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庆阳唢呐初探

2014-04-11牛玲

史志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庆阳曲牌唢呐

牛玲

庆阳唢呐初探

牛玲

甘肃庆阳唢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之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合奏的吹鼓乐合奏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庆阳唢呐已融入到庆阳人的生活之中。本文将对庆阳唢呐的名称、历史、传承、编制、在仪式中的应用进行了考究,并对庆阳唢呐从乐种学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庆阳唢呐 鼓吹乐 乐种

庆阳唢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之以锣、鼓、镲等打击乐合奏的吹鼓乐合奏形式[1]。流行于甘肃省陇东地区。根据史料记载,500年前鼓吹乐已在当地普遍用于红白喜事等各种仪式中,其是否就是当今的庆阳唢呐,虽然不能直观推断,但可以说与庆阳唢呐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庆阳唢呐与庆阳人民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庆阳人听着唢呐出生,听着唢呐离开这个世界。2006年,庆阳唢呐被文化部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本文将从乐种学的角度,对庆阳唢呐进行概述。

一、名称以及历史

1.名称考究。

如前文所述,庆阳唢呐其实是一种合奏形式,但名称却与形式内容有所不符。从名称中人们容易判断为单一乐器独奏或齐奏形式,但形式远没有独奏、齐奏这么简单。笔者就名称问题向民间艺人请教,得到的答案是他们从学艺师父那里就这么称呼,所以也就没有过多考虑,也就跟着这么称呼。笔者又向庆阳唢呐研究专家、原庆阳市文化馆馆长梁平正老师请教,他说在以前官方记载的史志中,确实是以“鼓吹”命名,但现在以唢呐称谓,可能是民间人们认知习惯的一种反应,也是因为唢呐在合奏中担任着主奏乐器的地位。

还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庆阳人习惯把演奏庆阳唢呐的人称为“吹鼓手”,组成的班社却叫唢呐班社。于是出现了形式为“唢呐”,人员为“吹鼓手”,组织为“唢呐班社”的称谓不统一的情况。

在这里我认为庆阳唢呐之所以有这样的名称,有一定的历史遗痕,是演奏形式的开放性特征的一种显现,也有共时性的原因,即庆阳唢呐发展到今天,根据场合的不同,总的可以分为舞台上的庆阳唢呐和仪式中的庆阳唢呐。演奏形式的开放性特征将在下文细述,历史遗痕将在本章第二节进行论述。

2.庆阳唢呐历史简述。

《后汉书》第3132页注:“三曰《黄门鼔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所谓“坎坎鼔我,蹲蹲舞我”者也。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曰:“黄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在黄帝时期,已有类似鼓吹乐在当时出现,而且与岐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庆阳又是岐伯故里,黄帝活动过的区域,由此可以推断出,远在上古时代,鼓吹乐这种形式就已经出现在庆阳地区。这也为以后鼓吹乐在庆阳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历史基础。

唢呐由西域传入我国大约在宋、元时期。但传播路径是由西往东?还是中原扩散?现在学术界并无统一定论。唢呐何时传入庆阳现亦没有定论。根据明代嘉靖年间乐蟠人侍郎韩鼎编撰的《庆阳府志》载“……用鼓乐迎至嫁、嫁具枕履等仪以答,吉期间有行亲迎至礼者,否则各彩舆鼓吹……”,“……丧礼悉宗古制……七日致,延礼生,用鼓乐遂迎诸客……”可以看出在明代鼓吹乐已融入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中。

由于庆阳地处黄土高原西端,地形沟壑纵横,交通多有不便,所以这里的社会环境较为稳定,这也为庆阳唢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社会环境。听老艺人们以及老人们讲,在过去只要家里面有红白喜事、乔迁盖居、贺寿题名等礼俗,都要请“吹鼓手”来家做乐。穷人家就聘一两名吹手,大户人家聘得起由七八个人组成的“班子”。无论是大户人家所请的“班子”,还是穷人家所请的“吹手”,唢呐无疑是必请的。而根据当时庆阳的经济情况可以断定人们最常见的应该是规模较小的唢呐班社,甚至是由一、两杆唢呐组成。所以人们见到这种形式遍称之为唢呐,自此,庆阳唢呐这种称谓也就延留下来。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四大音乐集成”的编撰,文艺工作者对庆阳唢呐以及曲谱进行了挖掘和抢救,从此庆阳唢呐自文革“除四旧”后又开始了新的发展。

二、庆阳唢呐的传承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民间艺人的地位在中国社会中一直处于下层。吹鼓手更是排在“下九流”行当的第二位,加之吹奏唢呐要有一定的天赋和刻苦的毅力来练习,所以从事演奏唢呐和学习的人,不外是特别钟爱唢呐艺术就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下面将从庆阳唢呐的传承形式和传承方式这两个方面,对庆阳唢呐的传承进行论述。

1.传承形式。

改革开放以前,传承形式主要有“师徒传承”和“家族传承”。即徒弟跟着师父学习,跟着师父一起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这样反复聆听旋律达到熟记,然后进行实践。“师徒传承”的方式一直持续到当下。

随着改革开放,艺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庆阳唢呐在民俗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到学校去学习唢呐的吹奏,职业学校也聘请了具有一定演奏功底的老师为他们教授。如梁平正老师和他的学生马自刚分别在庆阳启明艺术学校和庆阳职业技术学校教授唢呐演奏。

2.传承方式。

以前艺人们绝大多数不识字或者文化程度有限,所以传承方式只能是“口传心授”,即师父说徒弟做。后来随着义务教育成果的显现,文化知识的普及,以及音乐资料交流的便利,在唢呐教授上面开始使用一些艺术大专院校的教材。老一辈的艺术家、艺术工作者也通过自己多年的沉淀出版了一些庆阳唢呐曲集,例如梁平正编著的《陇东唢呐曲精选》。

传承方式的改变对庆阳唢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庆阳唢呐的编制

在表述庆阳唢呐编制之前,我将对庆阳唢呐惯用乐器进行简介

1.庆阳唢呐常用乐器。

庆阳唢呐常用乐器主要有唢呐、小唢呐、土管子、堂鼓、铙以及锣。需要说明的是唢呐为筒音小一组f,第三孔为宫的降B调中音唢呐。这不同于调高为C或者D调的中原地区的唢呐以及陕西唢呐。小唢呐筒音为小字一组a,第三孔音为D的次高音唢呐。

2.编制。

庆阳唢呐一般由8人组成,根据客观情况可多可少。根据主奏唢呐的不同分为“大件”和“小件”(细乐)。“大件”由2把中音唢呐主奏,配以堂鼓、铙、锣、小镲等,人员扩大可使配乐人员增加。

“小件”由一支次高音唢呐主奏,配有二胡、板胡、土管子、板鼓、牙子,现在已有电子琴加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庆阳唢呐已有西洋管乐的加入,例如小号,中音萨克斯、长号等。

四、庆阳唢呐表演形态

前文叙述过庆阳唢呐在两种场合下可分为舞台上的庆阳唢呐和仪式中的庆阳唢呐。

1.舞台上的庆阳唢呐形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文化上对自我认知的渴求,一些民俗化、本地化的艺术经过细致的加工后搬上舞台。庆阳唢呐就是其中之一。当代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庆阳唢呐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对原有的曲牌进行了加工和雕琢,并创作出一些既符合庆阳音乐特征又符合当今人们审美特征的庆阳唢呐曲。并在表演上打破了原有的编制模式,经常是10人以上同台演奏,再配以鼓乐,显出庆阳唢呐的奔放、粗犷与豪迈的性格特征。

2.仪式中的庆阳唢呐形态。

庆阳人习惯把民俗活动称之为“过事”。但凡“过事”都要请庆阳唢呐来吹奏以渲染气氛,尤其是婚嫁丧葬较为隆重,下面将分别对婚嫁和丧葬中唢呐形态进行说明。

(1)婚嫁。婚嫁对于男女双方的家庭来说都是“过事”,所以都会宴请亲朋好友,会请唢呐班社来热闹一番。但婚嫁双方拜堂之前庆阳唢呐所吹奏的曲牌,与其他音乐事项是不同的。下面将从婚、嫁、拜堂三个方面来说明。

①婚。婚即指男方家。结婚当天,唢呐班社的“班头”会早早带领他的人马在已搭好的彩棚里调试音响等设备,一切准备好后开始迎宾奏乐,所奏曲目以唢呐曲牌为主,例如《小开门》《担水》《剪剪花》等,偶尔演奏通俗流行歌曲。

庆阳人把娘舅家人以及远路来客人尊称为“请客儿”,把送亲和娶亲的人称为“大客儿”。这些客人到来,吹鼓手们由事主家带领都要到大门外相迎,“请客”会给吹鼓手小费以表感谢。其他情况下吹鼓手不离开彩棚。

②嫁。男方迎娶新娘需要带一两名吹手,一同前往。到女方家后,在唢呐声中嫁娶双方相互行礼,后女方家会向娶亲的人逐一交待陪礼等,此时乐手吹《绣荷包》《大桃红》《小桃红》等曲牌,女方会给娶亲来的吹手给小费。一切准备妥当,新娘准备上轿(现在多为婚车)时,唢呐吹奏《女望娘》《担水》等曲牌,新娘在如歌如泣婉转动听的唢呐声中哭泣不忍离开自己的爹娘,在众人的劝说下向父母磕头跪拜,以谢养育之恩,场面感人。

③拜堂。娶亲队伍回到男方家后,在家的吹鼓手奏乐到大门外迎接,演奏《搭彩子》曲牌,直到拜堂前唢呐声不断,吹奏的全是欢快而热烈的曲子。拜完堂后入洞房,由吹鼓手先进洞房吹奏一圈,俗称“闯帐”,新房内有早已准备好给吹鼓手的小费钱。洞房完后,宴席开始。

(2)丧葬。

庆阳的丧葬仪式较为复杂,这与庆阳是周祖的发祥地又是中国农耕文化发源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庆阳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丧葬仪式短的3天,长的7天。整个仪式中唢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仪式过于繁杂,我在这里将有唢呐的部分摘出表述。

在仪式的前期,即“请灵”“出子”“接纸活”等议程必须有唢呐引领,尤其是“接纸活”唢呐班子要全班跟随孝子们到大门口去迎接。在“呈设”即布置祭奠灵堂的时候唢呐要持续吹奏,直到礼仪结束。

仪式中期,即“家祭”开始,家祭多在亡人第二天晚上。整个家祭过程都要有庆阳唢呐吹奏,如果遇上一个人数众多的大户人家,一场家祭可能要持续一个通宵。在家祭开始时,吹奏的曲牌多凄楚哀凉、节奏缓慢,如泣如诉,例如《报灵牌》《祭灵》《吊孝》等。在家祭中,礼宾先生要念祭文,按照与亡者亲疏关系辈份念赞,也就是说每个与亡者有亲缘关系并来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念到,每一道祭文都要吹奏不同的曲牌,不吹奏重复的曲牌,这点很考验艺人的能力。何时念文合适奏乐由礼宾先生掌握。

念完祭文后要进行“游食”,分两种,一种是乐队到灵前奏乐,唢呐会奏必备曲目《雁落沙滩》,一种是较为活跃的“花游”,即吹鼓手围绕每个孝子各转三圈结束。

整个家祭活动结束,多半已是第二天凌晨。

仪式后期“入葬”,吹鼓手走在棺木的最前边吹走,到墓地前将亡者掩埋,期间唢呐声不断。

五、庆阳唢呐音乐

1.演奏技巧。

庆阳唢呐多用杂凡调的指法演奏,但有一种“气顶音”的演奏技法,“八度超吹所有高八度do都在第二孔发出。(即在si音位上吹奏do音)”[2]用这种指法吹奏的音粗犷淳朴,富有力度,能彰显出庆阳音乐的特性。

在我国唢呐演奏中常用的“吐音”“花舌音”“滑音”“移调换指”和“循环换气”等技法在庆阳唢呐中较为常用,这里不赘述。

2.庆阳唢呐音乐曲牌。

庆阳唢呐曲牌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传统器乐曲牌,民歌衍变曲牌和戏曲关联曲牌。第一类的如《小开门》《担水》等,第二类有《雪花飘》《九连环》等。第三类有《五更》《张良卖布》等。

唢呐曲牌根据降si和fa两个音有“花音”“苦音”之分,用于不同的场合。艺人们在演奏时根据自己的技能可在曲牌框架的主体下进行加花。

庆阳唢呐曲多为宫调式和徵调式。音乐旋律起伏较大,节拍以2/4和4/4常见。

[1][2]梁平正.庆阳唢呐艺术[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2.

牛 玲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助教

(责编 杨 欣)

猜你喜欢

庆阳曲牌唢呐
Our Best Friend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又听唢呐
庆阳香包:一针一线皆故事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甘肃庆阳西峰区:吃上“产业饭”摘掉“贫困帽”
【曲牌园地】
昆曲曲牌与昆笛演奏
庆阳开展2015年市直国有林区森林保险理赔工作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