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过程中的英国因素
2014-04-11徐明波蒋雪琴
刘 丹 徐明波 蒋雪琴 蒲 丹
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过程中的英国因素
刘 丹 徐明波 蒋雪琴 蒲 丹
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中的一件大事,中国方面付出的艰辛努力值得肯定和骄傲。收回英租界的过程中,英国自身因素对英租界成功收回客观上也产生了较大的作用。大革命时期,英国由“强硬”变为“怀柔”的对华政策直接影响了英国官员对“一·三惨案”后形势的判断;野心勃勃的英国殖民者不甘心放手交还英租界,也采取了武力威胁的方式企图让国民政府屈服,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英国没有得逞。
英租界 怀柔政策 英国因素
租界是帝国主义者利用不平等条约所取得的对华侵略的根据地,是帝国主义者勾结反动军阀,帮助一切反革命势力,以压迫中国革命势力,摧残中华民族自由独立运动的大本营[1]。英国在租界的特权及其霸权政策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主权完整,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情感。收回租界,捍卫中国主权,历来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重要内容之一。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成功收回的斗争是反帝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过去学术界对此有一定的研究[2]。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成功收回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英国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甚至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英国对华政策由“强硬”变为“怀柔”
1.英国对华政策变化过程及影响。
1925年到1927年,大革命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形势不断推进到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是英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革命必将首当其冲地动摇英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和经济势力。英国决策者也感到了形势的严峻,先后使用软硬两种手段,先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在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下发生的省港大罢工。谈判失败后,又用“武力解决华南反英斗争”,还制造了“万县惨案”。英国在“万县惨案”后,其凶恶的形象暴露无遗。在国际上,国际舆论对此暴行痛加评论。在英国国内,英国当政者遭工党的猛烈抨击。英国不得不谨慎地考虑下一步应该采取何种方针。1927年9月到10月,英国三军统帅部、外交部以及驻华公使、穂领、港督之间爆发了一次大讨论。这次争论的结果是,英国决策者最终决定,对华强硬的政策将发生改变,采取以软化为主的“怀柔”政策。
英国“怀柔”政策突出地表现在:1926年11月18日,抛出《英国对华政策备忘录》与12月9日到20日蓝普森的汉口之行[3]。1926年12月1日,英国内阁通过了《英国对华政策声明》,1926年12月18日,英国驻京代办欧玛利在北京外交使团会议上宣读《英国对华政策声明》,声明吁请各国对强有力的国民革命予以“同情”和“谅解”。就这样,英国“对华新提案”匆匆出炉。其主要内容是:各国应当改变对华传统的态度,放弃任何强迫和控制中国的意图;立即允征二五附加税;一俟中国新税法颁布,即允中国关税自主;一俟中国成立有权利谈判之政府,即与之开谈修约;放弃为枝节问题一味提出无效抗议的方针,而违反条约义务的重大行为,列强应共同行动;中国应有遵重条约的义务[3]。在长江流域急剧变化的形势下,12月3日驻华公使蓝普森带着“承认国民政府”的诱惑条件来到中国汉口,摆出“同情”和“开明”的姿态,希望与国民政府领导人会谈达成“友好谅解”,同时也博取中国民众的好感。蓝普森9日开始与陈友仁会谈,到20日离汉,共6次正式会谈。会谈“气氛友好”。而英国对华“怀柔”政策“友好”态度的实质,是用软化的方式拉拢国民政府,从革命内部分化瓦解革命。
促使英国决定用“软化”“分化”策略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
英国希望通过“对华新提案”谋求在外交上与国民政府的“谅解”。广州总领事壁约翰认为,拉拢国民政府对英国在华利益作用很大,“对付南方的中国反英骚乱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国民党及其政治工具——国民政府”[4]。也就是说,拉拢和利用国民政府来对付英国谋求在华利益的阻碍势力。而且,壁约翰十分肯定地说:“据我们所知,与广州政府是可能达成妥协的,骚乱终将会平息,否则还将继续下去。”[4]
英国看清了中国的局势,认准了国民政府是英国可靠的政治工具。1927年1月1日,国民政府从广州迁都到武汉,事实上成为代表全国的政府。国民政府的控制范围从南方扩展到了中国的中部。这一事件本身引起了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极大震动,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的《汉声周报》第11期上有文章说:“武汉,事实上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中国的一个根据地,尤其是英国的,中央党部和国民党政府一旦迁到他们重视的地方——武汉,他们将不期然而然地起了一种敬畏的心理,国际地位自然会增高了一些。”[5]英国对于国民政府的迁都十分喜欢,这对于英国来说,意味着英国在长江流域的控制将会更加有利。这也印证了英国“怀柔政策”的价值和必要性。美联社高德民文章也指出,“国民政府决定迁都武昌”,“作为北京历史上优越地位结束了”,“苟欲与中国交涉者,就非中国中部新国民政府不可”[6]。列强对中国革命形势发展之快感到惊叹和无奈。英国作为老牌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政局的变化倍加关注和敏感,判断也更准确。国民政府的迁都证明了英国“对华新提案”的前瞻性。在西方列强纷纷与国民政府改善关系之前,英国已经以“宽容”的形象出现在各帝国主义国家面前,赶在了美日等国家之前。
2.“怀柔”政策的影响。
“怀柔”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英国驻华官员内部形成对华“友好”的氛围,英国外务大臣张伯伦一再训令驻南方的英国官员“尽量以同情友好的精神同中国各地现有的国民党事实政权打交道”[7]。此时,英国极力克制其侵略的残暴的手段,代之以“同情”革命的态度,但其本质始终是为了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利益。1926年11月29日,汉口人民示威时,英国水兵在租界登陆布防,激起武汉地区反帝运动更加猛烈的发展。张伯伦连电叮嘱驻华官员:宁肯暂时中断英国在汉口的贸易,也不要干涉反帝运动,“煽动集团的目的很可能就是要造成英中之间的武装冲突,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防止这种危险”,“任何进一步的武装冲突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7]。英国的官员害怕武装冲突,即使在“一·三事件”件中也是这样。
二、英租界被国民革命军队接管
1.“一·三惨案”及“一·六惨案”的经过。
1927年1月3日,导致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的“一·三惨案”发生了。1927年1月3日,武汉各界为庆祝国民政府1月1日从广州迁都到武汉,而举行庆祝大会。3日下午,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组成的一支宣传队在英租界附近的江汉码头前面中英交界的空场内进行演讲。英租界当局趁机挑衅,调大批武装水军登陆,英军杀死码头工会工人一人,刺伤数十人。这就是“一·三惨案”。
当晚,陈友仁向英领事提出强烈抗议,要求24小时内撤退肇事的英国军队。1月4日上午,陈友仁照会驻汉英领事葛福,谓此次肇事英舰,在本案未解决之前不得离开汉口,否则遇有事故,国民政府概不负责[8]。最终陈友仁同英领事谈判达成撤走英水兵的协议。英领事为了保护英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答应把水兵、义勇军和巡捕撤退至江中军舰上,让中国军警进入英租界,维持秩序。据路透社5日汉口电,午后二时半,英人妇孺全部退出租界,群众集于当所征发之商船,亦有若干人避入美领署。电通社6日汉口电:英租界由华人及驻队维持治安,已如前电。此时的英国租界已经由华人控制,宣传队可以自由出入英租界进行演说[9]。从3日英国水兵的挑衅到6日“英人全部退出租界”,将租界交给国民政府接管。这似乎与英国殖民者一贯的凶残和霸道的本性不符。1月6日的九江,发生了“一·六惨案”。当“一·三惨案”及武汉人民占领汉口英租界的消息传到九江后,全城人无比激动。1927年1月6日,由于英人与工人纠察队发生冲突,英国人围殴工人引发了群情激奋,群众冲向九江英租界,占领了英租界。英领事见形势难以控制,于7日上午便突然派人到贺耀祖师部,请求派兵入租界维持治安。当日下午4时半,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正式接管九江英租界[10]。
2.英国官员选择撤退的原因——“怀柔”政策。
汉口、九江民众占领英租界和国民革命军接管英租界是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斗争胜利的关键的第一步。也正是这一步,使得国民政府能进一步与英国谈判,在法律上收回英租界,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使收回英租界的成果固定化。
从惨案发生到英租界被接管如此之迅速,似乎有些一反常态,以至于英国国内人民都感到疑惑,英国《每日邮报》驻汉口记者发回伦敦的电讯反映出这一事实。报纸称:“在光天化日之下占领租界,把租界转入中国国民政府保护之下,这件事做得如此神速和彻底,以至于英国公众被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最近还将发生什么。”[11]租界内的文武官员没有用武力解决越来越大的冲突,而是为了保证租界内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身而退,匆匆地撤出租界。
再看这一时期英国对华政策,英国正在实施“拉拢”“软化”的“怀柔”政策。“怀柔”政策经过1926年9月到10月的在英国争论和酝酿,最终于12月出台,“怀柔”政策成为蓝普森访汉口与国民政府谈判的态度基调。蓝普森也在对外记者谈话中,强调此次会谈“气氛友好”。尽管被北伐的炮声吓得惊慌的英国人上书伦敦,要求增防上海,英国外交大臣认为这种“不友好”的举动会影响目前正在“改善”的中英关系。张伯伦在11月还一再训令驻南方的官员“尽量以友好同情的”态度同中国各地现有的国民事实政权打交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驻中国南方的英国官员对“一·三事件”和“一·六事件”的爆发毫无心理准备,在防御戒备上也是措手不及。这种突发性决定了英方的反应也会十分的仓促。英国驻南方官员认为,面临迅速、突然爆发的事件,一时不会有有效对策,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撤退侨民。英国驻汉口、九江的文武官员都主张立即撤退。他们还认为:除去撤退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向中国人开枪,但是开枪势必激化矛盾,会使成千上万的中国民众和军队从四面八方冲进租界,从而对英侨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除了租界之外的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势力都将受到威胁,如果不开枪,还可以撤走侨民。在取得国民政府关于只要撤走英兵,就负责维持租界的秩序,保证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承诺后,英国官员认为,这也是最好的避免更大灾难的明智之举。
对于英国来说,被英国政府认为的在华四大租界之一——汉口英租界被中国接管,九江英租界也被中国接管。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武汉国民政府在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的支持和推动下,取得了收回英租界的阶段性成果。
三、多种原因导致英国最终“放弃”英租界
1.英武力干涉,欲怂恿各国联合出兵未得逞。
一场中英外交的对决才刚刚开始,接下来,1月11日,北京英使馆参赞阿马利、书记达曼奉英国政府的指派来到汉口与武汉国民政府谈判汉口、九江英租界问题。
从1月12日开始谈判,阿马利与陈友仁会谈两小时,英国要求中国退还汉口、九江英租界,被陈友仁拒绝。13日,阿马利又和总领事葛福前往拜访陈友仁,“其谈话情形,密不能详,唯闻双方商定15日正式开始谈判,至其谈判范围,似仅在惨案发生之责任问题与英界暂行管理之办法,而英界应作何处理,则尚待阿马利调查完毕返京后,再由英使蓝普森请示英政府,再与国民政府交涉”[12]。
12日的会谈中,英国所提出的要求被陈友仁断然拒绝。13日,阿马利拜访陈友仁又无果而终,最终双方定于15日正式谈判。英国后来认为由于“葛福对于汉口事件,前事措置不当”为了以后交涉顺利,决定将其调回英国。英国已经自知理亏[13]。英国开始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15日到24日,陈友仁与阿马利的交涉谈判,基本上商定了汉案协定文本。据伦敦十五日电:英国对汉口事件引起的租界管理问题英国政府已经有一种决议,即政府仍定目前尚未到放弃租界管理的时机,尤其是上海租界不可放松,最大之让步亦不过中国加入共同管理云[14]。但英国并不甘心放弃这块侵略地盘,而是千方百计地想要重新夺回租界,维持他在中国的侵略特权。所以,英国一方面在表面上做坏的打算——“最大之让步”即“中国加入共同管理”。另一方面,英国又在策划对华增兵。英国调集了香港、印度等地的军队,当时已经停泊在武汉江面上的英舰共十五艘之多。九江原有两艘,后又调来五艘。仅1月10日、11日两天中,开到汉口的英舰就有六艘。路透社15日雅典电:英国地中海舰队之巡舰五艘,现泊于法勒郎湾者,已奉命赴中国[15]。英国在对中英谈判进行武力恐吓的同时,还极力怂恿帝国主义各国对华出兵。但是,遭到各国拒绝,尤其是以美日等在华势力仅次于英国的国家,总的来说,汉口、九江事件是英国水兵残暴地杀害中国人,激怒了中国人。而美、日、法、德等国并没有杀戮中国人,在中国民众运动也没有对准其他国家。而且各个帝国主义国家出于在华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考虑,没有出兵干涉的必要,也找不到干涉的借口。四国在英国向自己发出了联合出兵的示意后,纷纷表示拒绝。
2.日、美、法、德等各国对联合出兵的态度。
1月20日与21日,英国驻东京大使多次拜访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竭力怂恿日本出兵上海,但日本政府和商人害怕日本与英国联合出兵。早在1月18日本议会上,外相币原喜重郎向议会宣布了对华外交的方针。日本实行“遵守保全中国之主权及领土,对于中国之内乱严守不干涉内政主义”,“至于与国际联盟加入国共同促进共同动作,则当尽力避之,且亦绝非我国所希望”[18]。这就使得英国拉拢日本联合出兵的几率几乎为零。日本“不干涉”的实质是出于在华经济利益的考虑,币原认为“日本全国中心工业之生产品,几皆以中国为市场”,“故吾人应该注重对华贸易之商工业之发展,自不待言”。所以,日本对于此时已经控制了大半个中国的武汉国民政府是“同情”和“好意相迎”的态度,“对于有理之中国国民希望以同情与好意相迎之不辞协力进行使之实现”[16]。也就是说,日本在此事件上,尽量满足中国国民希望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愿望,日本不会予以武力同英国一起干涉中国民众的斗争。
与此同时,英国还向美国发出联合出兵的邀请,美国国务卿开洛于1月27日发表了对华外交宣言,“美国愿以极宽大之精神与中国交涉”[17]。而且,美国在华没有租界,保护侨民不需要大规模集结军队。美国的底线是,“美国政府希望中国人民及其领袖承认美国在华人民享有其生命财产在其不负责任内战中应受保护之权利”。“如中国当道不能予以此种保护”“美国舰队现驻于中国海面,即所以为此,或可有必要起见”[17]。必要时,美国将采用武力保护侨民,即便如此,美国的态度对于穷兵黩武的英帝国也是一个重重的打击。同样的,法国对于英国对他发出的出兵示意也表示拒绝。法国委员美利欧在委员会中讨论中国情况时,主张建议政府对中国政府“保持友善之态度”[17]。法国官场宣扬“汉口事件不过为反英运动之表现,至今为止,法租界无何等损害”,而且,法国在华商业利益很小。法国基于这样的考虑,于2月初向英国大使答复反对。德国面对英国的拉拢,表示“德国只要在华德侨之生命财产得由保护,则对于中国政治上取漠不关心之态度,也无参与联合对华出兵之意”[17]。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拒绝对英国打击可谓沉重。首先,在军事上,英国不但没有预计中的多国联合出兵的力量。而且,还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遭到世界人民的声讨和抨击。第三国际执委会向全世界工人发出通告,“促其实行拥护中国革命,阻止英国出兵”,日本劳动组合做出决议,提出“对华不干涉”,“反对对华出兵”等口号。英国劳工运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决议,谴责英国政府炫耀武力的对华政策,声援与同情中国的国民运动[18]。英国政府在一片反对声中不得不做出让步。
3.英国出于保全在华整体利益的考虑。
英帝国主义在华的主要势力范围是在长江流域,位于长江岸边的汉口、九江。事件发生后,英国在整个中国的利益将会受到影响,因此英国政府会从英国整体利益加以考虑,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局部事件看待。英国认为,“汉口只是受到攻击的第一个租界”,“可以预计,南方军队将在一个月之内进抵上海,非常有理由预料类似在汉口的情势将会重演”[18]。而上海是英帝国主义侵略权益的命脉所在,同时也是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的集中地区。英国商业部发表一项《英国在华利益备忘录》,指出:英国在华资产总额约一亿三千万英镑,上海一地的投资竟高达六千三百二十五万,占英国在华总投资额近二分之一,为各国在沪投资的三分之一弱。而英国在上海公共租界的投资要占英国在华各租界的总投资的一半以上[18]。英国殖民者担心的上海公共租界也可能不保。虽然汉口作为英帝国在华的四大租界之一,其经济地位也很重要,并且英国在汉口租界内设置了英国的四大公司,但是权衡在华整体利益,英国也有所让步。
英国在考虑到多种因素后,态度有所缓和,在谈判过程中有所让步,最终于1927年1月19日和1月20日先后签订了收回汉口英租界和收回九江英租界的协定,中国最终完成了收回英租界的手续。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收回租界,在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综上所述,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英国因素。在“一·三事件”和“一·六事件”前,英国对华政策由“强硬”变为“怀柔”,在“怀柔”政策的指导下,英国官员对此突发事件缺乏充分估计,进而处理不当;在谈判过程中,英国想联合各国出兵,又遭到多国冷淡的态度,而且在国际上处于孤立地位;英国出于在华整体利益的考虑,为了保全上海公共租界,又在谈判时做了让步。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成功收回是多种合力的结果,但事实表明,英国因素不但贯穿汉口、九江英租界收回过程的始终,而且起了重要的作用,英国因素促成中国民众顺利地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1]曾荣.民众运动与1927年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J].社科纵横,2007,(3).
[2]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杨天石.中华民国史(第五卷).中华书局,1987.李新.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第三卷)(1926—192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丁宁.中国大革命高潮时期的英国对华政策[J].近代史研究,1989,(1):126—312.
[4]“壁约翰代总领事致麻类克爵士函”机要文件. 1926年9月27日.
[5]汉声周报[N].第11期.
[6]武汉国民政府资料选编[M].武汉国民政府资料选编编辑组.武汉,1986.4.
[7]牛大勇.英国对华政策与国民革命的危机[J].历史研究,1991,(4):61—77.
[8]韩信夫,姜克夫.中华民国史(第四卷)[M].中华书局,2011.
[9]申报[N].1927-1-1.
[10]江西党史资料[M].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1989.7.
[11]巴库林.前引书.4.
[12]申报[N].1927-1-18.
[13]李良明.收回汉口英租界原因之再认识[J].中央党史研究,2002,(4):4055.
[14]国民日报[N].1927-1-17.
[15]申报[N].1927-1-19.
[16]申报[N].1927-2-24.
[17]汉口九江收回英租界资料选编[M].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88.
[18]丁宁.英国放弃汉浔英租界的历史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5).
刘 丹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徐明波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
蒋雪琴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蒲 丹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责编 高生记)
※ 本文为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1063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