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创新思路探索

2014-04-11王静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国农村合作社探索

王静

摘 要:我国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村合作社的发展都提出了他们自己观点。在回顾这些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建立合作社的有关科学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制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与时俱进地从根本上给我国的农村合作社发展提供一些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发展问题。

关键词:中国农村;合作社;农业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探索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69-02

引言

农村合作社是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创新农村体制机制的有效载体,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我国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的指导方向。当代农村合作社合理聚集了资金、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还通过合作经营、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调查,加入农民合作社的农户比一般农户增收30%左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有助于形成多元增收、持续增收、稳定增收的发展格局。同时,希望通过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组织。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合作理论的科学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观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农业发展的规律,重点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农经济现状,从他们所处的发达国家的国情出发,从资本主义社会已有的合作制度里得到启发,提出建立合作社的一系列原则。

1.农业合作社科学理论的由来

合作社来自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群众的自发的创造。18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后来遍及欧洲各国,涉及到工业、农业、手工业各个领域。其形式多种多样。在这些国家中,他们的政党利用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创办自己的报纸,建立自己的教育机构、自己工会以及自己的合作社。对此,马克思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合作劳动,特别是有少数勇敢的‘手独立创办起来的合作工厂”,“对这些伟大的社会实验的意义不论给予多么高的估价都是不算过分的”。①马克思、恩格斯批评空想社会主义者拉萨尔企图“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想法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认为,“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的组织”应该是从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国家给予生产合作社的“国家帮助”中产生的,并且这些生产社不是由国家而是由“工人”建立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农业合作社也应该由农民自己参照工人自己组织的合作社方式来独立创办。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对当时的合作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形成了他们的合作社理论。

2.关于合作社的性质和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合作制不是独立的经济形式。合作社只是一个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并非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性质的。②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没有忽略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合作社的积极意义。他们认为“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所打开的的第一个缺口”,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积极扬弃”。③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合作经济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与国有经济并存,合作社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合作社内部可以可以暂存雇佣关系,但是要加以限制;对于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的小生产者,不能采用剥夺的方式,而要建立各种合作社使他们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④最后,他们强调,合作社是劳动群众创造的适合于未来社会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有重要意义。

(二)列宁的合作社思想

列宁的合作社思想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的发展,首先是十月革命前的合作社思想。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列宁在他起草的《哥本哈根代表俄国社会民主党代表团关于合作社问题的决议草案》和《哥本哈根国际社会主义大会关于合作社问题的讨论》中明确阐明了:我们可以利用合作社向工人传播阶级斗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并培养工人成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生活的组织者”列宁主张无产阶级政党积极帮助合作社,帮助鼓励工人加入合作社,在工会发展的地方组织新的合作社。但列宁一直认为合作社的局限性很强。第二,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合作社思想,这个时期列宁的合作社思想比较偏左。他在《苏维埃政权当前任务》中提出“资本主义留给我们一群众组织—消费合作社,这种组织便于我们过渡到对产品分配实行广泛的计算和监督。”第三,新经济时期的合作社思想。列宁在这个时期批判了自己再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政策,提出了《论合作制》成为了列宁比较成熟的合作社经济思想。

(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的合作社思想

毛泽东的合作社理论是从列宁和解放区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早在1942年11 月,毛泽东便指出:“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陷入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的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合作社。同时,毛泽东将当时解放区的合作社分为四种形式,即变工队或称为互助组;综合性合作社,包括生产合作、消费合作、运输合作( 运盐)、信用合作;运输合作社( 运盐队)以及手工业合作社。毛泽东认为,“我们有了人民群众的这四种合作社,和部队机关学校集体劳动的合作社,我们就可以把群众的力量组织成为一支劳动大军。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受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之后,我国的刘少奇和周恩来同志又分别提出自己关于合作社的看法。刘少奇认为合作社思想的本质是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他主张合作社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制度;应先从流通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主张颁布法律保护合作社权益。周恩来也强调供销合作社和消费合作社;供销合作社要为农民服务。endprint

二、中国农村合作社创新思路探索

(一)中国合作社的实践

建国后,合作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总的来说,第一阶段从1949年建国起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这个时期里,我国国民经济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合作社在这个时期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合作社的第二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合作社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为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地区也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偏向。第二阶段的合作社,由于我国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农民收入有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出现。2004年、2005年党的16届四中全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后,伴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我国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迎来了它的黄金期。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合作组织,如按行业品种划分为牧业合作社、渔业合作社、芹菜合作社等;从农业经营对象上看,可以划分为种植业合作社,林业合作社,牧业合作社,副业合作社和渔业合作社。十七大以来,更是给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中国农村合作社创新思路探索

我国的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乡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从现阶段的综合条件和需要考虑,新型农业合作社的组织体系应由新型农业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组织和产业一体化的合作社联合控股企业三位一体构成。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

1.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专业(行业)协会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按照行业或者是生产经营同类农产品的产业链联合起来的业缘性合作经济组织。其基本特点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产独立于原经济体外,入社社员按照股份占有;它的成员打破了原村社区限制,实现按行业,产业链和跨社区的联合;它的生产经营范围超越了社区限制,开始突破地缘、血缘、亲缘的界限,按产业实现跨区域的空间联合;它的组织制度和治理结构摆脱了“乡镇治村”格局的束缚,按照市场规律在更广阔的空间联合生产和市场开拓。

2.发展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和资本联合型股份合作社。人们通过自己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是集体资本(包括现金、实物、不动产)折量化,实现社员人人持股,这样的话,农民成为了股东,从而使社区共有的资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民主监督、科学管理”,减少集体资本经营风险,增加资本收益。这种经济组织实际上是与村民身份相对应的“资合”组织,较少有劳动合作。

3.发展“联合体”或“生产组合”

“联合体”或“生产组合”,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资本和劳动力需求超过家庭经济资源能力时而发生的一种简单的组织行为,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付盈亏的合伙人组成的临时性组织。这些组织是一种放大了的家庭经营,是缩小了的合作社。它类似于“合伙企业”,但又不具备法人地位,没有独立的财产,合伙人都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对联合体或生产组合的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1974.

[2] 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959.

[3] 黄道霞,等.中国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G].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

[4] 罗汉平.农业合作化运动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 冯开文.合作制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6] 黄兆康.农村合作社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3,(2).

[7] 蒋玉珉.合作经济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8] 洪永淼.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与现实[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9] 杨德寿,等.中国合作社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10] 李殿平.我国弄寻合作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J].财贸经济,2002,(9).[责任编辑 高惠琦]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农村合作社探索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关于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浅论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早婚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