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民间信仰兴盛的原因
2014-04-11武俊杰
王 婷 武俊杰
浅析宋代民间信仰兴盛的原因
王 婷 武俊杰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民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民间信仰多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本文就宋代民间不同宗教兴盛的原因进行了分类浅析。
宋朝 民间信仰
两宋时期(960—1279),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是民族又一次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外文化大交流时期。这一时期,繁荣的经济,复杂的政治形势,汉族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多元并存,及其由纷争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使中国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宋代的民间崇拜多元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1],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也提出了很多猜测。
两宋时期,民间信仰不仅延续了前朝的佛教和道教,还有许多秘密宗教,巫觋与巫术也很盛行。不同的民间信仰兴盛的原因也不同。
一、佛教
1.统治者重视。
宗教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有效地控制人们的行为。宗教这一特有的属性,使统治者千方百计扶植、利用宗教,以便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除了宋徽宗极力崇尚道教,排斥佛教和宋高宗抑佛外,宋代的统治者大多数都对佛教采取礼遇的态度。北宋立国之初,宋太祖就对佛教采取扶植利用政策,从太宗开始,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佛教发展越加兴盛。统治者的优礼佛教,加之上行下效,许多农民弃农为僧。南宋时期,宋高宗以后诸帝及许多官员都沉溺于佛教之中。帝王们参拜名刹古寺,派遣大批僧侣出国西进求佛,创建译经院,派大员任译经使,耗费巨资大兴寺院庙宇。中国佛教史上第一部官刻大藏经《开宝藏》即是从开宝四年(971)起刻印的。统治者优礼佛教的政策是佛教兴盛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2.佛教对儒学的融入。
宋人崇佛,不仅表现在封建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和放任自流上,也表现在士庶各阶层对佛教的热衷和笃信上。佛教对宋人的日常生活影响至深,同时佛教的滥觞也对传统的儒学构成了威胁,儒学正统的地位受到了动摇,所以从宋初开始,儒学大师们都不遗余力地排斥佛教,捍卫儒学独尊的地位。但是传统儒学发展到宋代,由于自身的固步自封越来越脱离现实,所以儒学也需要反省,吸收新的血液,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某些内容也正好迎合了它的需要,所以宋中叶后形成的理学就明显地吸收了佛教的内容,儒佛融合,佛教的儒学化也就成为必然之势[2]。
宋儒积极“援佛入儒”,大量汲取佛教内容来改造和充实儒学,不仅促进了理学的形成,也使知识分子关注佛教,宋儒喜欢研读佛教经典,当时士人习佛成风。
3.印刷术的发展。
五代以后,雕版印刷术有了很大发展,宋代开始用于佛经印刷,成为佛教史上一件开拓性的大事件。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藏达五次之多。在中国文化史上,宋代的刻经比译经更有影响。唐代以后,佛教理论虽然缺少发展,但佛教的社会影响仍然很大,这与当时佛经借助印刷术不断向民间渗透有关[3]。
4.佛教自身的发展。
宋代佛教成为广大的士人和一般百姓从心理上、文化上所认同,仅凭官方的强权是不够的,必须着力于自身的改造,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宋儒从斥佛到吸佛,援佛入儒,完成儒学的革新,产生了理学,为佛教影响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佛教也开始变更,使原始的佛教教义不断中国化,援儒入佛,寻找儒佛互通融合的契机[4]。宋代佛教诸宗都有了新的发展,当时有影响力的主要有禅宗、天台宗、净土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等,尤其是禅宗形成了自己新的风格和特点,禅宗著作大量涌现,士大夫热衷于参禅,“士大夫多修佛学”[5]故以禅入诗、以诗写禅之风更甚于唐代,以歌颂佛教寺院为题材的诗很多。
唐宋时期佛教的变文、宝卷推动了士大夫文学向市民文学的转化,佛教徒利用这种可说可唱的文学体裁来讲述佛教故事,宣传教理。
二、道教
1.统治者的重视。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历来被统治者重视,尤其是以李耳后代自居的唐朝李氏家族,更是推崇备至。北宋建立后,鉴于儒学衰微,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利用道教为其政治统治寻找合法的依据。宋初太祖、太宗为恢复道教采取许多措施,真宗朝以后道教得到迅猛发展,到徽宗时发展到顶峰。徽宗是狂热的道教徒,号称“道君皇帝”。徽宗崇任道士,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夸大祥瑞,兴建宫观,创设道学制度,提倡习道教。这些措施促使了道教在北宋的大发展。
宋代的崇道活动不仅没有因北宋灭亡即停止,反而发展势头有增无减。高宗之后,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诸朝,崇道活动都很热闹,一是国策使然,二是借助神道以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企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2.本土宗教的魅力。
两宋时期,道教发展了许多派别,出现了许多新教派,在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如茅山宗、正一道、太一道、净明道和全真道,他们或为社会各阶层祈福禳灾,招神劾鬼,以“济世度人”为己任,或隐性埋名,专事个人修炼,不求闻名于世,为道教的发展做了有益的工作。涌现出的一批杰出道士,他们对道教经典的整理以及道教思想,促进了两宋道教发展,在道教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这些杰出道士的努力使宋代的道教,无论在思想上或规模上都是最发达的时代[6]。
3.儒道融合。
儒、佛、道三教合流是宋代三教关系的大趋势,尤其是道教在宋朝被官方尊为官方宗教后。宋代道教内丹学的成熟,从一个重要侧面深化了传统的天人之学,揭示了人体小宇宙和生态大宇宙之间若干内在的联系,不仅从理论思维上启发了宋代的理学,而且直接影响了北宋理学的形成[7]。
三、民间秘密宗教
两宋时期,民间信仰除了有官方认可的佛、道正统宗教外,在城市乡村或偏远的山区还活跃着许多被官方所禁止的秘密宗教,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活动之广,参加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官方称其为“魔教”“邪教”“妖教”。当时影响力较大的有摩尼教(或明教)、白云宗、白莲宗、白衣道等。这些秘密宗教为加强联系,举行集会、宗教仪式,有自己固定的活动场所。统治者认为这些祭祀都不符合礼制,蔑称为“淫祀”。
宋朝统治者为了惩治这些秘密宗教和“淫祀”,制定了诸多的法令,惩罚力度也很大,但却出现“法禁愈严,而愈不可禁”的局面。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民间宗教自身的优势。
民间宗教的教徒之间团结、互助、友爱,使宗教内部形成一种较强的凝聚力。一方面,有经济上的互助,南宋起居舍人王居正奏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凡事魔者不肉食,而一家有事,同党之人皆出力相贩恤,盖不肉食则费省,故易足;同党则相亲,相亲故相恤,而事易济。臣以谓此先王道其民,使相亲相友相助之意;而甘淡薄,务节俭,有古淳朴之风,今民之师帅,既不能以是为政,乃是魔头者窃取,以警惑其党,使皆归德于魔,于是从而附益之,以邪僻害教之说,民愚无知,谓吾从魔之言,事魔之道,而食易足,事易济也,故以魔头之说为皆可信,而争趋归之,此所以法禁愈严而愈不可胜禁。”[8]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如果教友被捕,教中同仁不惜出力出钱行贿地方官,以求获释;如果教友同他人发生争讼斗殴,教友也会“合谋并力,共出金钱,厚赂胥吏,必胜乃已”[9]。这种互助友爱的精神,对于脆弱的小农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2.当时的社会环境。
两宋时期,整个国家呈现出“积贫积弱”局面,内忧外患,战事频繁,每年对辽、西夏、金缴纳“岁币”等等,这些负担都转嫁到了平民百姓身上。农民日趋贫困,除了被迫发动起义进行反抗,寻求一种精神依托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的社会经济状态也促成了此种信仰的传播,宋代一改以往各个朝代以农为本单一的自然经济体制,工商业呈现一种繁荣的状态,工商业者们各地辗转经营,再加上土地不抑兼并政策,土地的急速流转,农民们的生活也处于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中,人向来的一种趋众心理,促使他们找一个固定的团体互相取暖,漂泊的心理有所阪依,民间这种迎合他们心态的宗教信仰,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10]。
通常,在富裕、稳定与繁荣时代,皇帝似乎并不急于把这种行为当成淫祀、淫祠,他可以容忍一些异常的祭祀和神灵的存在,作为有趣的异样风景。但是,到了国家权威与社会秩序已经岌岌可危的时代,人们就把这种容易造成思想与生活世界混乱的祭祀活动,看成是对秩序的破坏,把这种本来是虚构的神祗和随意的祠祀,看成是一种实在的对中央的权力分割与挑战[11]。而越是在社会动荡的时代,民间秘密的祭祀越昌盛。人们崇拜神灵,就是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与脆弱,便寄希望于神灵的保护和赐福。
[1]徐萍芳.僧伽造像的发现和僧伽的崇拜.文物, 1996,(5).
[2][4][6]吴怀祺.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60,168,177.
[3][7]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607,639.
[5]王之.渑水燕谈录(卷三).
[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六).
[9]庄季裕.鸡肋篇(卷上).
[10]崔晓花.宋代宗教管理的法律视角.山东大学, 2007.
[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56.
王 婷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武俊杰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编 樊 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