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4-04-11

关键词:精简边区根据地

郭 峰

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精兵简政”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研究“精兵简政”思想不是“就事论事,论证结果”,而更应该“分析根源,论述过程”。通过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社会背景、制定决策和实践过程,总结“精兵简政”思想的科学性和理论性,找出“精兵简政”施政体系的合理性,进而指导我党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解放思想,开拓思维,提高执政效率和执政水平。所以,研究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思想的形成历程,对当前我国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借鉴意义。

一、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社会背景

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9月的发表的《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明确提及了“精兵简政”。他在文中说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精兵简政”思想的形成源于一个逐步探索实践的过程。由此,毛泽东领导我党率领边区人民群众冲破了国民党政府对边区根据地实行的经济压制与军事围剿,恢复了边区根据地的经济,缓解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减轻了边区人民群众的负担,并进一步为适应抗战形势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克服困难的合理性政策措施。

1940年之后,日本侵略者加大了对陕甘边区根据地的军力投入,另外还有大部分投靠日本的伪军也被作为补充战斗力编入战斗序列,以配合日军对边区根据地的大规模的围剿进攻。日军将党和边区根据地的地方武装当作主要的攻击目标,妄图通过进行大规模反复的“军事扫荡”、“三光政策”在短期内消灭我党的军事武装。这一段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部署了超过55万人的军队,其中超过33万人投入到对边区根据地的军事清剿中,使得我党及边区根据地人民群众面临着严峻的军事威胁。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里的顽固派背信弃义,企图在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人民的权利,军事上大举进攻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并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发动了进攻,国民党政府在蒋介石的反动领导下公开宣传中国只能有“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专制主义。蒋介石以抗日战争需要为幌子,扬言国内不具备进行民主选举的氛围,无法达成“宪政”,所以应当以“军政”来统治中国。因此,西安事变后我党与众多民主党派爱国人士一同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同虚设,国民党政府对边区根据地政府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在华中地区不断制造军事摩擦,企图通过武力摧毁新四军,另一方面又妄图经过谈判限制我党武装力量的成长,逼迫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退至黄河北岸。以上种种压力使得陕甘边区和各敌后根据地的经济财政严重受损,边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重大损失。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党外人士、米脂县的名医、李鼎铭先生提出了“精兵简政”的建议,毛泽东虚心接受并采纳了该建议,并将人民群众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以解决人民群众税赋过重,生活艰难为首要目标,制定实施详尽的“精兵简政”政策,并同时实行减租减息。他在党内外各种会议及其发表的文章中多次提到,要求各边区根据地加大力度践行“精兵简政”政策,不然“弄到民困军愁,便有坐毙危险”。

延安是最先执行精兵简政的地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从此,华北各边区根据地相继开展精兵简政,边区的经济得以快速恢复,解决了广大边区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计问题,巩固了边区政府政权,进一步发展壮大了党领导的武装革命队伍,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及之后的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物质保障。

二、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政治背景

“团结和统一”是延安精神的精髓。这种精神是和党的民主建设发展密不可分的。民主政治必须建立在“团结和统一”的基础上。当李鼎铭先生作为民主人士郑重提出“精兵简政”的提案时,在党内曾产生争议,有些人担心会消弱革命的力量,甚至对提出这个提案的动机产生怀疑,毛泽东则非常重视,虚心的接纳和采用了这个提案,这显然就是当时延安地区民主制度最好的见证。

毛泽东在边区根据地施行了人民普选制度,通过普选选举选出边区政府参议会,这也成为后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在政权建设方面,毛泽东规定了“三三制”原则,也就是由共产党员、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组织成员的三分之一。“精兵简政”的提议者李鼎铭先生就是在这种制度下被选为参议员的。“三三制”不仅仅代表的一种政权的组织形式,而且从实践中探索建立了新的民主制度。经过了“三三制”改选之后的边区各级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也就奠定了广为传颂的延安精神的群众基础。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被认为是当时全国民主的典范,“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在延安,毛泽东树起了自己的旗帜,积极争取中间势力,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著名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陈先生在访问延安前是国民党的支持者,但在访问延安并多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之后,毅然一边倒的倾向支持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毛泽东领导我党坚持把民主政治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高度。1941年11月,在边区政府第二届一次参议会上,毛泽东同志作出了重要指示,他强调召开边区政府参议会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要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民主主义中国。毛泽东重点指出我们的党要坦诚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集中采纳人民群众的智慧,善于采纳群众的合理建议,任何一个政党违背了人民意志都将走向灭亡,他尤其指出我们党要与党外民主人士进行合作。这些诚挚的发言,给了参加会议的李鼎铭先生极大的震撼和感动,随后李先生被选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1941年11月21日解放日报刊登了李鼎铭先生的就职讲说:共产党“很愿意大公无私做到精诚团结”,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应“互相信任,互相亲爱”,“看成一家人,同力合作,干这抗战建国的事”。因此才有了之后李先生的献计献策。

三、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具体实践

“实事求是”作为我党一直以来所坚持的基本路线,其更多来源于延安时期党在边区根据地的各种实践摸索。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能够在当时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就是因为在以下几方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一,精兵简政的目的是巩固边区政权。这段时期,日本对各边区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清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党领导的边区根据地遭受了重大破坏,华北地区的根据地被迫分割成小块变成游击区,部分边区根据地政权不得不撤离,边区根据地的总人口减少了一半,只剩不足5千万,从而造成了边区政府的财政经济严重受损。另一方面,陕甘宁边区遭受五大自然灾害的侵袭,粮食成为大问题,财政经济情况极端困难。部分地区出现断粮现象,基本口粮都出现了困难,边区政府通过几次买粮借粮才勉强支撑了下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边区政府只能把征粮指标提高了一倍。这样一来原本就艰难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人民群众的税赋负担加重,开始涌现出对党的不满。为了减轻群众的负担,缓解党与群众的矛盾,毛泽东抓了两件事,一是全员开展大生产运动,二就是实行精兵简政。

第二,精兵简政的实施措施要因地制宜。对边区政府机构的精简不能采取简单地一刀切,而是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逐个解决的方法。在军队方面,各主力部队包括其指挥领导部门通过加强整体训练,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强化地方游击武装,大力发展民兵等具体措施,缩减编制,裁减人员充实到一线生产,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对于政府系统的精简则更加详细,各级根据地地方政权全部精简机构,减员简编,提升工作效率,裁减下来的工作人员派去基层参加生产建设,人尽其能。此外,在具体的精简政策中明确规定了,各根据地党政军系统脱离基层生产的工作人员不能超过人口总数的3%,其中军队系统里脱离基层生产的工作人员不能超过2%,党政系统里脱离基层生产的工作人员不能超过1%。毛泽东在精兵简政的实施过程中提到了严格工作纪律,领导干部需要多下基层,把握具体情况,实事求是,惩治腐败、贪污、勒索等行为。精兵简政措施成功实施的同时,边区政府也实行了减租减息的政策,减负政策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支持和信任,使得我党甩掉了机构臃肿的包袱,不仅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解决了财政的困境,也进一步强化了党和人民群众鱼与水的关系,为干部的培养、积蓄武装力量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第三,精兵简政的政策措施坚持落实到位。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精兵简政”。1941年12月,毛泽东第一次向各边区根据地发出了精兵简政的命令,并拟定了精简各党政军系统的具体方案,到第二年初,各系统精简裁编工作基本完成,上百个党政军系统所属的分支机构被裁减,机关工作人员减少了76%。1942年6月底,边区政府又开始第二次精简,并通过发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系统第二次精兵简政方案》,对政府系统内部的机构及工作人员进一步进行了整编减员。1942年9月,毛泽东又发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提出要对前两次党政军系统精简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1943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的扩大会议,发布了《关于公布简政实施纲要的命令》,对中共中央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进行了精简,这也为各级的党政军系统的精简工作树立了榜样。通过这次精简工作,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又减员35%。通过这三次精兵简政,党中央达到了精简、统一、节约和减轻人民群众负担的目的。从具体的精简效果来看,虽然部队部分减员,但保留了精兵,战斗力不但没有消弱反而增强;党政军机关工作人员裁减下来大部分补充到生产部门,生产增加的同时减少了开支,解决了“头重脚轻”的矛盾,从而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最终民心得以凝聚,抗日根据地得以巩固,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度过难关,坚持抗战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四、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理论成就

延安时期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的形成与实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典型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结果。“精兵简政”思想的产生发展丰富了毛泽东的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精兵简政”思想包含了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通过精兵简政的实行,即使得军队提高了战斗力,又补充了劳动力参加生产,同时也改变了党政军系统内的官僚主义作风,紧密联系了边区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另外,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也包括政策和策略理论的组成部分,精兵简政则是延安时期我党实行的一项关键政策,是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十大政策”之一。“精兵简政”思想产生及实践充分体现了“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原则”。通过精兵简政的成功施行,毛泽东再一次肯定了思想建设作为党建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党的组织与作风建设,党员服从党中央的领导,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才能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正确执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带领我党审时度势,发扬民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在边区政府危难时刻毅然的进行改革,解决了边区根据地的困境,为我党的发展和巩固红色政权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综上所述,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精兵简政”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党执政历史中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精兵简政”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依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放眼当代,对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精兵简政”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党的十八大要求中的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加强我党在新时期的执政能力这两项要求的早日达成,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3]延安时期大事记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4]罗斯·特里尔.毛泽东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精简边区根据地
基于区域分割的多视角点云精简算法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精简(漫画)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