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全球“寻根”主题文学价值探析

2014-04-11

关键词:寻根种族黑人

李 珂 玮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

“寻根文学”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短暂驻足,似乎只是中国众多文学思潮中耀眼的一瞬,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也只是针对中国本土的“寻根文学”。事实上“寻根”并非中国独有的文学思潮,而是整个20世纪全球共同的文化主题,以及文学创作主题。从全球范围看,整个20世纪很多国家在不同时期,都存在过不同形式的“寻根”主题文学,遗憾的是,对其研究长期被学界忽视。全球“寻根”主题文学思潮也并非孤立的文学现象,而是置于全球“文化寻根”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寻根是全球化趋势下一种反叛现代性的普遍反应”[1]29,包括以下几个思想向度:原始情节、东方主义、黑色风暴、凯尔特复兴。这股思潮弥漫于整个20世纪,它由西方世界发起,迅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民族、民间文化复兴运动,在上世纪60—70年代表现得更为集中,影响更为深远,产生了大批重要的思想与文化成果。文学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派生出的精神活动,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自然也成为“文化寻根”的积极响应者。由于全球“寻根”主题文学诞生于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中,并且以全球“文化寻根”为先导,决定了其除了文学本体的艺术价值外,还具有更广博、更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

一、寻回失落的民族“身份”,重铸民族文化发展之路

20世纪上半叶,全球陷入世界大战的混乱之中,帝国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不仅进行了疯狂的军事侵略和贪婪的物质掠夺,而且从文化上对殖民地国家进行奴化教育,使其彻底沦为帝国主义的奴隶。为摆脱殖民统治,被压迫国家和民族的民族意识不断高涨,寻回被殖民者掠去的民族“身份”,探寻民族文化独立发展之路成为各国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作家们纷纷从民族传统中挖掘宝贵资源,以此为写作主题,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本民族摆脱殖民统治的精神力量。20世纪初,非洲已全部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非洲“寻根”主题文学便伴随着非洲人民反抗西方殖民统治运动而发展,表现出强烈的寻找文化身份的焦虑。为了表达对欧洲殖民者的无声反抗,非洲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对非洲古老而丰富的口头文学进行搜集整理,并出版了一系列故事集,如喀麦隆的《在美丽的星空下》、乍得的《在乍得的星空下》、加蓬的《加蓬故事集》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更激起了非洲人民对欧洲殖民统治的反抗情绪。20—40年代的“黑人性”运动,便是为了进一步反抗殖民统治与种族歧视,主张从非洲传统生活中吸取营养,表现黑人文化传统和灵魂力量,表达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情的文学运动。“黑人性”运动在诗歌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如塞内加尔诗人大卫5狄奥普的长诗《非洲我的母亲》、利比里亚诗人罗兰5德普斯特尔的诗歌《这就是非洲?》等。在亚洲,土耳其出现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的“凯末尔主义”,其思想内涵之一便是挖掘、重建土耳其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精神,恢复土耳其民族活力,凝聚土耳其民众力量,共同投身于抵抗殖民侵略的伟大战争中。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提出“甘地主义”,甘地及其支持者将民族精神寄托于印度传统的乡村与家庭,从中追寻到民族永恒的精神价值,以高昂的民族传统精神“感化”英国殖民统治者对本土文化的破坏行为。为践行甘地精神,一些作家着力书写印度传统农业文明,肯定印度文明的精神性与文化性,以此否定强行闯入的外来文明。“印度小说之王普列姆昌德的文学活动与印度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紧密结合,他主张在复兴印度古代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的社会改革”[2]192,代表作有《热爱祖国》、《仁爱道院》、《舞台》等,这些作品在维护印度传统农业文明的同时,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与封建势力也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与谴责,展现印度民众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解放的强烈诉求。此外,印尼、苏丹、缅甸等广大亚非拉国家均有类似介于“民族主义”文学与“寻根”文学之间的文学形式。战争时期的“寻根”主题文学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特征,它以共同的文化之“根”唤醒了广大丧失民族身份的民众,引导他们重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与自尊,凝聚民族力量,激发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的民族情绪。

二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国家虽然在政治上已经获得名义上的独立解放,但在经济与文化方面仍然受制于西方世界。“在后殖民时代,当旧的殖民主义体系业已瓦解,西方对第三世界国家或对东方的殖民性侵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渗透和经济控制的时候,文化身份问题理所当然地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3]对民族自我身份认同的吁求促使第三世界国家努力摆脱西方原殖民者的影响,复兴民族文化,使国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解放;民族文化的复兴又进一步增强了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提升了国家民族的核心力量。在文化方面具体表现为从后殖民文化语境中逃遁出来,寻求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此时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寻根”主题文学以一种怀旧的方式呈现给民众,使民众在对西方文化的拒斥中强烈地领悟到民族文化的优秀品质和强大力量,以提升民族国家的文化形象。最具有典型性的是拉丁美洲文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拉丁美洲作家主张发扬灿烂的古印第安文化,并且把这一文化同欧洲文化加以比较;他们认为,应该从印第安内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去寻根溯源,找出区别于欧洲文化的基本特征来。”[4]这种创作思潮直接催生了“土著文学”的创作洪流,其宗旨在于探寻原生态、原始性的印第安文化之“根”,以摆脱西方文化的影响,凸显拉美本土特色。代表作有西罗·阿莱格里亚的《广漠的世界》、何塞·马利亚·阿尔格达斯的《深沉的河流》等。到了1960年代,拉美各国在政治上先后获得独立,各个国家纷纷要求文化上也要有民族特色,并积极探索一条民族文化独立发展之路,于是产生了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拉美文学大爆炸”,旨在探寻拉丁美洲原始而神奇的混血文化之“根”。在创作方法方面,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更注重从历史文化中挖掘拉美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民族心理特征,创造亦真亦幻的奇妙世界,代表作品有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卡洛斯·富恩特斯的《橘橙树》、《和劳拉·迪亚斯一起的岁月》等。在后殖民主义时期,“寻根”主题文学以一种独立的文化形象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做出了有力的反击,它承担了民族文化重构的任务,体现了文学参与民族文化建设的热情与智慧,为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铺就了道路。

二、追索割裂的种族之“根”,构建种族自由平等之路

“20世纪后期的文化寻根派文学写作,由于经历了后现代和后殖民批判的洗礼,更加自觉地向文化人类学汲取知识养料,并将人类学所关注的非主流的异文化,即形形色色的文化他者,作为创作灵感的新源泉。”[5]20世纪“文化寻根”的两个文化人类学导向分别是“黑色风暴”和“凯尔特复兴”。“黑色风暴”从人类学角度推出的假说便是“走出非洲”,即人类祖先最初诞生在非洲大陆,后来分布到世界各个角落,促使人类文化扩延到全球。非洲文明进而催生了西方文明,也即西方文明的源头在非洲,甚至人类文明的源头在非洲。“黑色风暴”的席卷使全球开始接纳黑色人种和黑人文化,也引发了“黑人文学”的繁荣。东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在文明史上早有记载,“凯尔特”文明也是西方文明重要源头之一,但却长期被忽视。如今在欧洲仍然使用凯尔特语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凯尔特”文化成为即将逝去的文化遗产。本次“文化寻根”运动则将失落的文化源头——“凯尔特”重新挖掘出来,形成了“凯尔特复兴”文化倾向。这两个人类学向度既表达了种族认同,肯定了种族平等,又体现了对亚文化的推崇。

在全球“寻根”主题文学中,从人类学视角对种族之“根”进行探寻、对种族之魂进行颂赞的为数众多,最有代表性的是黑人写作,包括美国“黑人文学”和非洲1970年代的“后殖民”阶段文学。另外,英国文学中对“凯尔特”人种历史文化的追忆也卓有成就。美国黑人虽然经过“南北战争”获得了名义上的自由平等,但在20世纪仍然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歧视。20世纪全球“寻根”主题文学具有一定规模并影响较大的是美国的“黑人文学”,广大黑人作家用黑人的语言、黑人的思维、黑人的价值观抒写黑人三百多年的奴隶史,折射出对种族之“根”——非洲强烈的回归渴望,表现了边缘种族,或者受歧视民族在本国内部对种族独立、种族自由、种族平等的强烈渴求。“自从非洲移民来到美国,美国黑人文学逐渐形成,抒写了广大黑人作家对种族问题的思考,以认同、反抗和融合为表现形式的美国黑人文学三次高潮集中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的主要成就。”[6]这三次高潮旨在寻找由于贩卖黑奴运动而失落的种族“文化”与“身份”之“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第一次高潮,以“新黑人”理念为创作主旨,主张黑人文学艺术应具有界定黑人身份和促进种族自豪感的双重功效和职责。第二次高潮发生于四五十年代,黑人作家对已被美国现代文明湮没、同化的民族文化与种族之“根”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向往。作品充满了对美国白人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美国主流社会的决绝反抗。代表作有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等。六七十年代“黑人文学”呈现出第三次高潮,在世界文坛上影响最为深远。托尼·莫里森是本次高潮的重要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的基本主题是呼唤美国黑人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7]。代表作《宠儿》深刻揭示了美籍黑人若要保持黑人传统文化之“根”,必须在与美国主流文化相撞击中抵御白人文化的侵蚀,保持一颗“黑人”的心,拥有黑人独立的种族价值观,勿忘种族伤痕累累的记忆。美国“黑人文学”在处理种族问题时,一方面对西方白人主流文化进行了尖锐的嘲讽与诅咒,另一方面用血泪探寻黑人种族之“根”,表达了对黑人文化、对非洲文明的颂赞与向往。黑人作家、黑人人物所具有的种族气质、家族观念令读者感受到淳厚的种族意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黑人文学”对“黑人”种族的强调并非为了挑起新的种族冲突,而是为了谋求黑人更平等的待遇,获得文化身份的认可,因此美国第三次黑人文学高潮最终以“融合”主题代替了“反抗”。 20世纪60年代,非洲大部分国家已经获得独立,70年代后的非洲文学创作主题已经由外来殖民文化与非洲传统及本土文化的冲突转变为社会现实问题,问题之一便是种族歧视。在南非,反对种族隔离政策和民族歧视长期以来就是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除了众多黑人作家,部分白人作家也投身于追求种族平等的文化事业中,他们用笔抒写南非有色人种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遭受的歧视与不平等待遇,从话语层面表达对民族身份认同与种族平等的渴求,作品有纳丁5戈迪默的《我儿子的故事》、库切的《昏暗的国度》等。

在英国,应和“文化寻根”人类学导向——“凯尔特复兴”的“寻根”主题作品也略有规模,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作品皆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风格表现主流“爱尔兰文化”与边缘的“凯尔特文化”之间的冲突,对即将消逝的凯尔特种族持有肯定、歌颂、眷恋的态度。英国这种渗透着人类文化学意义的“寻根”主题文学既是对欧洲人种的追根溯源,也是对业已失落了的亚文化之“根”的追寻,使即将逝去的英国土著人种——凯尔特,及其所代表的土著文化重新浮出历史的地平线。英国作家的这一系列“寻根”主题作品与人类学大发现形成一种“互文”,提升了非主流人种——凯尔特的文化地位,使这一人类学大发现具有了更深刻的文化意义。

“20世纪的学者已揭示出‘种族’(race)概念是虚构的神话,欧洲人优越论和欧洲中心史观均遭到空前的怀疑和批判。”[1]33“寻根”主题文学中,美国和非洲的黑人文学在同白人种族歧视的斗争中回溯了非洲黑人文明,塑造了具有浓厚民族意识的黑人反抗者形象群,努力使有色人种在整个人类中赢得尊严和平等的地位。“凯尔特”人种虽肤色白皙,但历史却赋予了他们非上层人种的地位。英国“寻根”主题文学复活了即将消逝的“凯尔特”文明,肯定了凯尔特人种崇高的文化地位。此类“寻根”主题文学摒弃了种族优/劣、文化先进/落后二元对立的传统价值观,推翻了白人优越论,打击了种族仇恨说,肯定了种族多样性,肯定“黑人文明”与非主流文化,有利于促进种族平等,消除种族歧视,使人类文明向平等、多样、繁荣的方向发展。

三、向原始乡土文明“问礼”,反思西方现代文明之弊

遍览20世纪全球“寻根”主题文学,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所寻到的民族与种族之“根”大多数埋藏于乡土,而且是原始蛮荒的乡土。美国的黑人种族之“根”深植于遥远非洲的肥沃黑土之中,那里有原始的宗教与仪式,有贫瘠而自由的土地,有蒙昧而纯真的人性。俄罗斯的“新根基派”创作扎根于乡土,描绘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淳朴乡民,探索本土文化之魂灵。亚洲各国各民族之“根”也附着于乡野中未受现代文明浸染的净土中,印度的“边区小说”、埃及文学的“原始主义倾向”等都将寻根的视角落在了原始、偏僻的蛮荒之地。拉丁美洲的“地方主义文学”、“土著文学”、“爆炸文学”无不是将文学的视阈锁定在拉丁美洲古老而神奇的原始土地上。“原始”与“乡土”成为全球“寻根”主题文学的关键词,这种文学审美特征又称为“原始主义”。“原始主义”文学是以民族的原始人性、原始文化以及原始价值为展现对象,通过对民间原始传统文化的抒写完成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这也恰恰是全球“寻根”主题文学传递给我们的思想内涵。“从知识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上看,文化人类学发展出的‘反思人类学’一派,提出重新认识所谓‘原始人’和‘原始文化’的时代课题,希望从中发现足以纠正西方文化偏向和克服现代性危机的精神取向和文化价值,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之外寻找更加符合自然天性的生活理想。”[8]

“整个20世纪,西方‘文化寻根’的一条主要的思想线索就是‘文明’内部的自我质疑与批判与对‘原始’文化的价值重估如何相互交织一体。”[9]西方世界内部“寻根”主题文学中的“原始”倾向流露出现代人对前现代原始文明的无限眷恋,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反思与批判:俄罗斯的“新根基派小说”诞生于20世纪50—70年代,当时苏联正掀起大规模经济建设,现代化发展模式日益改变着苏联传统的生活方式,作家们回望“根基”,对现代文明展开辩证思考。“渴望回归‘根基’就是走出西方形形色色的思想迷雾,返归本土文化精神。”[10]“新根基派”创作扎根于乡土,倾心于边缘文化与民间亚文化,重在塑造文明开化以前纯良、勇敢的理想人性,意在挖掘灵魂深处的民族精神与道德坚守,寻找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原始乡土文化之“根”,以反衬现代文明的虚伪与堕落。代表作有拉斯普京的《从这个世界来的人》、《为玛丽娅借钱》、《大限》等。英国追溯“凯尔特文明”的“寻根”主题,文学《苹果树》中城市大学生与凯尔特族乡下姑娘成为恋爱的对象,作者对乡下姑娘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最终城市青年回城另娶他人,乡下姑娘精神错乱而死。小说既是对以凯尔特为代表的亚文化的推崇,也是对乡土原始人性的赞美,讽刺与批判城市现代文明的功利、冷漠、自私。在美国黑人文学中,黑人作家与笔下的黑人人物虽然生活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享受着最现代化的物质生活,但那只是肉体的存在空间和物质的表象存在,他们灵魂向往的是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生产力极端低下的原始非洲。那里虽然贫瘠与落后,但纯净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纯朴善良的人性、熟悉又亲切的黝黑皮肤足以冲刷现代文明掩盖下的一切罪恶,成为黑人灵魂的朝圣之地。

如果说西方世界向乡土、向原始“寻根”体现的是西方世界对现代文明的自省,那么广大亚非拉国家向原始乡野、边区“问礼”则表现了对西方现代文明的怀疑与拒斥,以及对本土传统文化的留恋,是以原始农业文明对抗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文化表达。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对西方现代文明进行了无原则的效仿,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却遗失殆尽。日本“寻根”主题文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家将笔触指向原始乡野,呈现民族原始的生存状态,以及原始文明形态,探寻民族传统价值观与民族文化心理,代表作有深泽七郎的《楢山节考》和《笛吹川》等。印度50—70年代的“边区文学”以某个偏僻地区为视阈,大量使用方言土语,记录乡间民风民俗,展现原生态生活与人性,透视乡野印度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表现的无所适从。作品中多彩的原始文化、原生态的生活方式,以及淳朴的原始人性,与现代城市生活的机械、庸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人们在现代化语境下对印度传统文明未来之路的深思,代表作为雷奴的《肮脏的边区》和《荒地的传说》等。非洲的原始主义“寻根”倾向,以20世纪30年代的“埃及个性”、“埃及精神”思潮为代表,探寻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本土文化之“根”。陶菲格·哈基姆的《灵魂归来》,以埃及原始文明为写作基点,对英殖民统治者,以及英殖民统治所代表的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否定。小说体现了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抗,是埃及民族主义者在东西历史与价值冲突中对本土文化的选择。拉丁美洲从二三十年代的“地方主义文学”,二战后“土著文学”,到60年代“爆炸文学”,均驻足于拉美原始社会,呈现原始而神奇的地域风貌,挖掘民间古老风俗与异闻。代表作有何塞·欧斯塔西奥·里韦拉的《漩涡》、罗慕洛·加列戈斯的《堂娜芭芭拉》、西罗·阿莱格里亚的《广漠的世界》等。

该类“寻根”主题文学对各个国家、民族的原始乡土文化进行了饱含深情的复写,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蛮荒、原始、辽远,而又富有人性的风俗画卷,与现代化进程中充满喧嚣的城市相比,原始乡野的宁静、祥和、纯净、淳朴,唤起了人们对前现代文明世界的无限向往。小说在对各国家、各民族原始文化的礼赞中完成了对现代文明的理性思考。

四、结语

“‘根’意识不是狭隘的,不是某一个民族所独有的,而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化情结,它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延续下去的必要条件。一个无根的民族是不稳固的,最终将走向瓦解或被同化的历史宿命。”[11]20本世纪全球性的“寻根”主题文学以其宏大主题完成了对人类文明的巡礼,它既是20世纪时代大动荡的产物,也是各个国家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更是人类对自身文明进程理性思考的产物。对各个民族特色文化的缅怀,对各个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民族之“根”的探寻,均体现了非主流国家和民族增强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强烈渴求。对地域、边区文化以及原始文明的“考古”发掘,潜藏着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深切拷问,以及对已经失落或者即将失落的民族原始文明的温情眷恋。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的平等性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一体化”的一股逆流。全球“寻根”主题文学,发扬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文化精髓,否定了种族不平等及文明优劣论,从而进一步肯定了文化与种族的多样性,有利于各个民族、各个种族在世界中平等对话,共同营建一个和平、繁荣、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1] 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的“黑色”风暴——从《黑色雅典娜》到《黑色上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3).

[2] 黎跃进.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 邓 楠.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建构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魔幻现实主义与寻根文学比较研究[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

[4] 赵德明.20世纪拉丁美洲文学的嬗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4).

[5] 叶舒宪.人类学小说热潮背后潜隐着文化反思与批判精神[N].文艺报,2006—3—25(4).

[6] 张 军.论美国黑人文学的三次高潮[J].西南大学学报,2008,(2).

[7] 郑辉、董晓烨.艰难的寻根路——《根》与《宠儿》之比较[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1).

[8] 叶舒宪.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跨世纪演化——透视“新时代运动”[J].文史哲,2003,(1).

[9] 叶舒宪. 现代性与原始——重审20世纪思想中的原始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2—6—27(16).

[10] 季明举.探索生命的根基——“有机批评”与“根基派”比较[J].俄罗斯文艺,2007,(2).

[11] 谭光辉、何希凡.当代台湾“寻根小说”的文化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猜你喜欢

寻根种族黑人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说起1776年那些事,就不能不提种族和蓄奴问题 精读
我的镇江寻根之旅
黑人谈河流
论美国基于种族的“肯定性行动”
论埃里森文化批评中的种族政治观
跟踪导练(一)3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船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