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

2014-04-11李梦婷

山东青年 2014年2期
关键词:预警模型财务风险商业银行

李梦婷

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企业,其风险性与生俱来,自世界上成立了第一家商业银行以来,关于银行财务危机的问题就层出不穷。而作为金融业核心的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为商业银行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分析、识别出银行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指导银行监管当局有效配置资源,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防止风险恶化而致使银行陷入财务危机。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几类主要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进行分析对比,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自从世界上成立第一家商业银行以来,关于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问题就层出不穷。随着世界经济自由化和一体化的逐步深入,银行财务危机爆发得也愈加频繁,逐渐演化为一种全球现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飞速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如不良资产过高、呆账过多、资本充足率不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较差、业务和产品创新能力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等。加之现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商业银行通过借贷率差便能盈利的经营模式将被打破,行业内竞争压力加剧,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甚至可能引发银行财务危机。并且,长期以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中,管理层更侧重于风险的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通常不重视风险的事先管理,这无疑增加了银行财务危机爆发的概率。因此,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显得非常必要。

1.2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是进行其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研究,建立相关风险评估模型,预先警示财务运行体系中隐藏的风险并及时发现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减小财务风险引发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中各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的解决,对于研究企业风险管理理论及财务管理理论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构建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目前金融发展迫切需求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负债经营的特点导致商业银行本身就是就是一种具有内在风险的特殊企业,而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在其业务经营的全过程预测风险,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其次,从整个金融市场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等改革措施的推行,银行经营环境将发生巨大改变,这将导致经济波动加剧,为稳定资本市场,有效控制风险,防范危机,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也是相当必要的。

2.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的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不恰当等而引起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或资本结构不合理,加之缺乏对相关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导致银行面临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存在差异的风险。

3.主要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类型

3.1单变量模型

Fitzpatrick(1932)最早开展针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他通过对单个财务比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单变量模型中判别能力最高的指标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这也是最早的针对初期单变量模型的研究。Secrist(1938)最早将单变量统计法引入银行风险分析,通过对美国1929-1933年间倒闭的735家银行和未倒闭的121家银行的近百个财务指标进行逐一单变量系统分析,试图找出倒闭银行与健康银行在财务状况上的差别。李秉成(2004)从财务困境形成角度、困境征兆角度,运用单变量财务困境预测方法探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预警系统,提出了两类财务困境综合分析方法:财务困境加权分析法和象限分析法,通过分析危机预警征兆初步判断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水平

单变量模型操作简单,易于理解,但其分析结果过于片面,对风险的监测不够全面,且易于被管理层操纵,更无法判断危机爆发的时间,因此在现实中已很少被使用。

3.2多元判别模型

在单变量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以Sinkey(1975)和Spahr(1989)为代表的学者将多变量分析法引入了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通过建立判别函数,综合统计分析各财务指标得出风险判断值。在我国,熊维平和朱红书(2001)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商业银行的内部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郑楠楠(2009)从我国商业银行上市的背景入手,分析了上市银行财务风险的来源、特点及其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了平衡计分卡和EVA概念应用于上市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设置的探讨,同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十四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指标体系。

3.3线性概率模型

Meyer和Pifer(1970)最早使用线性概率模型来预测银行破产。他们以39家破产银行以及与之相配对的同时间、同地区、开业时间相似的正常经营银行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银行破产前一至两年,约有80%的破产银行可以被成功地预测出来,但是三年以上的预测能力就不太理想了。郑茂(2003)构建了财务预警评判指标体系,应用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作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层进行财务危机预测、信用风险定量分析的有效工具。佘雪锋、杨瑾淑(2008)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线性概率模型和Logistic模型,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线性概率模型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缺点,一是误差项异方差,二是概率的预测值可能在区间(O,l)之外。因此这种方法较少被采用。

我国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起步较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初步确立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我国基本没有出现关于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到九十年代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国内经济成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内学者开始了对财务风险预警的探索研究。进入21世纪之后,受到加入世贸组织、亚洲金融风暴、国际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我国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的研究急剧上升,其中规范性研究相对实证研究多一些,说明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没有很好地与国内经济实际结合起来,并且实证研究中针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研究较多,针对商业银行的则一直很少。另外我国学者对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及分析方法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国外已有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创新之处很少,国外研究随日趋成熟,但由于各国资本市场环境不同、宏观经济政策不一致、行业发展程度存在差异等,因此,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先进研究成果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我们在应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我国自身情况,创建出符合自己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楠楠.我国上市银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2]左淋丞.基于宏观经济影响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D].长沙:湖南大学,2012.

[3]刘飞虎,罗晓光.基于PCA-RBF神经网络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投资研究,2013(3):88-97.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警模型财务风险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基于RS—ANN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