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维之“少年精神”
2014-04-11孙耀莉
孙耀莉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林庚老先生凭借其对文学的深刻认识,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少年精神”。古人所称“少年”,一般指青少年或青年时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富有激情时期,是积极进取、追求理想,敢于开拓充满豪情壮志的重要时期。林老先生在《唐诗综论·唐代四大诗人》中提到“所谓‘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望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陇头吟》)这种游侠少年走向边塞的浪漫豪情,正是盛唐时代少年精神的体现。”又在《文史知识》2002年02期的《林庚先生谈文学史研究》一文中对“少年精神”进一步补充和诠释,其提到“少年精神的内涵,就是有朝气有创造性的、蓬勃向上的”,又创造性的认为“王维的诗歌所给我们的印象,正是这种少年精神的青春气息”。这无疑为整个王维研究领域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全面了解和研究王维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理论。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永济)人,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王维睿智聪慧,“九岁知属辞”,博学多才,集禅、诗、画于一身,以独特的风格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王维被称为盛唐“全面的典型”,其青少年时期才华横溢、积极入世、满怀激昂慷慨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种“少年精神”作为盛唐的标志是时代所孕育的精神风貌,是特殊时代具有青春的特质,也是不能离开特有的时代而存在的。
早期的王维主要生活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开元盛世”。此时唐玄宗李隆基在位,他本是一位果断英明且励精图治的皇帝,其消除隐患,巩固皇位,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这一时期是唐帝国的黄金时代,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友好,堪称是当时世界文化中心。唐玄宗统治初期深知人才是社会的源动力,就选拔人才方面继续推行科举制,因为科举取士不以试者门第、流品为限,使得各个阶层的才智之士,均可通过考试踏上仕途,于此大大增强和鼓舞了士人们积极入仕参政的勇气与信心。同时,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乐观向上,意气风发,并渴望建功立业、功成名就。可见“动为苍生谋”、“致君尧舜上”是那个时代报效社稷的共同呼声。
开元三年(715),诗人年仅十五岁,为博取功名而离家远游两京。此时的王维才华横溢,以其突出的诗歌创作享誉一时,“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袖迎之”,成为王公贵族的坐上客。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并授予太乐丞一职,不料却于同年秋因“为伶人舞狮案”受牵连被贬济州,这始料未及的当头一棒并未使其一蹶不振,在此后的四年一直在济州任职,等待朝廷委以新任。开元十四年(726)自济州离职后,回到京都满怀希望等候朝廷分派要职,但事与愿违,诗人不久改官于淇上。在其早期生活经历简要的叙述中不难看出,自开元九年中第之后,诗人仕途不尽如人意,多遇坎坷挫折。但王维生活在“开元盛世”这一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的、社会充满自信的时期,受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下,王维积极追求理想、昂扬向上,即便仕途不顺、屡受挫折也保持一种积极乐观、锐意进取的精神。然而这种“少年精神”并不是诗人青少年时期专利品,在其此后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壮年时期依然在诗歌中有所表现,如开元二十二年(734),献《上张令公》于张九龄望求汲引,虽未果遂隐于嵩山,伺机等待良机;又如开元二十三年(735),拜右拾遗赴洛阳任职,作《献始兴公》。综上,王维早期特有的“少年精神”大致体现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执着理想,不畏挫折;不仅如此,诗人在早期敢于抨击现实,以抒不平之情,如下将对上述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积极入世,渴望建功立业
王维早年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人文思想的影响,他积极入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并渴望建功立业。王维少年时期就积极进取,怀有匡时济世、实现“致君尧舜上”的伟大政治理想,于开元三年(715)年仅十五岁的诗人离家,与弟王绩客游于东西两京谋取功名,《过秦皇墓》一题下注“时年十五”即其离家赴京城长安途径骊山秦始皇墓时所作。
十五岁离家游历两京的少年王维才华横溢,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才能已经享誉两都、名噪一时,他穿梭于上流社会并成为贵族名门的坐上清客,“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诗友”这种让士人望尘莫及的个人经历构筑了少年王维积极入世的态度,满怀激昂慷慨,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诗人早期作品《少年行》四首组诗中,他塑造了一位威风凛凛、英武豪迈的少年英雄,描述了少年从参军到出征保卫边疆,经过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赫赫战果立功封侯的过程。“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诗中选择少年游侠纵饮这一典型场景,使得少年豪侠凌厉之气,使酒任性之风跃然纸上。诗中“美酒”与“少年”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美酒”似乎本因“少年”增色而设;而“少年”因“美酒”愈加豪纵不羁,慷慨激昂。“相逢意气”,一见如故,为意气相投而饮,而末句“系马”、“垂柳”衬托少年的豪侠气概,又添一丝雅思飘逸之气,这一切使得少年王维风流潇洒任侠意气的自我写照栩栩如生、宛然在目。
《少年行》其二中“熟知不向边塞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描写少年身临艰难困苦毫不畏惧、慷慨报国、可歌可泣的崇高英雄主义精神,不但是少年王维望建功立业和爱国热忱的表现,更是少年王维“济人然后拂袖去,肯作徒儿一男儿”的豪情宣言的体现。《少年行》其三中“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刻画了驰骋沙场、跃马横戈从容镇定的英雄形象,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力擘两弓、技艺超群的勇猛少年英雄,他深入敌军毫不畏惧,武艺高强杀敌闯将如入无人之境。此诗后两句描绘战场上潇洒自如、雄姿英发的少年实际上是盛唐王维昂扬向上,强烈的自信心与功名意识的产物。《少年行》其四中主人公最终“天子临轩赐侯印”立功封侯为国家建功立业,替自己赢得千秋功名,这是少年王维及每个豪侠少年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少年行》四首组诗分开均可独立,合起来仿佛是一个豪纵不羁、使酒任性的少年变身为保卫边疆、杀敌报国的少年英雄成长史。不难看出,少年英雄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早年忘身报国、积极进取的豪情壮志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主义理想。
再如开元九年(721),诗人二十一岁所作《燕支行》以边塞为题材,在诗中作者化身为一位智勇双全、勇敢杀敌、立功边塞的“汉家天将”。“万乘亲推”、“千官出饯”采用了烘托的笔法,以人物出场塑造渲染了一位奋勇杀敌、英勇作战的骁将形象,并描写了将军“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为国守疆、镇守边关的决心;同时也渲染出将士们“画戟雕戈白日寒,连旗大旆黄尘没。”行军于大漠中的艰难困苦和勇往直前的气势。将军一马当先率领将士们奋勇杀敌,“拔剑已断天骄臂”使敌军溃不成军,待捷战归来与士兵“共饮月支头”庆祝胜利,这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英雄之气概和报国之决心。
《少年行》、《燕支行》以及早期歌咏从军、侠士和边塞的诗篇体现了诗人慷慨从军、舍身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然而这种“少年精神”并不是诗人青少年时期专利品,在其此后的一段时间也就是壮年时期依然在诗歌中有所表现。如《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出塞作》“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同时表现出诗人勇于杀敌、立功边塞以及扬威耀武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报负的向往和追求。
二、敢于批判现实,抒不平之情
开元时期继续推行的科举制度看似将贵族门阀把持的政治局面所打破,但封建世袭制度的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使得平民才智之士仕出无门,对于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士人心怀不满与不平之情。在开放自由、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少年王维危言危行,敢于揭示和批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控诉和责问社会的不公平,由此抒发内心的不平之情。
《洛阳女儿行》作于开元六年(718),诗人时年十八岁。“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薰香坐。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此诗是早年诗人在洛阳生活期间所作。当时,东都洛阳繁华富丽,其生活在与京都长安可以相媲美的大都市中,同贵族豪门和平民才志之士都有交往,深切的体会了富庶豪华背后掩盖着腐化堕落的社会现象,对权贵的骄奢淫逸和贫寒才士的坎坷不易,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感触颇深,从而激发他写出一些具有思想意义的作品,《洛阳女儿行》就是代表之一。诗中先描写“洛阳女儿”骄奢淫逸生活“金盘脍鲤鱼”、“画阁朱楼”、“红桃绿柳垂”运用工笔重彩,极尽的夸张和铺排来渲染权贵骄奢淫逸的社会生活,将繁华阔绰的描写融于华丽的辞藻渲染中,诗句中使得语言形式与揭露的内容完美统一,进而批判的效果更加入木三分。结尾以越女江边独自浣纱作结,美丽却无人理睬,虽只是淡淡地点染却与之前贵族妇女奢华的服饰、富丽的住所构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进而强烈地抨击了贫富差距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寄予了贫寒之士怀才不遇的深切感慨。
再如《息夫人》作于开元八年,诗人年二十。此时王维“名盛于开元、天宝年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虽使王维有机会跻身于上流社会,但同时对胄王贵族的社会生活有了深切的感慨和体悟。此诗所作时的情景在唐孟棨《本事诗》中有记载:“宁王宪(玄宗兄)贵盛,宠妓数十人,皆绝艺上色。宅左有卖饼者妻,纤白明晰,王一见属目,厚遗其夫取之,宠惜逾等。环岁,因问之:‘汝复忆饼师否?’默然不对。王召饼师使见之。其妻注视,双泪垂颊,若不胜情。时王座客十余人,皆当时文士,无不凄异。王命赋诗,王右丞维诗先成,云云……王乃归饼师,使终其志。”王维此诗借春秋时“息夫人”之事寓含讽刺今日之事。“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以息夫人之口表达其不因现在的宠爱,而忘掉往日的恩情。“莫以”、“能忘”,突出了往日感情的珍贵难忘,赞扬了“息夫人”不畏淫威,不被富贵所折服的形象。诗中三四句描写息夫人在富丽繁华楚宫里,看着本使人心情愉悦的花朵反是满眼泪水,对陪伴在她身边的楚王始终一言不发,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在沉默中抗拒强暴并坚持自我的弱女子的形象,同时也毫不留情的指责批判了统治者腐朽污秽空虚的社会生活。
开元九年即在诗人擢进士第的同年秋,《集异记》曰“为伶人舞黄狮子”左迁济州司仓参军,虽被迁但诗人有机会结识贫寒有志之士和失意的贤士,使他扩大了视野从而能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感受,并对掩盖在繁荣外表下日趋腐败的社会和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和体悟。对于丑恶的现象,诗人愤慨不满,如《寓言二首》中云:“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问尔何功德,多承明主恩。斗鸡平乐馆,射雄上林园。曲陌车骑盛,高堂珠翠繁。”对于抨击“多承明主恩”豪贵公子有的放矢,及“朱绂谁家子,无乃金张孙。”斗鸡之徒的揭露斥责,正表明了他的蔑视、厌恶和憎恨。而对正直善良、怀才而不得志者,诗人对此怀有不平、同情和慰籍之情,如《济上四贤咏三首》的正是表达“童年且未学,肉食骛华轩”无才而权贵显赫,“崔錄事”、“成文学”、“郑霍二人”怀才而不遇的志士不平之情。于咏“郑、霍二人”中讽刺和批判了一群骄横放纵、不学无术的“繁华子”,他们所依仗的“先人业”、“明主恩”,无德无为却“肉食鹜华轩”,诗人对皇胄贵族、纨绔子弟表现出憎恶与鄙夷。诗人将高尚的品格和不甘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泉。”的贤能之士与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形成强烈对比,并以“问尔何功德”发问,揭露社会封建世袭制度的存在和权族当道,责问仕出无门、贫寒有志之士无人问津的不合理现象,控诉社会的不公平,一吐贫士胸中不快不平之情。诗人笔锋犀利,笔力雄厚,对比强烈,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三、执着理想,不畏挫折,重情重谊
诗人生活于开元盛世赋有积极向上、奋发蓬勃精神的时代,他十五岁离家赴京博取功名,在创作方面久负盛名并游历于各大名门望族之间,又于开元九年登第后授太乐丞,对于少年时期的王维而言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然而就在王维准备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时,却因“为伶人舞狮案”遇到人生的第一大挫折——左迁至济州司仓参军,始料未及的当头一棒,二十一岁满腹报国热情的王维对此感到失落和迷茫。
唐代任命官员重内轻外,王维刚踏上仕途就被贬济州对于王维来说无疑是件可痛的“伤心事”并且对他的进取心无疑是沉重打击。诗人的失落苦闷之情在诗歌之中有所表现,如《赠祖三詠》中:“蠕峭挂虚墉,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知。高馆闻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通过诗句,可以发现诗人被贬济州生活单调、心情失落、精神苦闷。正如林庚老先生所说:“少年精神的内涵,就是有朝气有创造性的、蓬勃向上的,即使是忧伤痛苦,也是少年的忧伤痛苦。”此时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上较清明,在积极向上、奋发昂扬时代氛围影响下,诗人虽受挫折,但也只是“少年的忧伤痛苦”,渴望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济人然后拂袖去,肯作徒儿一男儿”的诗人仍怀有希望,积极进取功名之心仍活在心中。对被贬济州之事“执政方持法,明君无此心”并无怪罪和愤懑之意,而是将盛唐锐意进取、积极自信的情感基调融于诗歌当中,越挫越勇,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继而在济州之职轶满后回到长安重新等待朝廷新的指派,不久改官淇上。
“少年精神”并不是诗人青少年所独有的精神风貌,那份对理想的执着,不畏挫折勇往直前的“少年精神”在诗人中年也有体现。开元二十三年因张九龄执政,诗人再次萌生出仕的意愿,作《献始兴公》求九龄汲取。“侧闻大君子,安问党与仇?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某。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诗中赞扬了九龄公正无私、为国为民的高尚精神,表达了望能在其帐下任职的意愿,如果出于“公议”将会使自己奋发向上,但若有所“曲私”和偏袒那不是自己所要追求的。于同年任右拾遗,三十五岁的王维重新燃起希望之火进入仕途,踏上政坛,越挫越勇,积极乐观的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如《从军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忘身辞凤阁,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聪间老一经。”中所抒发的豪情壮志皆表明诗人不畏挫折和对理想的坚持。早期王维积极进取、对执着理想热的“少年精神”才是他这一时期的思想的主流。
综上可见,王维“少年精神”是特殊时代具有青春的特质,作为盛唐的标志是时代所孕育的精神风貌,具有“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理想,有不满唐代黑暗社会现实和向往开明政治的高度热情,有歌颂英雄将士为国杀敌立功的爱国精神,有怀才不遇抨击当时权贵的反抗性格”以及对崇高理想和远大报负的向往和追求。这一份勇敢向前,不畏坎坷的“少年精神”诗人一生中的宝贵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1]欧阳修撰.新唐书·艺文志[M].长沙:岳麓书社有限责任公司,2009.
[2]张清华.王维年谱·附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3]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陈铁民.王维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吴在庆.王维与盛唐气象及气韵[A].王维研究[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
[6]陈铁民.王维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梁瑜霞,师长泰.王维研究[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
[8]林庚,张鸣.林庚先生谈文学史研究·文史知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