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研究》内容简介
2014-04-11熊伟
《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研究》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熊伟副研究馆员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绩效与成效测度的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研究》(项目批准号:09XTQ001)最终成果。全书有60.8万字,共5编18章,从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方法体系和实证报告等五个层面,全面研究了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相关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图书馆广义本体论”,尤其是开拓了“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标准化定量评估研究”新领域,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体系,展望了当代图书馆的发展道路与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当代图书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快了图书馆学科价值自觉的步伐,也为今后的图书馆全面价值管理研究和实践奠定了较好的理论与方法基础。全书的主要内容与重要观点如下:
第一编是“图书馆广义本体论”,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图书馆存在及运动的基本规律。合理开展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前提条件是合理界定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而合理界定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前提条件又是系统阐明图书馆的独特存在及运动规律。当代图书馆学正面临向“客观知识本体范式”的全面转换,作为“哲学本体论”与“科学本体论”统一形态的“广义本体论”是一个能够深刻解释图书馆独特存在及运动的理论视角,可以为图书馆学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广义本体论”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图书馆的本质是根植“知识记忆”自立在世、魂系“全息共享”自尊为世、建功“全信息时空”自强于世的三位一体的独特社会存在及运动。图书馆广义本体运动是以“人类客观知识精华”为客体对象的独特的广义本体运动,其独特性在于它是“人类永久记忆客观知识精华的社会机制”,这是我们研究图书馆学的“学科逻辑起点”;它有一个从“客观知识标本”到“客观知识样本”到“客观知识范本”的非守恒、超循环运动过程,贯穿该过程的基本运动规律是“永久建立客观知识关联”,这是我们研究图书馆学的“学科逻辑主体”;人类“永久建立客观知识关联”的基本主题是“转知成慧”,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层次是公共智慧服务,这是我们研究图书馆学的“学科逻辑终点”。更进一步说,图书馆的广义本体运动是人类客观知识精华的广义生命运动,即客观知识精华的“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生态-永生”运动,所面临的四个基本问题是:生成面向知识保存的“客观知识存量”、面向知识保障的“客观知识流量”、面向知识创造的“客观知识动量”和面向知识自由的“客观知识张量”。知识关联计算的基本原理是“立模变群,优序协同、逆距对称”。新时期图书馆学的六个核心研究领域是:关联资源建设、微知识计算技术、公共智慧服务、知识价值管理、信息素养教育和知识生态工程。应牢固树立“超限世界观”,坚持“融界方法论”,积极培育“客观知识本体”的新范式。
第二编是“图书馆社会价值论”,阐明了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分析了世界图书馆社会价值学术思想观念的历史演变线索,认为图书馆最根本的独特社会价值是实现转知成慧的客观知识关联价值,未来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导向可能是:从“开放性满足多样化个性需求”转向“专注追求卓越促进知识自由”;从“中介性供给客观知识资源”转向“协同性培育自由知用能力”;从“重视知识自由权利民主社会制度保障”转向“关注公共知识资源低廉高效配置”;从“响应服务现在”转向“稳健引领未来”。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客观存在着典型的社会网格结构,是对社会投入实现创造性转移与倍增输出的价值变换过程,特别是由基效价值运动、绩效价值运动、成效价值运动和乘效价值运动顺序关联构成的图书馆社会价值非守恒超循环演进过程,并且具有复杂的动力系统和动态的过程控制。对全面提高“总成本-总收益”效率的追求,必将使图书馆的社会价值运动从目前的“粗放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今后“集约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特定图书馆的综合馆力、智力资本、相对竞争力、社会信息化程度、用户全息共享水平、用户利用转化能力、社会应用扩散能力等主要因素综合决定着不同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之间存在个性差异。图书馆社会价值活动存在着一个由价值方面的生成发现机制、转移实现机制、评价协调机制、导向选择机制、反思再造机制和演变发展机制相互作用形成的总体运行机制。引入了“信息距离”、“知识距离”、“知识时间”等概念,根据“图书馆对客观知识状态进行有效的时空转移变换活动缩短了人类客观知识精华与用户之间的知识距离和知识时间”的思想认识,可以构造出相关描述和测度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过程中价值数量变化程度的一系列价值计量公式,可用于解决图书馆潜在社会价值测度这一历史性难题。
第三编是“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论”,提出了全面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图书馆质量评估与图书馆价值评估是图书馆评估活动体系的两个基本子体系。所谓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是以社会主体的有限知识、有限理性和有限德性为全部价值评估的前提假设,对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状态进行客观定量测度与主体定性评价相统一的全面价值评估行为及过程,包括 “定性社会价值评估”和“定量社会价值评估”两大方式以及“主体性社会价值评估”与“客观性社会价值评估”两大类型。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图书馆的价值发现、价值证明、价值导向、价值激励和价值创造。根据图书馆社会价值运动过程规律,应积极开展包括基效价值评估、绩效价值评估、成效价值评估和乘效价值评估的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评估。相关价值评估领域的评估模式为我们形成和完善“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标准化测度评估模式”和“图书馆社会价值全面培育评估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评估可以有力支持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管理。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从局部价值评估转向全面价值评估、从组织价值评估转向事业价值评估、从有形社会资产为主价值评估转向无形社会资产为主价值评估、从社会使用价值评估转向非社会使用价值评估、从鉴定性价值评估转向建设性、发展性、审美性和信念性价值评估。
第四编是“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方法论”,构建了全面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的方法体系。为了有效支持开展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应建立由一般评估方法、通用价值评估方法、图书馆工作质量测度方法、专门价值定量分析和测度方法组成的多层次的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其中:主要的专门价值定量分析方法有价值工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和价值库分析法;主要的定量测度方法有指标体系法、信息距离法(或知识距离法);主要的综合性定量评估方法有消费者剩余法、消费成本法和条件价值法。顺利开展图书馆成效价值评估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质量评估的结论,特别是充分利用其相关支持标准与指标体系,尤其要精心做好价值评估必需的大量统计数据与调查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为了解决 “定量化”、“可比较”和“全面性”等图书馆社会价值评估三大难题,应积极开展“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标准化测度评估”。根据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评估的过程逻辑模型和个性差异解释模型,特定个体图书馆显在社会价值产出总增量的标准化测度公式为:Y=ABCDEτ(1+α)(1+β)(1+γ)X。其中:Y为其显在社会价值产出总增量,A为其综合馆力标准化系数,B为其智力资本影响标准化系数,C为其相对竞争力标准化系数,D为其所在区域社会信息化标准化系数,E为其所在区域用户全息共享水平标准化系数,τ为其基效价值产出系数,α为其绩效价值产出系数,β为其成效价值产出系数,γ为其乘效价值产出系数,X为社会投入总增量,Y,A,B,C,D,E,τ,α,β,γ,X≥0。确定上述标准化系数的关键是建立能获得相应数值的标准化测度指标体系。
第五编是“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评估实证报告”。该编具体实施了“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标准化测度评估模式”,首次运用了图书馆全面社会价值评估标准化系数测度指标体系和标准化测度总公式,发布了《陕西省X大学图书馆2005-2009年标准化社会贡献率评估报告》和《2005-2009年中国公共图书馆社会贡献指数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