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1

关键词:语篇阅读教学结构

李 红

阅读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有效的语言输入。在外语学习中,阅读对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历来受到广泛认同。因此,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侧重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分析和积累,缺乏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从而导致学生语篇意识薄弱,阅读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难以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现阶段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要么采取一种讲解词汇和语法,逐句释义或翻译的传统模式,要么就采用仅仅向学生提供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知识,然后讨论宏观篇章意义的“泛读”教学模式。这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都有着先天的缺陷:前者只注重支离破碎的语言项目和形式,忽视了整体语篇意义的存在,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见木不见林的阅读习惯;与此相反,后者脱离语言结构和具体形式谈宏观意义,因而宏观意义成为学生不可触摸的空中楼阁。鉴于上述两种阅读教学模式的缺陷,笔者从语篇分析理论出发,探讨了语篇分析手段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重要作用和具体应用。

一、理论基础

本部分将讨论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理论基础,包括语篇分析的内涵和构成,以及导致语篇理解困难的因素。

1.语篇分析的内涵。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就语篇分析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广大外语教师研究语篇分析与教学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什么是语篇?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语篇是一个语言单位,也就是把语篇视为超级句子,认为可以像研究句子一样来研究语篇,并形成一套较系统的语法。

这一理论打破了传统纯语法的研究,主张将语法研究与语篇分析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更易获得完整的语篇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也指出“语篇是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语和书面语段落,是不完全受句子句法约束而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换言之,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语义和语法上相互联系的句子连在一起,才能体现语言的连贯性,构成语篇。

语篇分析是指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评价和赏析。语篇分析要求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应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而语篇分析其目的就是发现这些规则。

2.语篇分析的构成。阅读教学中的语篇分析包括语篇的主题分析、结构分析以及文本分析。语篇主题分析能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语篇结构分析着重分析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和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及段落与段落之间的思维逻辑和语言形式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结构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语篇的结构和交际目的,进而认识语篇的深层含义,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3.导致语篇理解困难的因素

(1)句型结构:尽管我们可能在不理解某些句子的情况下读懂了作者的主旨,然而我们不能确定完整、正确地回答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解决由句型结构造成的阅读困难。

(2)衔接手段:用来将句子连接到一起组成一个连贯语篇的方法被称为衔接手段。由衔接手段引起的阅读困难直接影响我们对命题意义的理解。

(3)话语标志:话语标志是一种特殊的衔接手段,类似 however,although,furthermore,namely 等单词都是话语标志。它们都起着表明句子语境意义的作用。

(4)文化障碍:尽管读者理解了每一个句子的命题意义,可他们却与语篇的主旨失之交臂。什么原因呢?读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这一阅读困难。

二、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学习者的语篇分析能力对语言理解能力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本部分将围绕语篇分析的三个方面,即主题分析、结构分析和文体分析,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语篇主题分析。语篇主题分析能提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语篇是传达作者情感、经历、思想的载体。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是一种还原创作的过程。教师进行语篇主题分析有助于启发学生还原作者的思想,进而还原作者曾经经历的事态,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语篇结构分析。语篇结构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全面理解透彻。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比较重视语法、词汇的学习,但缺乏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如果教师能够把语篇的结构分析和语言点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不仅能习得一些词汇语法,还能对文章的脉络有较好的把握。当学生了解了这一结构特征后,将其运用到其他段落的学习中,阅读速度明显加快,并且能较快地回答教师就文章理解提出的问题。

3.语篇文体分析。语篇文体分析实际上也就是体裁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常碰到的阅读材料的文体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各种文体的文章。虽然内容有其多样性,但都会有其特点和一定的模式。如叙述文的开头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中间部分主要描述故事的情节、结尾、描写人物和时间的结局或其意义。而议论文的语篇开头一般是提出问题,中间是分析前文提出的问题,结尾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结论。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识别文章的体裁和作者所采用的语篇策略,如举例、对比、分类等对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对语篇进行体裁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语篇的结构和交际目的,进而认识语篇的深层含义,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三、语篇理解技巧

1.句子分析。读者认识句子中所有的单词却不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因为句子太长或句子结构太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训练学生分析句子。第一步,读者需快速阅读此读物,尽量多地获得信息。第二步,放慢速度读一遍,同时查字典以弄懂一些关键词的意思。第三步,读者对自己提一些课文可能提供答案的问题。第四步,再读读物以找出能证明读者的猜测是正确的证据。至此大部分句子的意思就会更清楚了,读者会对读物的中心思想有了一个整体概念。如果读者在这时还觉得有些难句影响自己对读物的理解,那就要学习如何分析句子。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以下方法:

(1)名词词组:一个名词词组一般是由一个主名词和置于它前面或后面的用来修饰限定它的形容词或其他词组成。就是这些修饰限定词给读者制造了理解障碍。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辨别那些可以置于名词前后做修饰限定语的成分。如果学生熟悉了名词词组的结构,他就能更容易地辨别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名词词组结构以帮助他对整篇读物的理解。

(2)动词名词化:这是出现在学术读物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这种名词是由动词变化而来,它们一般都含有没有表明的命题。解决名词化这个问题的步骤如下:(a)辨认句子中动词名词化现象;(b)弄清楚句子中蕴藏的命题;(c)找出此命题在句子其他部分的位置。

(3)平行结构:在一个复杂句里,学生会对由and or but连接的平行结构的辨认感到困难。他们一般不能正确确定平行结构的范围:是两个单词,两个短语,还是两个其他成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句子分解,以找出平行的两个部分。

(4)从句:名词从句是制造阅读障碍的一个主要因素。它们会使读者分不清主语或宾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运用What does what法。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辨认从句中的主动词,并通过问自己“Who(or What)does(or is)what”这样的问题来找出受这个主动词影响的主语或是宾语。如果句中的主动词是被动语态,最好将其变为主动语态进行分析。

(5)分词:关于分词短语,重要的是要弄清楚它们是被用在什么地方。那些同名词共同组成名词短语的分词应按名词词组中介绍的方法解决。但所有的分词短语都可以按从句中介绍的“What does what?”的方法来分析。

2.话语分析。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仅仅理解每一个句子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还要理解作者的用意,即句子的功能。教师应在课堂上用投影仪来为同学们分析语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怎样影响和决定着每个句子的功能价值。并引导他们做一些诸如选择填空和重新排列句子顺序等练习。

首先要弄清语篇的题目、作者的目的、作者所针对的读者群。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后,再进一步弄清作者是运用什么方法达到他的目的的。这就需要研究语篇的修辞进展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内容与体裁,句内结构,句际结构,段际结构等。研究证明,最好的方法是从段际结构入手,先研究各段落是怎样构成整个语篇的,再研究各个句子是怎样构成段落的,最后来研究句内结构。教师可用图表表明这些结构,让学生对这些修辞结构一目了然。识别作者对读者的预期:作者对读者的预期渗透在所有人们所写所说的话语里。但是读者只有在不理解作者意图时才意识到他们缺少作者预期他们所具有的知识。作者对读者的预期可分为两大类:作者预期读者所具有的知识和经验和作者预期读者应有或应理解的看法、态度和感情。

如果读者疏忽了这一点,就会给他们的阅读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教师必须提醒学生在阅读时注意作者的假定并引导他们根据读物上下文做一些对作者假定进行猜测的练习。

其次,要对语篇的意义做出预测。由于作者总是用某种方式来组织他们的看法和观点,由于读者也总是用相似的方法思考,这使读者预测语篇的意义成为可能。这种预测作者下一步会说些什么的能力既是对阅读理解的帮助又是理解语篇的标志。只有理解了语篇,读者才会更成功地猜测作者的意图:因为你理解了,所以你能预测。预测是在读者阅读语篇的标题时就开始了。看到标题读者就会猜测语篇要表述什么。如果读者以提问的形式做出预测,那么阅读就会成为有目的的阅读过程了。读者阅读的目的性越强,其阅读的成功率就会越大。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阅读材料从几个层次上来训练学生预测语篇意义的能力:通过标题预测读物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可能运用的写作手段;通过句子的开头预测句子的结尾;通过上一段的内容预测下一段的内容;通过语篇的前半部分预测语篇的结尾部分。

外语教学不能停留在句子水平的语言能力的训练上,而必须重视从语篇水平上组织教学。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利用语篇分析模式对所教学的篇章进行主题,结构和文体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水平。

[1] Brown G,Yule G.Discourse Analys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 Halliday M A K,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1976.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章德禄,等.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6]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语篇阅读教学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论结构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日出》的结构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