要达到880千瓦左右,这样潜艇的水下最大航速才能满足作战需求,因此该级潜艇可能会采用2台400~450千瓦的柴油机,结合多组蓄电池和发电机,满足潜艇在最大航速、隐蔽航速等方面的预定技战指标。此次电视画面中的“征服者”级潜艇的螺旋桨由帆布包裹,这也成为许多媒体猜测报道的内容,由于被帆布包裹,我们无法看到潜艇的螺旋桨,但从以前伊朗公布某型潜艇的模型来看,该级潜艇采用了大盘面比的五叶螺旋桨。

采用大尺度潜艇围壳是“ 征服者”级潜艇重要的外形特征。高耸的围壳对潜艇水下回转性是不利的,围壳面积越大升力也越大,围壳高度增高导致升力远离重心,产生的横倾力矩加大,在潜艇回转机动时

控制不好有可能导致潜艇倾覆。从围壳外形可以看出伊朗潜艇设计人员在设计围壳时借鉴了许多世界先进潜艇的围壳外形设计。围壳前缘采用了填角设计,这种设计是近年来二元翼剖面设计围壳改善围壳周围流场,提高螺桨盘面入流流场的品质,降低潜艇水动力噪声和辐射噪声常用手段。潜艇围壳顶部设计也体现了设计人员对提高潜艇隐身能力的考虑,其围壳顶部边缘采用了圆滑过渡设计,这种三元流线型设计有助于改善顶部的流场。由于围壳尺寸增大,潜艇围壳里可安装更多的观察设备和通信设备,围壳里应该配备了搜索潜望镜、攻击潜望镜、导航雷达和ESM装置及通气管。

在武器装备方面,根据“征服者”级潜艇的主尺度和排水量,其配备的鱼雷发射管数量可能为4个或6个(不排除像206型潜艇一样配备8个鱼雷发射管),发射管直径为533毫米,可使用雷径为533毫米的重型鱼雷,鱼雷携带量在8~12枚之间,必要时可减少鱼雷数量用于搭载水雷,执行布雷任务。伊朗目前潜艇配备的533毫米鱼雷包括俄制EST-71/96型线导鱼雷和53-65型尾流制导鱼雷,此外伊朗已经研制成功了最大速度达200节的超空泡鱼雷,其鱼雷生产线也在2005年完工并投产,所以“征服者”级潜艇可能会配备国产鱼雷或从俄罗斯进口的重型鱼雷。众所周知,潜射反舰导弹已经成为现代潜艇的主要潜射武器之一,伊朗新型潜艇是否也配备了潜射反舰导弹成为很多人关注的地方。虽然伊朗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研制了多种尺寸较小的反舰导弹,但根据伊朗反舰导弹技术发展,其还没有研制出潜射反舰导弹,“征服者”级潜艇配备潜射反舰导弹的可能性非常小。

声呐是潜艇在水下惟一可以有效探测远程目标的手段。现代潜艇都配备了艇首主/被动声呐、舷侧阵声呐和拖曳线列阵声呐等多种声呐。由于伊朗水声技术发展滞后,“征服者”级潜艇配备的声呐可能只有性能较为弱后的艇首主/被动声呐,在探测距离和灵敏度等声呐关键战技指标方面会和先进声呐有较大差距,但和以往建造的小型潜艇只配备性能低下的侦察声呐相比,“征服者”配备的声呐无论在种类上还是性能上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除了艇首主/被动声呐,该级潜艇还可能会配备避雷声呐及噪音监听装置,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尽量提高潜艇的探测能力和态势感知能力。

潜艇指挥控制系统是发挥潜艇传感器和武器作战能力的关键系统,被称为潜艇的“大脑”。随着水声传感器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潜艇指挥控制系统已经向综合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其通常使用数据总线将潜艇传感器联接起来,对传感器传回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统一显示,并还可以进行辅助决策。从一些“征服者”级潜艇内部照片可以知道,潜艇内部设有独立的指挥室,指挥室内设置了多台用于显示作战信息的小尺寸液晶显示器,这表明伊朗可能为潜艇发展了综合化潜艇指挥控制系统,虽然性能上无法和先进潜艇的综合化指挥控制系统相提并论,但在伊朗潜艇发展史上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其不但有助于提高“征服者”级潜艇的作战能力,也为伊朗未来潜艇指挥控制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

“征服者”级潜艇在世界潜艇中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呢?近年来伊朗研制的不少新武器都被西方冠以“山寨”、“弱后”等帽子,这种讽刺和揶揄并不是毫无道理的,受制于本国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伊朗研制的新武器和国外同类产品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和伊朗其他新武器一样,“征服者”级潜艇的整体性能和世界先进潜艇也有不小的差距。以提高潜艇声隐身性能技术为例,现代先进潜艇会采用低噪声推进器技术、减振浮筏、声学覆盖层等多种技术尽量降低潜艇的辐射噪声和目标强度,而“征服者”级潜艇仍然采用噪声较大的五叶大盘面比螺旋桨,艇体表面也没有敷设声学覆盖层,其他降噪技术方面也运用的非常少,虽然上文提到设计人员在降低水动力噪声方面对潜艇外形进行优化处理,但潜艇设计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小部分的降噪设计无法显著提高潜艇的隐蔽性。所以,“征服者”级潜艇整体技术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结 语

“征服者”级潜艇是伊朗渐进式潜艇发展策略和伊朗潜艇研制水平及建造技术提升下的阶段性产物,虽然潜艇整体性能不高,但对于遭到西方国家封锁且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伊朗来说,这已经实属不易。“征服者”级潜艇的成功下水表明伊朗已经具备中型潜艇的研制建造能力,其必将是伊朗潜艇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级潜艇。

根据外媒报道,伊朗目前正在研制1000吨级潜艇用于取代疲态渐显的“基洛”级潜艇。“征服者”级潜艇并不是伊朗潜艇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排水量更大、作战能力更强的潜艇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责任编辑:葛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