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反思与教师成长

2014-04-11王建坤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育教师

王建坤

近年来,教育部门精心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培训,这让我对教师成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新的时代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认识,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几年下来,参训教师普遍认为这一做法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升,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当然培训只是一个平台,教师的成长更多的要依靠自己大胆的探索与反思。可以这样说: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核心因素,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反思可以说是他们成长的助推器。

一、教学反思的认识

作为一个日常概念,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人们通常将反思等同于“内省”,从这个意义上看,反思就是对自己过去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以及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描述、体会和感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即强调通过反思来完善自己,陶行知先生的“每天四问”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西方哲学史上,人们对教学反思的关注始于D.A.舒恩的工作。研究人员关注到在20世纪80年代教师培训中所流行的基本是技术原理模式,对教学持过于技术化和过于简单化的观点:认为只要向教师传输一定的教学知识策略,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实现教师的成长。但教师培训的效果告诉我们,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专家、培训者逐渐意识到,教学是一种复杂活动,培训不仅要由外部向教师传授教育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通过教师对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的反思来内化其对教学的理解,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成长。

一般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的工作,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与境界。反思包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

二、教学反思的意义

教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通过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专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的一个专业成长过程。教师成长的核心在于教育素养、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教育理论、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实践是三大教育支柱。而如何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的良性循环链接,最后完成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经验的提升,从而有效的建构符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的个性教育价值取向与行为的选择系统,是一个困扰教师的难题。实践证明,教学反思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良好的桥梁作用。

教学反思之所以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也是源于教学反思自身的特点。教学反思是对日常的教学实践的再思考。教学实践包含了教育教学活动中最真实的成功与失败,喜悦与苦涩,隐含了最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教师在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中诞生新的教育智慧。因为循环往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就在这里寻找到了最佳依存点,也就成为从原生态走向抽象、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新起点。而这一个个新的起点也就构成了教师成长的一步步阶梯。

三、教学反思的撰写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经常对自身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教中学,学中教,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反思型教师”,从“教书匠”走向“名师”,实现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语文是基础学科,更应该重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角度很多,有理念层面的,也有操作层面的;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课外;可以反思教师行为,也可以思考学生的表现……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撰写,希望和同行一起分享和讨论。

1.写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反思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某些教学思想或方法在课堂的渗透与应用的尝试;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激发学生听课热情的做法等等,详细地记录下来并且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我在执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敲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紧扣“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句设疑引导:作者的眼泪因何产生?作者又为何以这句话结尾?这首诗又怎样与抗战初期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这样,启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学生比较深入地把诗的内容互相联系起来,对诗歌的主题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实现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课后,我把这些感觉记录下来:语文课堂点拨要力求找到突破口,把学生引向语文审美阅读的轨道上去,真正使学生嚼出一点语文味来,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感受语文课独特的魅力。

2.写失败的教训。反思是对自我的一种再审视,既要反思成功的经验,更要反思失败的教训。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

我在执教九年级上的《我的叔叔于勒》时,预设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作为这节课的重点,如果学生能很顺利地找出这个变化过程,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就会水到渠成,课堂教学也会很顺利。在进行这一个教学环节的时候,我始终主宰着课堂,尽情的在灌输、在演说,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堂课下来,学生笔记倒记了很多,但很多问题一知半解。

后来,在另一个班,我便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细读、去概括,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功能,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他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在宽松的氛围下,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了。九年级学生,具备了发现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探究。

3.写学生独特的见解。语文课堂教学就其自身而言,是师生心灵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智慧的碰撞,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一些独特的见解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样不仅对学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也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对其他学生也是一种教育和导向,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教育契机。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充实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在《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学生讨论文中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并说明理由。学生大多说喜欢文中的小孩,理由是在大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说真话的情况下,小孩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课堂气氛很热烈。接下来笔者准备进行下一个环节,讨论“你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喜欢的人是两个骗子。”笔者大吃一惊,按一般人的理解,那两个骗子应该是大家批评的对象。不过,还是很好奇地追问:“为什么?你喜欢他们什么呢?”这个学生回答:“我认为骗子只是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以毒攻毒,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学生们议论纷纷,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那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后,我把学生的独特见解做了整理,深刻地认识到:语文课堂,见仁见智,要充分尊重所有学生的见解很不容易,但作为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代替学生,不能强行拉着学生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他们有话要说,就要让他们尽情的表达。

4.写教学中偶发事件的处理。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悄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让教育智慧转瞬即逝,令人遗憾不已。

在讲《桃花源记》时,我被一个学生的质疑给难住了。“村人的祖先避秦时乱,躲在村里几百年来都没出去过,怎么‘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我被问懵了,随口敷衍了一句:“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咱们可以上网查阅,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那时,我已看出了这个同学很失望。

语文课堂需要老师具备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应本着严谨的教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当教师遇到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时,不要马上敷衍学生,问问他们,求得学生的帮助,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这样也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老师和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互补,老师得到的是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而学生则受益更大,不但获得了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自信心,教学相长的原理就体现在这里。

5.写同事间交流的心得。教师间充分的对话交流,无论对群体的发展还是对个体的成长都是十分有益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它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加突出、更完善的表现自己。”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可以在交流、反思中得到了充分的弥补和改善。

在教研组组织的《社戏》一文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们各显神通,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演绎。评课时,教师们纷纷提出自己在教材解读、教材处理、教学策略等方面的看法,大家一起分析、反思,并集思广益提出解决办法。我经过反复的思考、磨课,我确定了下面的教学设计:

1.读文章,思考社戏好不好看?总结出正反两个观点。

2.好看。“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3.不好看:看得叫人“打哈欠”,“破口喃喃的骂”

4.组成合作小组准备展开辩论。

5.小组辩论。

6.完成作业:那夜的社戏。

最后代表学校去市里上展示课,接近完美的课堂赢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样的集体反思可以达到相互启发、资源共享、共同成长的目的。

善于反思是成功者的一种品质。借鉴别人,反省自己,留下精华,丰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对自我锤炼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的过程。我们进行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要把“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并对自己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整理。长期坚持有针对性的反思,就会避免人云亦云,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更加生动、精彩。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在谈到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问题时曾风趣地说:“如果一个青年教师每天都能用一个小时来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么五年后,他不能成为全国特级教师可以由于老师负责。”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进步。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教师的水准上。

教师天生就是一个反思性职业。美国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他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就清楚地揭示了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们就会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1]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2]李书平.教师要有教学反思能力[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9).

[3]李明高.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