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消失的地标

2014-04-12成家德

中国有色金属 2014年8期
关键词:豆腐店黄沙豆腐

◎ 成家德|文

一晃,黄沙坪建矿有55周年了。55年过去,黄沙坪虽然没有发生沧海桑田,沟壑为邻的巨变,但斗转星移,世道变迁,黄沙坪的变化还是蛮大的,一些老黄沙坪人熟悉的如余庆亭、饮食店、豆腐店等地标的消失,使人感慨历史的河流在奔腾向前,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

豆腐店

问起黄沙坪公家的豆腐店在哪,现在年轻人或新来的黄沙坪人一定会一头雾水:黄沙坪哪有公家豆腐店?而对老黄沙坪人来说,说起豆腐店,上世纪80年代前,那种凌晨起来排队买豆腐的情景就会历历在目。那时候物资相当匮乏,任何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凭票供应,买什么都要票,我记得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手里有布票、粮票、肉票、肥皂票、食油票……有点“权势”的人手里就会有些单车票、手表票等。豆腐店买豆腐当然要豆腐票。

当时的豆腐店是一家由职工家属组成的集体企业——“五七”大队经营的店子,店子是几间简陋的砖木结构的房子,集加工销售一体,位于现在文化楼后面职工宿舍西头。在这种集体企业做事的人很神气,买豆腐的人也神气,那时一个户口本就能把人分为上下两等,只有城镇户口的家属才有资格去做豆腐,才享有豆腐票,井下工人的家属大部分都是农村来的,属农村户口,当然没资格参加五七大队,也没有吃豆腐的资格。

那时的豆腐便宜又好吃,平日里花5分钱买一块豆腐,用油煎的双面嫩黄,放一些本地的方圆辣椒,撒上酱、醋、姜丝、葱花,起锅上桌,配一碗白米饭,在那时可是较为高级的享受。收入好一点的家庭,还可以在豆腐店东边附近的食品站(就是卖猪肉的地方),凭票买点猪肉,再买点海带炖起,那就是上等生活啦!

那个年代除了没豆腐吃,大米饭也吃不饱,好在袁隆平发现了杂交稻。70年代末,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积极性高涨起来,各种农副产品很快多起来,一时间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一些个体户也纷纷开起了豆腐作坊,个体屠户也开始杀猪卖肉,粮票、肉票、豆腐票等票证慢慢地就消失了,集体开办的食品站和豆腐店也关门停产。后来,矿里拆除豆腐店,在原址盖了一栋家属楼,豆腐店的“遗址”已经找不到了。同豆腐店一样,那个缺吃少穿、物资匮乏的时代,我想也应该永远消失了。

茅草街

说起茅草街,老黄沙坪人一定记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现在黄沙坪工商所地段,有几间低矮的土砖木板屋,大概住了3~4户人家,屋前有个水井,泉水汩汩终年不断。进出的路是一条杂草丛生的茅草路,黄沙坪人就称之为茅草街。当年居住在此的几户职工,现在路过此处,还有一种亲切感和沧桑感,因为他们曾在那栖息生活,繁衍生息。那时,他们每天从家门口那条茅草丛生的小路上走去下井、上班,孩子在那里出生、成长,背着书包沿着茅草小路去子弟学校读书。

现在看来,那几户人家住得很寒酸,但在当时,这样的住房条件已经很不错啦!因为黄沙坪创建期间,在那种“先治坡,后治窝”,即先搞生产,然后才管生活的思想影响下,对职工的居住条件很不重视。企业初建时,单身职工都是几个人挤一间单身宿舍,就是夫妻在矿里上班的双职工家庭,住的也是一户一室的20~30平米的土砖房子,且功能不全。假若是半边户(一个职工有工作,老婆、孩子没工作且是农村户口)的家庭更加寒酸,一家人有一间10平米左右的单身宿舍就算是领导开恩了。70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分配来矿时,与另一职工挤在一个7~8平方米的单身宿舍里,长达5年。遇到同宿舍的家属来探亲,我只好出去“打游击”,找别人挤一挤睡一晚。80年代初期,矿里一个中南矿冶毕业的中年技术人员,由于是半边户,分不到房子,全家住到了一村电车道旁边堆矿石的仓库里。

到了80年代中期,政策变了,企业的自主权大些了,矿领导也开始注重民生问题,加大了对矿区环境的建设,道路全部硬化,矿区盖起了职工住房,职工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知识分子也开始受到重视,基本都分到了住房。到上世纪90年代末,很多员工已经到郴州市买房了,现在有的甚至买到了长沙、广州乃至于更大城市去了。近年来,随着廉租房、棚户房的改造,职工住房条件已大为改善,连新来的一些大学生都住上了公寓楼。茅草街的住房,已经是我们脑海深处的记忆。

露天场

露天场就是露天电影放映场。露天电影场是我矿在上世纪70年代末新建的,由于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单调,舞台上除了八个样板戏,几乎都是口号类和说教类节目。银幕上人们是这样形容的: “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是新闻简报”,但就是这类电影,放映的次数也不多,在乡下一个月就是一次左右。人们常为了看场电影,翻山越岭几十公里,而且每次看的都是重复的电影,像《南江村的妇女》、《闪闪红星》、《地道战》、《地雷战》等,矿区条件好一点的,半个月左右就有场电影,看的也就是那几个老片子,很多职工对电影人物的对白都背得滚瓜烂熟。

70年代后期,很多老电影、老戏剧、文学作品纷纷开禁,文艺苑内,百花齐放。为了满足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矿里废除了周一至五每天晚上学政治的规定,周三、周五、周六都引进新的影片,免费给职工放映,地点就在现在的影剧院大门口。由于场地太小,放映机也不大,群众观看效果很不佳,不能满足广大职工的需求。要是在室内售票放映,常常要加映数场,一时间电影票如同现在春运的火车票——一票难求,一些恋爱中的青年男女,为了共同看场电影,经常找俱乐部工作人员开后门买票。为了解决这类矛盾,矿里就在影剧院旁边修建了一个能容纳几千人的露天电影放映场,并引进了新的放映机,观看效果大为改观,满足了当时职工的文化需求。

露天场建成后,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到放电影的日子,场里人山人海。看电影时候,为隔热防寒,人人携带一张长约60公分、宽约40公分、高约8公分特制的小木凳。看电影成了人们最好的休闲和消遣的活力。后来录像放映机引进后,以及电视机的普及,露天场的火热场面才慢慢消退。露天场也慢慢地退出了职工文化生活主阵地。特别是近年来,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看电影的人已经很少啦,看电视也仅是中老年人的爱好了。

………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这些消失的地标,曾经见证黄沙坪的变迁。回顾它们,更能引起我们对那艰苦岁月里,黄沙坪矿前辈们那种艰苦奋斗精神的崇敬,同时也是激发我们对现在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向往。一切旧事物在慢慢消失,更加瑰丽、壮观的新黄沙坪也已悄然来临。

猜你喜欢

豆腐店黄沙豆腐
万里黄沙处,一座正在消失的古城
麻婆豆腐
学做豆腐
黄沙吹尽见本质,世事变迁皆有因——2019年高考作文失误文的总结
与黄沙斗争的种子遍地生根
豆腐店
“战黄沙” 郭成旺一家四代与4.5万亩沙漠绿洲
豆腐睡莲
豆腐店的主人“6”
家常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