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014-04-11仓诗建王静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仓诗建 王静

一、教育是国之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教育工作突出的问题,“知易行难”是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生动写照。如何寻找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克服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艺术专业应为国家培养较高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具有较强艺术创新能力、深悟大众审美文化和审美情趣,懂得文化产业化发展规律的新型创新人才。古语有云“以艺载道”和“以艺进道”,可以解释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艺:技艺、能力与知识;道:人的灵魂,素养与人格,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就是要把学生性灵的培养和引导放在重要位置。设计教育必须超越“艺”与“技”,而走向对“道”的把握。技艺、知识与能力都是一种修炼人格、素养与培育灵魂的工具,教育所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主动性、开拓创新精神和人格独立的健康人。成功的艺术教育除了要在“艺”与“技”上培养学生外,还要在此基础上锻造学生健康合格的灵魂,这是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真正意义。

作为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基于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取得的教学成果,并根据当前高校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及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协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均衡发展、提高艺术设计的创新意识及人文素养、增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出发,深入思考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认识到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创新意识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并对其深入分析,借此寻找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切实有效的途径。

二、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对于艺术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生活中反复思考提炼,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素材获取灵感,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因而艺术教育要紧密联系生活,把实践教学当作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要培养合格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深厚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设计实践,在实践中理解消化。艺术设计实践就是要学生在实践中把握设计程序的步骤和方法,同时培养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欧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对实践环节的布置主要体现在:一是要求学生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强化,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性课程不少于25%;二是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培训计划,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些措施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恰恰是比较欠缺,需要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强化实践环节,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摸索过程中也借鉴了发达国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先进的经验。比如,201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就是国家重视学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体现。实践机会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因为创造性是建立在一种好奇心、一种兴趣之上的,是在一种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的。整体而言,中国高校实践课程的设置不足,往往局限于只完成学校相关课程作业,接触实际设计项目比较少,从而造成实践能力较差的现状。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在兼顾理论教学的情况下,要把实践教学放在突出位置。具体实施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探讨:(1)实战项目教学法。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授课知识单一、授课单元之间缺乏相互联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专业设计的课程往往以虚拟课题的形式来完成,缺乏实战性,这已成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瓶颈。经过多年的摸索,实战项目教学法是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把完成或者是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成果以案例形式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成功设计项目的研发过程进行细致的分析、讲解与演练,对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提炼、加工、概括和描述,并引导学生学习。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因为经验的不足出现的困惑。通过实战项目教学案例,使学生对项目设计的各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有了直观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对优秀设计作品的成功因素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可充分利用实际项目中的工艺与技术优势来解决设计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使教学中的“作业”到“真正的设计成果”方向进行演变。实战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之外学习到设计研发、管理、营销等知识和经验,从而具备其从事设计行业的优势,在校期间就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实战设计能力。将实战项目成果以案例形式引入课堂,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战设计能力。(2)注重学生实践锻炼。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实践锻炼:“基本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仪器设备使用能力;“综合性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性实践”,主要培养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与实践。通过开设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在校内模拟注册公司,进行商品买卖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创新意识是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

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特色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并始终贯穿设计教育的整个过程,力求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最重要的是培养脚踏实地而又有极强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是培养设计人才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培养的设计人才不但是新事物的接受者,更要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并走在新时代的前列。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等待点燃的火炬。如何点燃在青年人头脑中的智慧火种,则是设计教育工作者应着力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家蔡元培先生曾大声呼吁教育要“崇尚自然”、“展现个性”,坚决反对传统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抹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时,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第一,中西方教育方法的融合。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教育最大的差别在于:一个以知识学习为主,一个以能力培养为主。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把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创造力的培养、适应性的训练、独立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强化放在首要位置。这种人才的培养方式突出地表现为以训练适应性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为手段,培养创造力为根本,发展个性为目的。我国的教育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侧重知识体系的深度,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规范性的统一。这种教育模式以知识的理解为基础,以理论教学为手段,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艺术创作讲究的是个性化的展示及其风格的体现,完全参考现有的知识体系照本宣科式的去创作,很难展现艺术的魅力。

在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过程中,要注重中西方教育方法的结合。最好的方式是以中国传统教育为基础,充分借鉴西方高等设计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结合中国本土学生的特点。“西为中用”,在中西教育的相互比较、吸收、促进和包容中,结合当代社会需求与中国当代设计教育现状,发展出高校设计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方法,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型设计人才。

创造性是建立在一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基础上的,而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应将学生的学习由一种被动性变成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教学目的、框架和舞台,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我探求知识并分析问题,教师只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自我探求知识的能力并教授其方法,必要时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方向上的引导,并不直接灌输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探求和发展。知识和经验的获得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得来,并非教师直接灌输和传授。

发挥个性,因材施教。中国古代教育先师孔子曾云:“因材施教”,在这一点上和西方教育理念是相同的。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性,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独特的人格发展,挖掘每一位学生设计能力的强势并帮助其发展,使其所擅长的设计能力的潜能发挥致最佳,同时帮助学生弥补其设计能力方面的弱项。

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的计划包括: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高及素质的提升。在深入了解学生特性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爱好和社会的需要,“自我设计”成才方案,同时教师予以适时指导,指导学生选择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任重道远,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实践教学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结合社会需求与当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在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在实践教学上成熟的经验和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提高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及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邓晖.教育:综合改革怎么改?[N].光明日报,2013-11-25.

[2] 苏辛.知易行难[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3]邱红革.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大众文艺,2011,(11).

[4]杨玉良.让教育真正成为“养成人格之事业”[N].天津教育报,2010-03-10.

[5] 施维.浅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才智,2009,(12).

[6] 周明元:用艺术说话[J].财经界,2013,(2).

[7]季景书.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8]曹继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直通车”[N].光明日报,2006-10-21.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星.云.海》
《花月夜》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