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晋商老号所在地看晋商的衰落

2014-04-11杜妮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分号票号东家

杜妮

从晋商老号所在地看晋商的衰落

杜妮

晋商是自明清以来就活跃在中国的一个重要商人群体。晋商历经数个世纪而不衰,成为了中国商业的翘楚,一直以来为人所称道。然而,因为其固有的弱点和西方新兴银行的竞争,晋商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去。关于其衰落原因一直以来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本文则主要以晋商老号的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从这一角度分析晋商衰落的原因。

晋商 老号 衰落

晋商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商人群体,他们于明清之际兴起,凭借其勤劳肯干的踏实精神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历经数个世纪而不衰,使得晋商成为了中国商界的一面旗帜。但是,终究在岁月的侵蚀和外来的冲击下,晋商还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下去,其中原因值得人深思。晋商的衰落是一个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大问题,本文即欲以晋商老号的地理位置为切入点,从这一角度浅析晋商衰落的原因。

一、晋商主要情况概述

晋商所建立的商业王国被人称作“白银帝国”,为人们所熟知和称道的自是其强大的吸金能力。但是晋商这种吸金能力究竟从何而来,换言之,晋商所做的生意主要涉及哪些方面,这是必须要交代清楚的问题。

晋商在明代以盐业起家,到了康熙朝以后逐渐涉及军马军粮等军需品的买卖。这时的晋商主要还是依靠其毗邻蒙古的地理位置和国家政策来与朝廷做生意,性质相当于供应军需,生意范围也仅限于山西蒙古一带。很显然这样具有临时性的经营内容(如若是平时,晋商的生意范围只限于粮食与食盐,是扩展不到军马等军需品之上的。只有到了战时,军需吃紧,朝廷才会让晋商参与其中,所以说这种生意有着临时性)并不能带来太多的收益。

到了康熙后期到雍正一朝,晋商的经营范围有了扩大,他们的主要贸易已经是将中原内陆所产的茶叶、布匹等物转运到蒙古俄国进行贩卖,再将这些地区的皮毛等物转运回内地贩卖。一来一往,利润丰厚,尤其以茶叶贸易为大宗。这时的市场扩展和经营范围的扩展对于晋商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它基本上奠定了晋商商业帝国的版图,使得晋商真正成为了中国商业(尤其是对俄贸易)的翘楚。

到了清朝中叶,单纯的物资流通已经不能满足晋商大鳄的胃口,这时专门处理银钱的票号就应运而生了,这也是为什么晋商被人叫作“白银帝国”的原因。这时的晋商在继续保持原有贸易的基础上,把重心逐渐转移到了票号的生意之上。最著名的几家晋商字号“日升昌”“蔚字号”主营的就是票号。由于诚信为本,收费合理,大大小小的晋商票号几乎垄断了中国甚至整个远东地区的金融业。“白银帝国”真正到了巅峰。

二、晋商成功原因分析

晋商之所以能够在数个世纪的商业领域呼风唤雨,风光无限,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首先就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晋商也被人称之为“西帮”,西帮腿长之名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所谓“腿长”,指的就是不怕艰辛,敢走远路、险路。在没有现代化运输工具的时代,晋商只靠骆驼马匹等简陋的运输手段就敢横穿大漠;在冷风呼啸的严冬,晋商只凭一件皮袄就敢穿越西伯利亚。晋商创业的历史就是晋商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晋商长期以来就有着东家或老帮巡视的规矩,讲究夏日三伏去汉口、上海等最热的分号,冬天三九去关外最冷的分号,以此来彰显西帮腿长的精神。

其次就是晋商的先辈们有着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在清朝中晚期的时候,砖茶贸易受到了俄国的极大反击,贸易额损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西帮的先辈们并没有退缩,而是敏锐地抓住了市场货币流通量大而金属货币流转不便的市场契机,提出了“汇通天下”的口号,创办了票号这种经营形式,使得晋商的贸易不但没有受损,反而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始终走在时代前面,发现新的商机,这是晋商数百年来屹立不倒的秘诀之一。

三、晋商老号的地理位置分布

晋商汇通天下,商家分号无所不至,不消说中国的大中城市、交通要道,甚至远在莫斯科、彼得堡都有晋商分号开设,真可谓星罗棋布。然而与分号遍布的情况相比,晋商的老号,也就是总号却从来没有走出过山西,甚至没有走出过东家所在的县。

西帮只是晋商的统称,也就是外省人统称山西商家的一个称号,在西帮内部还有着“平帮”“太帮”“祁帮”等诸多叫法。即平遥、太古、祁县等各县商家的统称。这种叫法固然是晋商内部以地域划分的一种称呼,但也是根据老号所在地而形成的一种称呼。从这个称呼就可以看出,晋商的老号所在地是与东家的籍贯相一致的。比如祁县乔家,一直以来是晋商的领军人物,但是其日升昌的总号一直在祁县,蔚丰厚算是例外,由介休贾家出资的蔚丰厚总部设在平遥,因此蔚丰厚一直是平帮的领袖,但总归相距不远。

晋商生意遍布天下,但是老号仅仅局限于山西一隅,不得不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就应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的衣锦还乡的心理。这种心理自古以来便存在着,最为突出的例子便是项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王闻之,烹说者(《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很难说这种富贵还乡的心理没有对晋商中的这些精英们产生影响。

其次是便于东家对于生意的控制。晋商的生意一向是由东家和总经理一起操控,但到了后来越来越以总经理的话语权为主。各地的分号统一听命于总经理,而东家只参与分红和票号大事的处理。这样一来,总经理的权威日盛,票号一日不可无总经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总经理对于票号的忠诚呢?将总号设立在自己能够直接管辖的地方,以便于自己随时掌握全局,这便不失为一个办法。

四、老号地理位置对于晋商衰落的影响

诚如上文所述,晋商的兴盛与东家的关系极大,正是他们的不畏辛劳和锐意进取才使得晋商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成熟。但是,他们毕竟是旧时代旧思想孕育出来的,始终脱离不了旧时代的烙印,将老号地址选择在家乡便是其表现。

首先,将总号地址选在山西本地不利于消息的灵通和对外界新生事物的认知,直接导致了晋商与外界隔离。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山西东临太行、西靠吕梁,南近黄河、北抵大漠,在军事上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正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险峻,造成了山西信息闭塞的特点。金融生意讲究的是消息的灵通,有了灵通的信息才能及时掌握动向以便作出决策。但是老号偏居一隅,好比一个四肢壮健而头脑简单的壮汉,迟早是要失败的。虽然在清朝后期有了电报来通报事务,但是东家和总经理对于新生的电报并不信任,遇到重大事件一般都要用信件传递。在西方银行虎视眈眈盯着由晋商控制的金融市场的时候,晋商们还浑然不觉,既不转向其他生意,也不向西方银行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以至于在懵懂中失败。这种失败并不是没有预兆,当时驻扎在北京和南方各个重要分号的老帮们都建议要向西方银行学习,但这种建议并没有被重视。出现这种情况不能不说与老号的选址有着关系。

其次,舒适安逸的环境消磨了晋商们锐意进取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本来腿长作为晋商的优点,是晋商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管是东家还是总经理们都不自觉地沉湎于先辈所创造的业绩,只想着在先辈的祖业上享受而不想着日渐迫近的危机。晋商的传统都是在外挣钱之后回到故乡修宅院,并将所挣回来的银子窖藏起来。在晋商早期,这种做法本无不可。但是新时代的冲击已经容不得这种经营模式的存在,将利润窖藏起来而不用于投资直接导致了晋商的经营模式数十年甚至百余年不变。东家和总经理们的不出巡对于这种情况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出巡就不会接受到外界的新事物,留守总号的东家和总经理们面对着还在盈利的分号报表自然不会觉得危机在迫近。然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山西老家的总号本应该起总领全局的作用,但它与诸分号相比,没有了磨砺的意义,自然最早失去了晋商的传统。

19世纪初,山西的晋商与广东的行商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晋商在贸易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资本,但再雄厚的经济也抵不过西方的船坚炮利。很多学者曾分析过晋商衰落的原因,有的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晋商脱离生产,票号没有发钞权;有的从文化角度分析,认为传统晋商没有竞争意识,缺乏创新,没有合理的管理理念等等。但这些原因都是建立在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因而,晋商们将总号设立在其家乡或附近,直接导致了信息的闭塞和传统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灭,与此同时西方先进的经济和管理理念并没有及时影响到晋商,这种几近封闭的地理环境在内忧外患的国情下对于晋商的衰败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影响[7]。

[1]黄鉴晖.山西票号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2.

[2]张正明.晋商兴衰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5.

[3]葛贤惠.商路漫漫五百年.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金雪军,田霖.金融地理学视角下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案例研究.金融与保险,2004,(9).

[5]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4).

[6]史记·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左玉河.义利之辨与晚清重商思潮的兴起.晋阳学刊,2014,(2).

杜 妮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编 高生记)

猜你喜欢

分号票号东家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票号的固执
威风
美科技企业连开“分号”
威风
威风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中国银行的“乡下祖父”
——日升昌留给后人的启示
东成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