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伦理性的主体建构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为例

2014-04-11李灵玲商玮娜

关键词:成年人人教版伦理

李灵玲 商玮娜

现代教学一再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这关系到培养具有独立健全人格的学生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尽管我国的教材内容近些年来已经比较重视包括伦理主体性在内的学生主体性形象构建,以适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用的教学改革,却依然存在着比较突出的成人(主体)—学生(被教育者)二元对立现象,学生主体性地位在教材内容中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这个问题在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中也有所体现,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12册语文教材所选课文为例,以儿童生活、儿童活动、儿童与成年人关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课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和文本分析两种方法,分析这些课文在构建儿童主体性方面的特点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小学语文教材建构儿童主体性的合理方式。

一、儿童伦理主体性形象建构的课文分布分析

在人教版小学12册语文课本中,以儿童为主体和参与者的文章共有135篇,约占整个教材353篇课文的38.2%。我们可以看到语文教材中以儿童为主体和参与者的课文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从题材上说,数量最多的是儿童作为家庭生活成员而在成年人引导下逐渐养成自己的伦理意识和行为,约占135篇文章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是在学校生活或者活动中获得伦理意识和行为,约占五分之一左右,但由教师引导而形成儿童伦理意识和行为的课文数量只有少数几篇。有关伟人、历史人物、英雄等各种知名人物题材的课文比较多,约为五分之一左右。儿童通过动物、自然等方式获得某种伦理意识的课文也约为五分之一左右。余下的课文大体为儿童通过其他社会生活或者想象等方式表现其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这些课文题材的选择无疑同儿童的生活经历有关,毕竟最早也最深刻地影响儿童伦理意识和行为的是其家庭。但选文中教师作为影响儿童伦理意识和行为的文章数量之少也是令人意外的,毕竟教师也是最能对儿童产生直接而深刻影响的,且可能以更加多元而平等的方式与孩子相处。

第二,从这些文章的年级分布角度来看,除第一册只有8篇课文以儿童为主体或者参与者外,第二到第六册基本在13-16篇之间,而第七到第十二册基本都在10篇以下,只有第九册为13篇。以第三人称或者第一人称儿童视角叙述儿童生活的课文主要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第七册开始有一些课文关系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互主体性,而高年级教材中的课文侧重于以成人回忆的方式叙述儿童的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的形成过程,或者侧重于表现名人的伦理事迹。以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为培养儿童伦理意识和行为的课文也主要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而以超越儿童日常生活之外的历史、故乡等方面为主要题材的课文则比较多地集中在高年级教材中。在低年级教材所塑造的儿童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的引导者中,母亲和爷爷扮演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且主要以情感的方式引导儿童,而在高年级课文中,父亲作为引导者则占据了比较突出的地位,且更加注重通过知识等方式引导。关系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家庭伦理关系和学校中的各种伦理关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低年级课文中,而关系到与故乡、与陌生人、与国家等之间的伦理关系则比较多地集中在高年级课文之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变化只具有相对性。

第三,从这些课文中儿童的存在特征来说,儿童的年龄、认知能力、认知范围、思维与行动能力等方面基本上呈现出成长性特点,其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在不断提高,如从第一册最后一篇文章的儿童发乎天伦的伦理行为,到第三四册课文中的儿童能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再到第六七册课文中的儿童能思考自己的行为,再到八九册文章中的儿童能从周围人的生活细节中感悟到某种伦理精神甚至形成具有普遍性的伦理同情,再到后面几册中的儿童将自己的能力行为推及到更广的社会,均表现出儿童的伦理意识和行为能力成长性特点。

通过上述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重视儿童主体性形象塑造,并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儿童的伦理认知、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的成长性特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尊重了儿童的独立思维、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表现。如《我不是最弱小的》《动手做做看》《我不能失信》《好汉理查》《她是我的朋友》《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都比较鲜明地塑造了儿童作为伦理认知和美德实践的主体,表现了儿童独立地、主动地采取某种热爱国家、关心他人、领悟生命、勇敢机智、自我反思等方面的伦理行动,从而令人真切地认识到儿童并非是在伦理方面缺乏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的人,并由衷地为儿童的伦理认知和美德实践所感动,尊重他们的独特的伦理意识和美德实践,并将他们视为平等的伦理主体。

虽然如此,这种课文的选择和安排并不意味着教材很好地解决了儿童的伦理性主体建构问题,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这套教材以过于突出的成年人的伦理规范去观察、约束、建构儿童的伦理形象,并影响了儿童伦理性主体的正常建构。如135篇文章当中很少表现儿童的伦理意见,也没有一篇表现儿童对伦理关系的独立评价、并可以与成人之间进行交流。换句话说,教材在关于儿童伦理主体的理解方面可能采取了本节开头所提到的课文中的怀特教师一样的假设,即儿童缺乏独立的伦理思考、判断和行动能力,因此需要通过某种外在引导才能建立起伦理意识和伦理行动。因此,我们需要分析人教版语文教材所塑造的儿童伦理形象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儿童伦理主体性形象建构的特点分析

我们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伦理形象建构的反思建立在对两个问题的回答之上。一是儿童是否具有伦理认知、判断和行动的能力?二是如果儿童具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他们的伦理性存在是否具有独立性和主体性呢?关于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已经一再证明儿童具有认识、判断和行动的能力。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能力的形成分为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的表象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的或假设演绎的运算阶段,并认为儿童的认知不仅是经验的结果,也是主体自身具有可以同化、调整经验的结构作用的结果。儿童在其认知能力的形成过程中也会形成对自己与世界伦理关系、即自我与世界之间规范性关系的认知和判断。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关于儿童伦理性主体的理解和建构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首先,上面提到的135篇课文中儿童基本上无争议地形成了某种伦理认知、伦理认同或美德行为。这种无争议性涉及到儿童某种伦理状态的形成过程和最后的伦理认同两个方面。从儿童伦理状态形成过程来看,存在着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儿童通过相互之间的争议、互动和学习从而形成伦理状态。第二种是儿童通过与成年人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争议、互动和交流从而形成伦理状态。第三种是其他多数课文表现出来的儿童伦理形成状态,或者是儿童在成年人引导下无争议地形成伦理认知和伦理行为的过程,或者是儿童天然地认同自然、家庭、国家甚至人类的伦理行为,而且基本上没有表现儿童对这些对象的陌生感,也没有表现儿童对自己与这些对象之间伦理关系的怀疑或者思考过程等。从伦理认同方面看,除个别课文表现了儿童对成年人伦理行为和伦理意见的批评之外,130多篇课文都表现了儿童对成年人伦理教育的认同。即使少数课文表现了儿童与成年人的伦理意见之间的不同,并坚持自己的伦理意见,但儿童坚持的伦理意见也并非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提出、并不同于成年,而只是比提出不正确伦理意见的成年人有更好的符合普遍标准的伦理而已。因此,这些课文在成年人与儿童之间、在儿童与儿童之间基本没有形成伦理讨论,当然也就无法比较充分地表现儿童关于自己与世界之间伦理关系的独特认知和行为方式。

第二,一元的、普遍的美德伦理成为这些课文建构儿童伦理意识和伦理行为的基本标准。可以看到这135篇课文以多种题材、多种人物形象、多种故事形式等建构了儿童与自然、他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和人类等之间的伦理关系,表现了关爱、宽容、独立、勇敢、诚实、幸福、正义等多种伦理品德或伦理行为等,既塑造了儿童具有普遍美德的形象,也表现了儿童与世界之间无冲突的和谐而幸福美好的伦理关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建构了一个以美德为主导性特点的世界形象。135篇课文中除了表现战争的几篇、表现家庭生活条件艰辛的1篇、表现底层生活不幸的2篇、人对环境不友善的2篇以及同学之间小冲突的1篇之外,超过120篇课文都在构建以个体美德和生活幸福为主要特点的世界。

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建构个体美德和伦理世界时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135篇课文中关于儿童的生命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内容虽然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非常稀少,基本上都是在表现儿童以某种爱、奉献等为主要特征的崇高伦理,而如果是关系到儿童自我意识的则会被表现为某种程度上的不正当,或者会以儿童的伦理成长方式来自觉地批判或否定其自我意识。尽管人们一直在呼吁要重视生命伦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更是增加了不少儿童了解、关爱自然生命的课文,但上述135篇课文中除了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关系到儿童生命、并且还是在其他同学生命高于自己生命的伦理意义上加以表现,以及第八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在国家和人类和平的意义上呼唤重视生命之外,其他课文中并没有表现儿童或者成年人对儿童生命的关切。权利意识、包括平等意识无疑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具有的伦理意识,也是儿童教育中应该给与一定程度重视的伦理内容,而正当的权利意识更是应该肯定的伦理内容,但在这135篇文章中没有一篇课文表现儿童对自己正当权利的认知和要求。如此,我们即可想到,当一个学生学完六年的课文之后,除了知道自己应该是家庭、社会、国家、人类甚至自然中的一员之外,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独特性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对上述集体性存在的义务之外还有什么权利,比如获得某种保护的权利。所以,即使我们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既不适合表现不利于美德养成的行为和世界,也不适合提供如功利主义等多元伦理内容,但起码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现代社会中基本的伦理知识和伦理行为变化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生命伦理和权利伦理方面的正当性内容,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另一方面,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虽然强调美德伦理,并不主张功利主义伦理,但事实上,135篇课文虽然没有表现明显的功利主义伦理,但《月亮的心愿》《最好的老师》等课文在表面的美德伦理中却暗渡陈仓式地表现了功利主义结果论的伦理观念,如前者并没有平等重视两个小女孩的心愿,而只是考虑到所有孩子心愿得以共同实现就是最美好的事情,其基础就是规范性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伦理。

第三,儿童伦理认知和伦理行为的形成方式是他律性而非自律性的。如同上节的分析所揭示的,人教版以儿童伦理意识和行动能力形成的课文主要是围绕家庭关系、学校关系以及儿童之间的关系等来建构,这些日常关系自然有助于从切身性、情境性方面形成儿童的伦理特点,但这由此也导致了儿童的伦理认知和行动能力需要在成年人直接指导下或者参照成年人的伦理意识或行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儿童可以通过更加主动、更加多元的方式形成自己伦理特点的可能性。在135篇课文中,一半左右的课文是儿童生活在由成年人所支配的日常环境中,并在成年人的感染、指导下或者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中形成某种伦理认知和伦理行为。10余篇课文是在儿童相互之间的交往中形成某种伦理认知和行为,20余篇课文表现儿童自发形成某种伦理认知和伦理行为,其中有近10篇是以儿童集体性身份为主,多篇文章表现名人儿童时代自发的伦理行为和伦理意识,表现普通个体儿童的不到10篇。从这种意义上说,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他律性而非自律性作为儿童伦理人格形成的主要方式。

这种他律性更体现在不少课文的叙述方式中。尽管人们一再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而其主体性地位能不能得到实现的前提是在儿童与成年人交往中是否具有平等的地位。纵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叙述方式,人们不难发现儿童的伦理平等地位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选文的叙述者如果是儿童自己时,则大多集中在低年级教材中,而以成年人回忆的方式叙述儿童时代生活的则比较多地安排在高年级教材中。这里固然有选文内容方面的原因,但这种安排也明确地表示了成年式具有反思性的回忆叙述具有更高的知识和伦理指导价值,而儿童的自我叙述则缺乏这样丰富的伦理内容,因而这种选文安排是具有突出的成年与儿童之间伦理认知和伦理行为价值高低不同作为学理基础的。尤其是在高年级教材中,几乎已经很少看见学生叙述自己的伦理故事的课文,而多为成年人的回忆性叙述或者第三人称客观性叙述。二是文章在叙述儿童与成年人或者象征性的成年人(如国家等)时,儿童基本上是以好奇、聆听、敬仰、学习、赞美、憧憬等方式面对成年人,而很少以平等交流的方式与成年人相处。135篇课文当中不乏成年人以启发甚至平等的方式与儿童相处,但文章的叙述中却不时透露出某种成年人的伦理权威之感。第五册《灰雀》一文,叙述列宁在公园遇到一个男孩,问这个男孩平时都在公园栖息的灰雀为何不见了,小孩面对成年人的发问有些紧张,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而是飞走了,第二天列宁果然看到灰雀又飞回来了。课文行文至此本可以以某种更富平等也更浪漫的反思处理列宁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但文章结尾是这样叙述的“列宁也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这样的结尾表现的是列宁对孩子的理解,但孩子是缺席的。同时,孩子在这里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为自己的伦理行为表达意见的空间。课文中这样叙述儿童与成年人之间关系的方式不胜枚举。三是135篇课文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在叙述孩子的时候偏重于使用“小时候”、“小学生”、“小伙伴”、“小朋友”、“小英雄”等。小学生无疑有年龄小的客观事实,但在叙述中大量使用“小”却会造成儿童伦理性主体矮化现象,毕竟,“小”是与不成熟、知识缺乏、经验欠缺、年龄不足等有关联,而与成年、成熟、丰富等是相对的。事实上,语文教材中以“小”来取代孩子们的名字等称呼之时,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他们的差异性、个性和独立性,当然也就不利于儿童伦理性主体的建构。与此同时,成年人基本上被叙述成伦理权威,以某种断言或者权威的语气指导着儿童。四是这些课文中儿童很少以讨论、质疑、反思、独立的语气同成年人之间进行交流,很少有自己对成年世界的独立思考和伦理探究。第五册《摄影师》、第九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等课文中的儿童都是以记者身份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但这两篇文章基本上都没有表现儿童作为伦理主体所具有的独立性,而主要是体现了高尔基、季羡林等长者或者名人如何平等对待儿童。这种从根本上边缘化儿童伦理主体独立性的叙述方式,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颇为普遍。

总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小学语文教材,在传授人类共同文化知识、育人成才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价值,但这些教材选文在建构儿童伦理行为主体方面的不足,同当前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有一定的距离。如果我们要真正落实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落实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伦理主体,那么,改革目前教材内容建构学生伦理性主体方面的不足、合理选择和安排建构学生伦理主体意识和美德实践能力的课文,应该具有重要意义。

[1]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教育研究,2013(1).

[2]雅克·蒂洛,基思·克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M].程立昱,刘建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文选[M].卢睿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 Jean Piaget.The Moral Judgment of the Child[M].New York:Free Press,1997.

[5]罗伯特·凯恩.发展的自我[M].韦子木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成年人人教版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成年人是如何渐渐失去朋友的
成年人爆笑日常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成年人的辛苦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