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2014-04-11王宁刘芳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王宁 刘芳

摘 要:昆明市正加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加快建设满足发展需求的高、精、尖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昆明市制约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职业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并分别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重点发展任务和建立多元化投资制度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实用人才;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167-03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才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人才需求呈现新形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点领域,是实施人才强农战略的关键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用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是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昆明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多民族”特征。当前,昆明市正加速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占农业人口比例,建设满足昆明市发展需要的高、精、尖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十一五”期间,昆明市大力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以增加总量,改善结构、提高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乡村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手等各方面实用人才。但是,距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目标,还存在着明显距离。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传统生产方式的农民多,新型实用人才少;第一产业生产型的人才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少;从事简单、分散农业生产的人才多,围绕优势农产品产业化生产、流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少。

因此,大力发展符合新形势农业建设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对农民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把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对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是农村实用技术的研发主导者,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更是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培育者,在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解决农村基层人才匮乏问题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严重制约了新型农村人才的培养,其在服务农村社会发展的教育职能受到了巨大挑战。

(一)农村职业教育的资源供应与农村人才需求失衡

县域农业职业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育的主体,它担负着提高农民文化知识、培育新型农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近年来面临着发展的瓶颈。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生源不足,农业类专业的招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主要以招收农业类学生为主的中等专科学校已经更名、合并及升格,学校发展方向调整后,农业类专业和招生人数急剧缩减。另外,农村的职业中专或职业高中所招收的涉农类专业学生也在逐年萎缩,2013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达3.71万,涉农类专业招生比例不足10%,甚至很多县区农村职业学校的涉农类专业已停止招生。职业教育中农业类专业呈现急剧萎缩趋势,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对各类技能型人才需求却不断增大,农村人才需求与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现状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及未来的教育潜力存在着失衡困境,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带来严重的挑战。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脱节

由于“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农村文化水平不高、生产经营分散且品种多样、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等,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方向、教学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复杂性[1]。此外,教育培养目标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而设定的,农村经济社会情况的变化是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目前,昆明市正致力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小城镇、农业工业化的进程,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农民,这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应主要定位在培养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的综合实用型人才上[2]。当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培养目标偏离“三农”的异质化的趋势。专业设置不能根据当地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的需求设置专业,没有准确的办学定位,存在盲目跟潮流,造成各校专业设置重叠交叉,缺乏本地的特色和优势。近10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普遍开设了电子电器、模具设计、汽车维修、计算机运用、广告设计等专业,原有的种、养殖等涉农专业停止招生,而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农村经营管理及农业技能服务类的专业则严重缺乏。

同时,有些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进行动态修订,课程设置雷同性高、针对性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时和质量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近些年,昆明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对如何有效地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作了不断探索,总结了“经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公司+农户”等成功的办学模式,开设了许多实习实训基地,但由于受到其功能、规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水平、设备设施的数量和现代化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办学条件远不能满足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另外,学校在农村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和经营理念的培养方面也严重不足,没有将职业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相结合。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办学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最终制约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

(三)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与农民的教育需求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已取得长足进步。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把培养高素质的农村人才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的重心已从城市向农村转移。但是,农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与政府的推动力度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受到自身的“经济理性”观念及“生活事件”经验的影响。在西部偏远农村和民族地区,农民习惯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还未完全清楚现代科学技术能否带来好处、需增加多少投资、需增加多少工序和工时、能够带来多高的产量、产品能否销售出去、增产能否增收,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效果有顾虑等问题,表现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理性行为和教育培训效果的短期性及实用性价值倾向。另外,在农民的农业生产经历中,也存在着许多关于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的事例,有的科技推广项目,农民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得不到应有的收获[3]。这些经验也是导致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认同上存在疑问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影响到农村实用人才对自身价值及其发挥作用的模糊评价及对其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效益的怀疑。这样就对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性带来负效应。因此,如何发挥他们在各自行业内对农业、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扩大农村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力,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是值得共同思考的课题。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涉农专业建设,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这重要论述显示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民教育的重视,也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4]。

(一)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依靠正确的培养目标的定位,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因此,农村职业教育要对受教者预期的培养标准和要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实用人才不能适应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要重新思考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建立起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符合实际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昆明市农村职业教育应由原有的重知识的培养逐步转向重视技能的培养,重视“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综合人才的培养;原有的仅为地方培养务农人员服务的思想,应逐步转向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服务,即为地方输送具有较强竞争意识、自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5]。因此,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要加大农村实用技能教学的比重,同时要处理好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学的关系,建立一个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发展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和支柱产业发展实际,设置体现特色与优势的专业和课程

专业设置体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特征,农村职业教育以培养和造就数以千记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劳动者为主要目标,其专业结构必须适应农村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以现代大农业观为指导。也就是说,专业设置既要注重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的生产要素,又要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运输、营销、经营、管理等二、三产业的商业要素。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以大农业观的指导下,以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特征、区域农村人力资源状况和农村人才综合性、技术性等需求特点为主要依据,紧紧围绕当前昆明市鲜花、蔬菜和牛奶等农业支柱产业,做好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建设。

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合理,应根据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动态、灵活地调整课程结构;根据大农业所包含的产业链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根据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发展需要来设计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针对性和实用型,要围绕服务“三农”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来构建[6]。随着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生产的很多项目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点,如绿色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等。这就需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科学地设置课程进行深入地研究。

同时,要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确保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培养贯彻教学全过程,也要贯彻产学研结合思想,成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和农村各种科技示范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将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

(三)重点发展针对初级农村实用人才的成人继续教育培训

当前,昆明市农村实用人才中初级农村实用人才占了90%以上的比例,这说明初级的农村实用人才是昆明市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是将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应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技能提升和更新为主的职业培训。一是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要在市农业部门的统一组织和部署下,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坚持面向“三农”的方针,坚持农科教结合的发展方向,组织县农技推广站(中心)、广播电视学校、职业中专、农机校、乡(镇)农民技校承担技术培训任务,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建立起完整的培训体系和网格。二是要科学整合教育培训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文化基础类:主要以应用知识为主,如计算机应用、商务谈判、外语沟通、经济合同文本书写等;法律基本知识类:包括宪法、经济法、劳动法以及涉农的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类: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企业经济管理以及农业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知识等,此外,还应培训一些文化卫生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以提高农民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类:要培训一些切合本地生产生活的最新科学技术知识,使科技成果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提高农村的现代化水平。三是要积极发展远程教育系统。要依托农业中专、农职业高中或条件较好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建立网络教学点,利用农闲时间,集中进行远程教学,从而实现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高效率目的。四是要大力倡导农村“自组织”举办职业技能培训。随着农业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发展,农民以自愿互利为基础,通过龙头企业的组织和带动,成立了各类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专业协会。这些组织是进行技术示范和培训的重要资源,要积极动员它们以“现身说法”及“传帮带”的形式开展新型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这也将来农村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力量。

昆明市正加快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专业协会、专业联合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就要求培养大批经营管理型的专业组织负责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所以,应着重以职业技能培训为基础,以现有的初级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以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为重点,着力培训一支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需要、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农村经营管理性人才。启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培训计划”,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开展农产品流通政策、工商管理知识、经纪人管理办法、合同法、经济法和农业合作组织法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组织带动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建立多元化投资制度,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是为全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其公共性决定了政府部门作为责任主体的一方,不但必须承担最主要的投资和办学职责,也要充分调动其他社会系统作为责任主体的另一方积极参与公共产品的供给服务,形成“多主体”办职业教育之路。所以,要调动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民间团体、公益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倡导民办官助、公益扶持、多渠道拓宽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长期依靠国家、资金匮乏、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同时,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提升贫困地区办职业教育的能力。昆明市有大量的贫困山区及少数民族村寨,当地政府财政收入和百姓经济收入都很低,他们的财力很难支撑职业教育及人力资本投资。因此,要建立以市财政为主体的多层次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建立职业教育资金投入的保障制度,确保对落后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接受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发的资助,增强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自觉性,尽力推动不同农村地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容泉.黔西北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问题现状与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96-99.

[2] 阮艺华.论高职教育的苏学体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9).

[3] 成文章.云南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J].农业教育研究,2009,(2):4-6.

[4]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适应新形势做好农业职教和培训工作[N].中国教育报,2010-03-06.

[5] 谢玉坤.黑龙江省农村人才需求与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探究[J].前沿2011,(3):8-10.

[6] 孙文学,张维新.农村人才需求结构与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4,(22):66-71.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新型农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
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刍议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新型农民的内涵与需求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展望
新型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