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与小说的关系

2014-04-11

关键词:时期小说创作

杜 硕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之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在小说产生之初就已经与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内外”两个层面,即一方面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小说的创作;另一方面小说的创作也在客观上反映着城市的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城市发展的特点。“秦汉至明清(前期)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充分发展的时期,城市人口比重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这二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城市发展总的特点是波浪式推进。与这个时期整个封建社会发展状况相对应,城市发展在汉唐宋明时期出现了四次高潮。”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是不可能与其完全同步进行的,但大致的发展轨迹是重合的或者说较为接近。从城市的角度来看,我们则可以梳理出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这四个时期与中国小说发展的关系。

一、汉魏六朝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小说的关系

汉代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首个高潮期。随着汉代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大批的新兴城市。除了长安、洛阳两都以外,还有多达51个郡之首邑以及8个著名的商业城市。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的战乱不仅严重的破坏了包括长安、洛阳在内的一系列的重要城市,而且也影响了诸多城市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战乱成为了阻碍北方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南方则呈现出了与北方完全相反的局面。晋王南迁,社会安定,北方的经济区为南方的江淮流域和闽粤地区所取代。出现了诸如江陵、建康、扬州这样的较大的城市。虽然城市的规模在这个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小说作为一种文体而言在这个时期还未能发育成熟,其文字还是“残丛小语”。小说在当时的创作只是仅仅依赖于史籍,它的撰写和传播可以说与城市的发展还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小说作为史籍的“补正史之阙”的文学作品,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文言笔记小说,在这些文言笔记小说中,关于城市的描写已初露端倪。其代表作就是《西京杂记》和《洛阳伽蓝记》。

这两部作品是较早的正面描写城市景观的文言笔记小说。两部作品的共同点就在于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追思历史主义的情怀。《西京杂记序》上说:“今关中固汉西京也。鸿人达士,慕汉之盛,吊古登高,往往叹陵古之变迁。”至于《洛阳伽蓝记》的成书更是如此,书中写到“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墙被蒿艾,巷罗荆棘”,所以作者追思往日之繁华“故撰斯记”。无论是创作的手法还是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两部作品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的创作。虽然两部作品都饱含了作者追思以往的情感,但其在创作手法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基本上和前一代的作品《十洲记》和《博物志》无异,即缺乏形象化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小说场景的具体描述,小说的意味比较淡薄。

二、唐代城市的发展与小说的关系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契机,这个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第二个高潮期。唐代之商品经济较前朝而言极为活跃,交通四通八达,海陆贸易也是非常的普遍。因而,都城长安也就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首都”。据不完全统计,在盛唐时期城市的总数达到了1000个左右,尤其是南方,出现了诸如扬州、泉州、益州这样大的都市。更甚至有了“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的说法,可见当时这两座城市的发展可以与都城长安相互媲美。

唐代的小说创作已经是“有意为之”,在这一时期,最为成熟的小说作品非唐传奇莫属。不管是城市发展对于小说创作的影响,还是小说创作客观地反映城市的发展,在唐代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都已经进一步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唐代出现了很多繁华的大都市,以长安为代表的都市文化在这个时期尤其繁荣。长安作为国家的政治中心,这里所派生出来的科举文化,宫廷文化直接影响了唐传奇的发达和繁荣,如许多学者都认为科举考试之前的行卷,是传奇产生的重要原因(陈寅恪先生根据宋赵颜卫《云麓漫钞》中的记载,认为科举前举子们以传奇作为“行卷”,对传奇的创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此后,治文学史者多从此说)。长安的音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小说的主题和格调。唐人小说中,故事发生地多以长安为背景。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李娃传》、《霍小玉传》、《长恨歌传》在内的较著名的篇目就达四十余篇之多。小说中对于长安城的描写包括城市的景观,城市的物质生活,城市的精神生活。这些都从客观上反映了唐代长安城的繁华。

作为一种文言小说,唐人小说在精神实质方面与汉以来的咏京都赋、城市笔记殊途同归,二者都是在反映对国都的赞美和颂扬。但是,唐人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能够把这种赞美之情化为一种情境,进而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营造出无与伦比的城市生活空间,与此同时,作者还把这种情感也注入到了这个真实的城市生活情境之中。这种情境的形成可以从小说中所表现的城市内容、反映的士人心态、以及开创的城市意象三个方面去考虑。

以长安城为故事发生地的唐人小说,从内容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娱乐生活类、举子生活类、对外交流类,这些作品都反映了丰富的城市生活。如宫廷娱乐类的《长恨歌传》、《明皇杂记》、《开元天宝逸事》等,这些作品不仅有着生动的娱乐故事,同时也描述了丰富的城市生活;举子类题材的如《李娃传》、《霍小玉传》、《樱桃青衣》等;对外交流类的如《杜阳杂记·日本王子》、《原化记·葫芦生》等。这些故事的产生都与长安城市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宋代城市的发展与小说的关系

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城市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城市发展呈现出了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方面这个时期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货币的流通,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纸币,直接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相应的扩大。先后出现了以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为代表的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另一方面由于战乱和人口的大量南迁,这一时期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然超越了北方,南方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南方的城市发展也超越了北方。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娱乐化发展,这就使得这一时期城市的发展获得了近代意义的城市内涵,也为白话小说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宋代的城市发展对小说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说话”艺术的流行,这些因素催生了我国古代第一批相对成熟的通俗小说。关于这一时期城市对小说的影响,胡士莹先生的《话本小说概论》有精辟的论述。当然,这一时期的话本小说对当时的城市景象的描写,也体现了话本小说的艺术特色。

通过阅读唐人小说,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唐人小说中的城市依然充满着士人文化的气息,这种气息弥漫的是浪漫主义的情怀,然而,到了宋代情况却大不相同。宋代小说中的城市所表现出来的是士人文化的世俗化。上文笔者已经有所论及,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则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话本则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消遣娱乐方式,一些说话人长期生活在城市中间,所以,说话人本身对城市就有一种自然亲和力,说话人为了唤起听众的现场感,为了让听众具有亲切感,他们就努力的去营造一种具有“市井气息”的城市情境,拉近了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宋元时期的话本遗篇并不多见。宋元话本中所描写的城市生活已经具有商业化、市井化、通俗化的特点。其实,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性的活动,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迎合听话者的口味儿,说话者所说之事皆来自于身边所发生的故事。例如《碾玉观音》、《志诚张总管》、《错斩崔宁》、《西山一窟鬼》等,这些故事的共同点就是故事的发生地都是京城,然而与唐人小说不同的是,故事本身已经不再关注国都如何的恢弘华贵,故事的主角已然成为了穿梭于街头巷尾的市井市民,他们的语言已经不是所谓的“官方语言”,取而代之的则是俚俗口语。宋元的小说是以话本为主要形式,侧重于表现以东京和临安为代表的城市的繁华,但二者在表现的方式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对于东京作者主要是追忆东京城昔日的繁华,对于临安作者主要是对现实的叙述。在叙述的内容方面则是呈现出趋同的特点,都着力于表现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趣事逸闻。比如君王方面,写东京则着重写徽宗皇帝与歌妓李师师的爱情故事,写临安则是写宋高宗的骄奢淫逸,这些故事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满足了市民的猎奇心理,通俗化的特色在这一方面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四、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与小说的关系

明清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期。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较之前代有了更长足的进步,大多学者都认为在明代的中后期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就使得本已经活跃的商品经济变得更加的活跃,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发展也自然不在话下。

据统计,明代全国大概有大中城市100个,小城镇2000个,农村集镇4000—6000个。这个时期商业发展最大的特点就是遍布全国各地,像北京、南京、扬州、苏州、广州、济南、开封、桂林、太原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四大名镇之称的景德镇、朱仙镇、汉口镇、佛山镇。清代早期由于战争和政治的影响,城市快速发展的势头遭到了遏制和破坏,但是伴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城市的发展也延续了前代的势头,从城市的分布区域上讲,这个时期城市的分布区域更加广泛,从规模上讲,城市的数量更多了,城市的人口也是空前的增加,城市的经济较清朝的前期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呈现出繁荣的景象。这一发展的趋势一直延续到了晚晴。就小说的创作而言,明清时期的城市发展由成熟而走向了变异,而通俗小说在这个时期走向了成熟。小说的创作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小说的创作在这个时期逐渐开始变得商业化,小说创作也成为了一种商业活动。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创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而影响作者的心态。小说的创作、传播、接受、构成了一种文化活动,这时小说创作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创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其在创作之时描写了大量的城市景象,构建了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反映一种典型的城市心理,表达了一种城市的情结。在这个时期,城市与小说之间的浸润和反映,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以往的古代小说中我们所看到的都是城市的朦胧身影,而在这个时期,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城市小说的发展源头。

明清时期的作家较之前代对于城市的理解已经大不相同。士人生活是以城市为载体的娱乐化、世俗化、平庸化的生活,在这种倾向的影响下,明清时代小说中的城市情境描写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晚清时期的《风月梦》可以说是城市与古代小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结合,不管是城市文化,还是小说中所描写的城市心态或者城市心理,都开始有了现代化的倾向。上海的迅速崛起代表着中国传统城市的终结。在清后期的小说描写中上海已然成为了描写的重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城市的发展与小说的关系是贯彻始终的,虽然二者之间的轨迹并不重合,但是大致的曲线是相符的。其实,城市与小说之间的关系如此紧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作家身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影响到作者的心境,因而,在创作之时必然会在作品中有所反映。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入手,小说的构成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其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里可以看出,小说的创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必须要构造环境,小说的创作者大多生活于城市之中,对于作品中所涉及到的环境自然是以自己的生活空间为基础,并进行艺术化的加工,从而达到表达的目的。

[1] 郑宗寒.试论小城镇[J].中国社会科学,1983,(4).

[2]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勇强.中国古代小说史叙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傅崇兰,白晨曦等.中国城市发展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何一民.中国城市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时期小说创作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一墙之隔》创作谈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