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传播学考察

2014-04-11李宏勇任景华刘宽亮

关键词:传播者传播学大众化

李宏勇,任景华,刘宽亮

(1.运城学院 政法系,山西 运城 044000;2.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 43007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这是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战略任务之后,国家领导人再次特别强调要重视理论宣传的实际效果。本文拟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传播学学理基础、实现途径以及评价原则等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传播学考察的学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传播学虽分属不同学科,但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及其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理论具有内涵的一致性,这就使得从传播学视阈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具有了充分的学理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传播特征鲜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其社会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具有信息共享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经过传播被大众所接收、理解并践行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同群体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扩散和共享的过程。其二,具有社会传播共通的意义空间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宣传者通过对抽象理论的信息加工,成为贴近百姓生活、符合大众认知的通俗话语,“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 最高限度的通俗化。”[1]理论的通俗化过程即信息传播的转化过程,通过信号中转,使传受双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形成一致理解。其三,具有社会传播的关系载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通过一定的人、组织和媒介实现的。其四,具有社会传播的双向互动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首先是用马克思主义来‘化’大众,同时又是大众‘化’马克思主义, 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其五,具有社会传播的行为、过程和系统三位一体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传播行为,又是一种在复杂社会系统中的传播过程,是“过程的集合体”。

(二)传播效果理论是考察马克思义大众化效果的重要依据。传播效果是与传播实践最密切的研究领域,也是传播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将传播效果定义为“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引起受众社会认知、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的变化”[3]。广义的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狭义的传播效果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引起受众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种对象指向明确、任务目标具体的传播过程,具有鲜明的劝说性传播属性,属于狭义传播效果范畴。

传播效果一般涉及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因此在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时,既要从认知层面考察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掌握程度,又要从心理和态度层面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起受众情感、信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变化情况,还要从行为层面考察受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状态及自觉程度。

除丹尼斯·麦奎尔的理论之外,传播学其他流派的相关理论,如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论对意见领袖作用的重视,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理论接触动机以及需求的满足程度考察传播效果的方法,M.E.麦库姆斯和D.L.肖“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关于大众传播通过议题设置影响受众观点和态度的见解,格伯纳的“培养”理论关于大众传播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受众世界观的观点等,对于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实现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种信息传播过程,其传播效果受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技巧和传播对象诸要素的影响与制约。下面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影响传播效果的诸要素来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途径。

(一)大力提高传播者素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前提。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传播活动的发起、组织和实施者,同时也是传播信息的选择者和把关人。传播者与传播效果具有内在的相关性,美国学者卡尔·霍夫兰等人从信源的可信性角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可信性效果”理论。该理论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4]由此可见大力提高传播者素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前提,具体来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要特别重视可信性高的信源以及传播者的形象。

根据传播类型和传播关系的不同,传播者可以分为个体的人、某一群体或专门的组织机构,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言,传播者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党员干部,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及其理论宣传部门、主流传播媒体等。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宣传方面历来重视信源的可信性,比如党的历次重大理论创新很多时候是由党的领导人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的形式向社会传播,或者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党的报告和决议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布;其后,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和党的理论宣传机构进一步对党的决议和领导人讲话进行解读,进而使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接受。这里的国家领导人、中央党校、党的代表大会、专家学者、党报党刊、中央电视台等个人和机构代表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性。

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信源的可信性之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要更加重视传播者的形象。传播者的理论水平、政治信念、品德修养、人格信誉等,不仅会影响信源的特征,还会影响受众对理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进而最终影响其传播效果。理论水平高的传播者能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有效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发展;而一个品德高尚、信誉良好同时又亲近百姓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会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拥护,其传播的信息会被大众有效地接受。由此可见,提高传播者的综合素质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现实途径之一,要不断提高传播者的理论水平,树立其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权威地位;要提高传播者的政治信念和道德素养,化理论为德性,“用言行在群众中将真理人格化”[5],通过其真诚的态度和人格魅力感召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要提高传播者的传播技能,化理论为方法,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

(二)合理选择传播内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核心。传播的本质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类传递或交流消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4],目的在于“通过社会互动共享意义”。理论传播的目的在于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掌握群众,要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就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必须能对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必须对社会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方向引导和方法论指导,正如马克思本人所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7]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通俗化解读;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三是理论、制度和道路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党和国家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方针政策。上述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应当大力宣传和广泛普及。但需要强调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中,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普遍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又要根据特定的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适度的选择。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选择,要主动回应时代主题,紧紧围绕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选择,要按照分众化传播原则,根据不同群体的素质特征、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适度选择传播内容,“创制表达方式与受众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8],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体现出鲜明的分众化特征。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青年学生来说重点是“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而对广大农民群众而言重点则是宣传党在新时期一系列涉及“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和惠农政策,通过政策宣传使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总之内容是信息传播的核心和灵魂,内容的契合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原则。

(三)积极发挥传播媒介功能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条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信息传播的媒介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传统社会,信息传播主要借助人们的口耳相传以及纸质媒介,进入20世纪,产生了以广播、电视为标志的电子媒介,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大众传播时代,当今世界是一个以互联网和智能电子产品为传播媒介的信息时代。媒介本身发展改变了人类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如果说在纸质媒介时代,信息的传播还受制于时空条件以及受众的文化水平,那么电子媒介就相对超越了时空,突破了信息传播受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分层、社会等级等社会身份的限制,每个人不论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社会地位怎样,都能在信息爆炸时代选择符合自己兴趣以及满足个人需求的信息。

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纸质媒介、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以及以网络、智能电子产品为代表的新媒介,在信息传播方面各有优势和不足。纸质媒介能较深入全面传播信息,不足之处是对受众的文字识别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不能直观形象呈现信息;电视、广播等电子媒介传播信息直观形象、现场感强而且覆盖面广,但不足之处是信息传播的单向性;网络和智能电子产品这些新媒介,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快速迅捷以及交互性等优势,但不足之处是海量信息的碎片化和鱼龙混杂。

在当今时代,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人们接受信息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人们关注信息的“注意力”可能会被无限“摊薄”。面对当前这种信息传播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实现有效传播,其中根据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特征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多元利用各种媒介,充分发挥各类媒介的优势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传播的重要条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传播者除通过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方式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外,更要发挥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播媒体的传播作用,“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的运作范围,因为它使象征形式能传输到时间与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的潜在受众。”[4]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被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新媒体应运而生。网络、手机媒体、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媒介的不断出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更为先进的传播平台,这一方面为马克思主义资源查寻提供便捷的工具,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形象化传播、分众化传播以及传受互动等传播目标。新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而且能够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促进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的应有之义。

(四)恰当运用传播技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保障。传播技巧是指“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9]。传播技巧不是传播过程中的独立要素,它既是传播主体的能力状态,又是与传播媒介相关的方法系统。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问题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些传播学研究者通过实证方法对运用各种传播技巧产生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主要有霍夫曼、拉姆斯丁等人的“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研究,霍夫曼、曼德尔关于“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的研究,以及H.H.哈特曼等人的“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属于传播学中的说服性传播范畴,上述关于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具有借鉴意义。霍夫曼在二战期间通过对军人宣传的实验发现,对于文化程度水平不同的传播对象,运用“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的传播效果有明显差异。对于较低文化水平者,“一面提示”效果较好,而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传播对象,“两面提示”的传播效果更好。因此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根据受众的文化水平,合理运用“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技巧。

霍夫曼在实验中还比较了“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论”对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他的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明示结论”的劝说效果要好于“不明示结论”,但是对象、主题不同,效果也有差异。当主题明确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宜运用“不明示结论”传播技巧,而对于主题比较抽样模糊或对象的文化水平较低, 则宜采用“明示结论”的传播技巧。霍夫曼的这一发现,要求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要依据宣传主题明确与否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高低,来决定采用“明示结论”还是“不明示结论”,用来提高传播的实效性。

“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是劝说性传播活动经常采用的传播技巧,但是二者的劝说效果却因人、因事、因时而不同。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当面对党员干部、高校学生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及中国化的成果时,应运用“诉诸理性”技巧;而当面对农民群众、城市打工者等群体时,则应运用“诉诸感情”的传播方法。“诉诸理性”方法,通过逻辑推导和理性分析接受马克思主义,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服务于人民大众的阶级属性,运用“诉诸感情”方法,让受众带着阶级感情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技巧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对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充分尊重受众主体地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关键。信息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信息发出到被受众接收并产生影响,中间要经过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对信息传播效果产生影响,但这些环节对传播效果产生影响必定都要通过受众这一要素,受众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制约着其他传播要素和环节,并最终决定传播效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实现,必须充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受众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理解、信仰及践行情况是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关键。

美国学者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巨大的能动性,其媒介接触活动具有特定需求和动机,是以自己的需要进行自觉的选择,而不是在传播过程中被动地接受信息。“后信息时代的根本特征是‘真正的个人化’”[12],受众信息传播的自主选择性更为突出。卡茨的理论提示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赢得“大众”,首先要关注“大众”、了解“大众”,真正掌握大众的需求和动机。然而,当今中国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大众的需求也是多元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就要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都有回应,并积极寻求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理论才有吸引力,才能指导当今中国的实践。

传播学的个体差异理论认为,受众具有分散性、异质性等特点,受众职业心理、认知结构和综合素质上的差异,使其对相同信息的接受在情感和态度上也会表现出明显不同。因此,如果只有外在的强制灌输而没有内在的自觉选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效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要按照分众化原则,从受众的归宿关系出发,以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为基础,弄清其需要、态度以及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受众的主体作用,并针对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政治信仰的受众,科学选择传播内容,精心设计传播策略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原则

运用传播学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途径固然必要,但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也十分重要。确立其评价原则有利于引导和激励理论宣传工作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内涵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理论内容与传播形式的统一,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容;传播活动、语言表达等构成了其外在表现形式。按内涵性原则要求,在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时,不应当以传播方式和活动形式为重点,也不应当以受众背诵马克思主义条文多少为标准,而应当以受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应用程度以及马克思主义功能发挥程度为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的新发展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二)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原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和任务而提出的,也是由其作为社会传播的行为、过程和系统三位一体特征所决定的。综合性原则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评价既要关注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又要关注传播结果。从传播过程来看,既要关注传播者和传播对象,又要关注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从传播结果看,既要注重受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要注重其思想观念、理想信念、能力状态的发展状况,还要注重其生活方式的提升情况。

(三)创新性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以及体系的开放性特征,决定其必然要走向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形式和途径。首先,就理论形态而言,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在理论表达的语言上实现本土化转变,更在思想内涵上实现重大发展,充分体现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其次,从实现目标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培育民众的开放视野和创新精神,而且要在新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充分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实现理论的新发展,大众化进程就是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另外理论传播的理念、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转变,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原则。

(四)长远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活动是复杂的过程,受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等影响,往往具有一定的“休眠效应”,在受众身上表现出潜在性和滞后性,传播效果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完全彰显出来;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功能是思想引导和心灵培育,而人的观念转变、思想成长是一个渐进过程。上述两点决定了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必须坚持长远性原则。按照此原则,衡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不能看一时一事,而要在一个较大的时空视野中来考察人民群众的观念、信仰以及行为方式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评价原则,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贯通、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内涵性原则是强调从外在与内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中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目的在于分清主次、轻重,突出内在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综合性原则强调从诸多领域和关系方面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而不能只用单一的指标来评价,目的在于体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全面性要求;创新性原则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以及对人们创新能力和理念的提升,目的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体系和与时俱进的品质精神;长远性原则是从动态和过程的角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目的在于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的长效性。科学合理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引导和激励,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水平。

[1] 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2] 周奇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

[3] (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出版社, 2006.

[4]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徐荣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需求及其效果[J].重庆社会科学2010,(12).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8]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9]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等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传播者传播学大众化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大数据的传播学解读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